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MBA教育面临挑战 今年报考人数可能减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10/21 10:36 中国青年报 | |
本报上海10月20日电 “中国社会对MBA的态度正经历着从狂热到理性的回归,MBA教育也随之进入大浪淘沙、品牌竞争的战国时代。”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院长王方华教授在今天结束的2003年中国MBA发展论坛上这样说。 此次论坛上,由上海交大管理学院案例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2003中国MBA教育发展研究报告(又称蓝皮书)也同时面世。这份报告对全国原有的62所开展MBA项目院校的师资力量、 自1991年中国MBA教育首次试点以来,我国MBA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和骄人业绩,目前已经形成了多种形式的MBA教育,MBA培养院校也从最初的9所发展为今年9月的87所。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今年9月,全国MBA累计招生超过8.2万余人,EMBA招生人数超过4000人。 但同时,中国的MBA教育存在许多问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MBA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赵纯均指出,今年报考MBA的人数有可能减少。王方华教授预计,今年国内MBA录取比率大概在1∶3—1∶4之间,与往年的1∶6—1∶7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虽然有MPA、工程硕士、EMBA,以及国外MBA等其他项目的分流原因,但不可否认,国内MBA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招生市场混乱、缺乏学员就业指导、师资匮乏等,都影响了人们对中国本土MBA教育的信心。”赵纯均说。 中国MBA发展蓝皮书指出,中国MBA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在招生考试上,笔试仍然起决定性的作用;在培养体制上仍然是“委托培养”,尚没有走向完全的市场化;教材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与提高并形成完善体系和应用的特色;中国企业管理案例太少、情景教学案例更少;在内部评价上主要是课程考试与学位论文,对学生管理实践能力的评价体系尚不完善;在外部评价方面,目前还没有通行的、广为认可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机制;在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精神上的训练明显欠缺;与发达国家商学院相比,师资水平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不仅是“大师”级的教授极少,更重要的是同时具备理论与实践能力的老师欠缺;各院校虽然也都开始注重品牌问题,但面对国际竞争,中国MBA还没有形成具有强竞争力的品牌。 报告同时指出,中国的MBA学员自身也存在一定问题。一方面,对MBA期望过高。据一份不完全统计表明,中国名牌大学毕业的MBA学生,对第一年年薪的期望值一般为15万元—20万元人民币,而企业开出的薪金却只有5万元—10万元。另一方面,对MBA认识不足,“取得MBA学位不等于就一定能做CEO”。同时,目前MBA学员相当低龄化,据了解,我国规定报考MBA的人员必须具有3年以上的实际管理经验,而实际上我国MBA考生中很多人并未从事过管理工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MBA学员告诉记者,本来以为在MBA班上可以认识不少老总,但结果却发现很多同学都是一般员工。“而许多有管理实践经验、有发展潜力的人往往因为工作繁忙没有充分的时间复习,在MBA考试中处于劣势。”赵纯均说。 面对中国本土MBA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中国MBA教育发展研究报告提出了八大对策,包括设立中国大学管理学院联合会,对入会学院在学生入学标准、学位性质及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认证,并对各会员学院进行评估,同时根据评估公布每年度的商学院排名,以促进中国MBA教育品牌的形成;树立学生既是产品又是顾客的观念,商学院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对MBA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加大面试在录取中的比重,重视面试过程与面试内容及方式,以达到挑选既有一定基础知识又有一定管理潜质的考生的目的,把好入门关;建立以实践型为主的教师队伍,一方面有计划有目地地安排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但缺乏管理实践的老师,以参观考察、座谈、研讨、专题访谈、企业咨询等多种形式,丰富他们对企业的体验和管理实践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针对某些课程聘请一些有一定学历层次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担任教师;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加强案例教学与管理实践及实验环节;加强学前教育和就业指导;构思MBA培养模式等。 赵纯均也认为,中国MBA教育要在师资队伍、学生构成、教学内容、培养环节等方面加快国际化的步伐,不断进行培养计划的创新,同时“入学考试的改革也势在必行”,他对未来的入学方式提出了几点设想,包括笔试减为两门(综合知识和英语),再加上综合面试;而笔试成绩可以在两至三年内有效,给那些工作繁忙、没有足够时间复习的管理者更大的机会;同时也可以同时报考多所院校,增加机会等。(本报记者 周凯 林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