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次金榜题名6次退学 贫困生玩弄爱心真相曝光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09/25 11:27 武汉晚报 | |
6获捐助6次退学的陕西贫困生曾青 一个6次金榜题名难圆大学梦的寒门学子,通过社会捐赠解决了求学费用后,却又一次选择了退学——从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退学。把为他呼吁的媒体和向他献爱心的人们推到了尴尬的境地。 他的家境确实贫寒,他的遭遇在常人身上确实罕见。由于他本人非常清楚他的遭遇值得同情,他甚至将其夸大甚至故意扭曲事实。他一次次向政府、向社会求助,用行动实践着“我可怜就应该得到别人同情”的逻辑,单纯物质和金钱上的捐助,很难帮他解决所有的问题。 当社会在尽量救助陷入贫困中的人时,当人们在为贫困失学的学子感到痛心时,被同情心左右的人们,也希望自己的爱心不要被人滥用,甚至是糟蹋—— 曾青生于1974年,是旬阳县人,父亲早逝,家境贫寒。他自称——“6次金榜提名大学梦难圆”。 2003年8月19日,家住旬阳县段家河镇庙嘴村二组的曾青收到了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法学专业(学制4年,本科学历)录取通知书。这已是他第六次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从1998年至2002年,录取他的学校分别是西北大学公安学院(专科)、商洛师范专科学校、渭南师范学院、延安大学与西北政法学院。 曾青的高考经历 时间录取学校 不能读书原因家中变故 1998年第一次高考西北大学公安学院 给奶奶办丧事奶奶病逝 1999年第二次高考商洛师专 处理弟弟后事弟弟遇难 2000年第三次高考考取渭南师范学院 无法凑足学费无大变故 2001年第四次高考考取延安大学 无法凑足学费无大变故 2002年第五次高考考取西北政法学院 无法凑足学费无大变故 2003年第六次高考考取武汉科技大学 无法凑足学费母亲、妹妹遭强暴 学子求助 经媒体呼吁后,曾青得到了完全够他上大学的4万余元捐款 8月21日,曾青找到了安康日报社,接待曾青的记者建议他向华商报社求助。随后,曾青与华商报驻安康记者华明通话,讲述了自己六次被录取却未能圆大学梦的遭遇。 当晚,华明约曾青面谈。次日,华明又在曾青的带领下,到其家中实地了解情况。8月23日后,《华商报》刊发了《六次金榜题名难圆大学梦》等一系列消息,报道了曾青的求学经历。 该系列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10天之内,各界捐款达4.36万元。 退学风波 有了学费,曾青还是选择了退学,并在不同场合作出多种解释 9月12日上午,曾青在一位亲戚的陪同下抵达武汉,受到了校方和当地媒体的关注,多家媒体记者到车站迎接并跟踪采访了曾青。9月13日中午,曾青背起行囊离开了武汉,于次日返回了安康。 退学之前,曾青在武汉和华明通电话时表示:“学校是一所公办民助的学校,我不想在这里上学。” 华明劝曾青安心在校学习,并鼓励他本科毕业后继续读研究生。在此之前,一家企业已经承诺,只要曾青能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期间的费用他们全部承担。 然而,曾青坚持说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不好,不是他理想的学校,并说要回家复读,一定要考上理想的大学。在与校方工作人员的交谈中,曾青也始终坚持这个观点。 曾青的决定确实令为他献出爱心的众多捐赠者不解而且失望。一位捐赠者说:“我们是同情他上不起大学而帮助他,现在他上学的问题解决了,却又开始挑剔学校,这就让人难以接受。任何人当然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但这个选择必须站在现实的基础上!” 一位给曾青提供了大额捐赠的企业负责人说:“如果曾青不上大学了,我们希望他能主动将钱退回来。” 媒体尴尬 曾青对无私帮助他的记者说:“再帮我联系个好学校,你们也好收场!” 9月15日下午,曾青从旬阳赶到华商报社安康记者站对记者说,他想转到甘肃政法学院法学系,因为该校属于纯公办,且收费较低,现在正在进行补录工作,请华商报社帮他联系。 咨询有关专业人士后,记者获悉曾青这类已被统招录取过的考生根本不可能再参加补录,何况甘肃政法学院今年录取分数线为480分,曾青的成绩仅为464分。但曾青对此答复却不接受,反反复复只是请报社再帮他这一次忙,说即使甘肃政法学院联系不上,其他的纯公办高校也可以。但当记者与他谈起安康本地一所高校时,曾青竟然说:“这种学校倒找我5万元也不上!” 从9月15日下午至9月16日上午,在陆续10多个小时的交谈中,曾青始终坚持让报社帮他联系甘肃政法学院,甚至让报社采用非常规的方法。他说:“我知道我这次从学校回来对你们报社是个重大打击,能帮我联系一个好学校,我去上学了,你们也好收场!” 事实真相 曾青每年一拿到录取通知书就开始求助,但凑够了学费,他仍返回旬阳复读。 要探究曾青事件真相,就不得不回顾和调查他自1998年以来至今未能圆大学梦的根由,并深入了解曾青本人。 疑点1:学费问题。在旬阳县委宣传部文明办、县信访局、县教育局等部门呈给有关上级单位的调查中指出,“曾青上不了大学不全是因为没有钱”。据悉,曾青的境遇并不像其说得那样无助。每年录取通知书下来后,他就频繁地向当地各个部门求助,于是就会得到不同程度不同数额的贷款或爱心救助,但结果是曾青返回旬阳复读。 疑点2:年龄问题。在旬阳县招生办,记者看到庙嘴村村委会出具的一份证明,称曾青系1974年6月22日生。曾青的母亲也亲口对记者说,曾青是属虎的,而曾青常常自称是24岁。记者还从旬阳县招生办了解到,曾青在1996年就第一次参加了高考,但当年和随后的1997年都接连落榜,这一点曾青从未对人说过。 疑点3:诚信问题。今年,世界宣明会准备给考上大学的部分贫困学生提供资助,安康市有关负责人得知曾青的一些情况后极力推荐。但在填写调查表的时候,曾青却把年龄写成了“20岁”,家庭年收入填的是“50元”,这些数字让世界宣明会的资格审查人员生疑,随后到当地实地了解,最终取消了对曾青的资助决定。 意外结局 曾青决定继续复读参加明年高考,并希望好心人继续帮助他 9月17日下午6时许,曾青赶到西安,开始联系自己理想的学校。 9月19日上午,记者接到曾青打来的电话,他在电话中称自己先后联系了几家大学,但被拒绝。他又去了省招办,工作人员说,像他这种情况仍然可以参加高考,所以他决定再复读一年,明年继续参加高考。 毋庸置疑,曾青有权决定自己的路该怎么走,包括他从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退学。然而,对于他继续复读的决定,记者不知是该佩服其毅力和恒心,还是该为其偏执感到惋惜和遗憾! 此前,当曾青表示要继续复读时,记者问他即使明年考上了理想的学校,他的学费从何处来?曾青回答,希望记者能与他的捐赠者协商,将捐给他的钱由华商报社代管一年。记者又问他,如果捐赠者不同意怎么办?曾青说,自己弄来几千块钱不是问题,还声称他有制作香烛的技术,每天可以挣100多元钱。记者追问既然如此,为何以前每次都要申请资助,又自称因贫困而不能入学?曾青回答,没有心思去挣钱。 本报记者与曾青面对面 8月底,本报记者得知六次金榜题名都未能入学的曾青终被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录取的消息后,立即与曾青的母校汉滨区高中联系,希望能帮这个贫困的学生解决学费的难题,让他顺利入学。该校教务处主任魏祖安对记者说,曾青在学校复读期间一直行踪不定,高考之后就更无法跟他联系。 据介绍,早在曾青到学校要求复读时,魏祖安还很奇怪:这孩子家里这么困难,为什么不在家乡读,却要舍近求远呢?后来才听说,曾青的母亲和妹妹曾遭流氓污辱,曾青觉得村里没有尽到责任,同周围村民关系紧张。由于他还多次找报社、当地政府,当地学校觉得压力很大,又不可能收他的学费,就没让他报名。 但魏祖安认为,对于这样的学生,应尽量满足他复读的要求。为此,学校为他减免了学费。曾青起初对老师们都很尊重,连说话都小心翼翼的。但到校报名之后,就不见人来上课。直到高考前两三个月,曾青才匆匆赶来投入复习。 出于对贫困学生的同情和关爱,记者立即为减免曾青学费的事同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校长赵作斌联系。 赵校长当即表示,对于生活如此艰辛的学生,一定要让他顺利进校并完成学业。为此,赵校长作主,免了曾青4年的全部学费4万元。在华商报记者的帮助下,安康市几家企业对曾青进行捐助的款项也达到了几万元。这意味着,曾青不仅不用为高额学费发愁,而且4年的大学生活费也非常充足。 9月12日,记者同来到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报名的曾青作了一次长谈。从他的言谈举止中,记者意外地发现,曾青在汉上大学的动机十分奇怪。他明确向记者表示:早知道这是所民办大学,他根本不会来。记者问他那为什么要来报到呢?他说自己面临的压力太大。目前,华商报等新闻媒体为筹集他的学费、生活费作了很多努力,他心底里很感激。但从内心里讲,如果他勉强上了大学,有违自己的初衷。 曾青还向记者出示了他今年高考的成绩单和他为母亲、妹妹打官司的起诉书:文科综合满分250分,他考了228分;但满分为150分的英语和数学,他仅分别考了51分和66分。如果不是为了母亲和妹妹的事打官司,他自认为可以考到540分,上一流的政法类高校。 对于曾青,送他来上学的姨父也认为他倔强到了一种偏执的程度:“他是一头牛,拉不回的犟牛!” 曾青离汉前向记者说,他非常清楚这次不办入学手续的后果:即使明年考上了,媒体也不会这样关注他,一些好心人也不一定会来捐助他。也许,他的一流政法大学梦永远不会实现。 媒体面前的曾青 记者:曾青,是不是你现在压根儿就不想上大学? 曾青:怎么不想上啊,看你说的…… 记者:那你为什么要从武汉退学回来? 曾青:学校是个民办学校,我死都不愿意去! 记者:为什么一定要上政法类大学? 曾青:出来后当警察和法官,看那些坏人还敢不敢欺负我家! 记者:你想明年再考,谁来负担你的补习费和生活费? 曾青:我会想办法,别人会同情我的。 记者:怎么你老想得到别人的同情而不自强自立? 曾青:这没办法,谁让我家这样。 记者:你年纪也不小了,家里又这样贫困,放弃这个上大学的机会,想再考重点院校,你觉得现实吗? 曾青:……我也感到挺累的,上大学也难,以后还可能找不到工作。但我不知道该咋办,我脑子有病,身体也有病…… 9月初,央视得知曾青事件后,赶赴旬阳采访曾青。采访结束后,央视记者向旬阳县委宣传部一位负责人这样评价曾青:“他在镜头前的感觉比某些官员还要好,他清楚地知道政府重视什么和媒体关注什么。” 9月13日,记者在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准备采访曾青时,曾青表示“我很疲惫,不想接受任何采访!”武汉一记者说曾青“颇有明星气派”。(记者齐翔 屈建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