时评:“卖身求学”实在得不偿失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08/05 11:30 信息时报 | |||
文/练洪洋 如果说七月是考生们的“黑色七月”的话,八月则是家长们的“黑色八月”了——子女考上大学,喜过之后忧来,学费又成了不少父母心头之痛。前一阵子某省一位父亲因为子女学费无望而自杀,引起全国关注。今天,四川又有一位少女考上大学,因无力筹措学费而愿意“以身相许”换书读。 上了分数线,拿到了入学通知,因为缴不起费而与高校失之交臂是令人心痛的。社会和有关部门对这类现象也十分关注,前不久中国教育部就下发通知,要求各高校、教育管理部门积极推行“奖、贷、补、助、减”和“绿色通道”等措施,不能使一名考生因经济困难上不了大学。 教育部分的关心与决定是值得嘉许的,但文件的效果就未必有其决心那么大。奖,要学习成绩好;贷,要有钱可以还;补,杯水车薪;助,渠道不足收入有限;减,学校有困难。多管齐下,固然可以解决一些贫困生的读书问题,但要达到“一个也不能少”的程度还远远不够,有些人就是怎么也达不到这些要求。正如四川这位“典身求学”的姑娘,家中怎么凑也只有1000元,再怎么奖贷补助减,恐怕也是好梦难圆。 因此,很多人因此把矛头指向高校,指责高校乱收费;或者埋怨体制,认为贫困子女读不起大学、知识改变不了命运是一件不公平的事。但是,我觉得对此类问题要保持一定的理性。 理想的社会当然是人人读得起书,看得起病,过着高福利的生活,这即使在经济发达的西方,也还是一个梦想。就目前的中国的状况,要做到这一点就更没有可能,所以总会有一部分人读不起大学的,不足为怪。 其次,大学也不是义务教育,并非人人非读不可。一方面,国家担负不起让全体国民都接受高等教育的庞大开支,另一方面,国家也需要高中低不同层次的人才,所以上不了大学不应该是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情。 从个人的角度上说,个人尊严、人格比什么都重要,失却个人尊严、人格,甚至给家庭造成灾难性打击,去大学里混几年可谓得不偿失。现代社会人才标准多元化,“华山”也并非只有读大学“一条路”。 因此,我绝不赞成“典身求学”的行为。
笑话段子、整蛊短语精彩无限 难以形容的开心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