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国免费大学把穷人变成经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10/22 18:59 环球时报 | |
厄尔“发明”了免费大学。 流浪汉走进校门 1999年夏天,43岁的夏普还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他住在加拿大温哥华贫民区,与很多艾滋病患者为邻。靠每月500美元的救济金,夏普只能经常到教堂领施舍饭。 一天,夏普在一根电线杆上看到了一则“免费大学”的广告。什么也没多想,他就报了名。那年9月,夏普正式成为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特别课程班的一名学生。这个班级共有25名学生,个个成分复杂,有流浪汉、吸毒者、艾滋病患者、单身母亲、犯过罪的人……他们之中最小的20岁,最大的62岁。不过,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都想通过学习改变生活。 这个班的正式名称叫“人文101扫盲班”。虽然叫扫盲班,但学生们的课程却跟正规大学生一样,学习的课程有哲学、文学、经济学、艺术,甚至还有建筑学。扫盲班的授课老师也都是正规大学的教授或讲师,只不过,他们都是义务工作。 短短8个月的课程刺激了夏普的求知欲。课程结束后,对自己充满自信的夏普一边着手申请做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正式生,一边开了家健身俱乐部。 哲学启发穷人智慧 夏普只不过是从人文101班毕业的100人中的一个。如今,夏普的“校友”有的仍在正规大学深造,有的走上了表演艺术之路,有的甚至参加了市长竞选。提起人文101班,原来的班主任克林特·伯恩海姆博士说,他们这个班的目的不是让穷人立即摆脱贫穷的命运,摆脱吸毒、卖淫、流浪的生活方式,而是要唤醒穷人的求知欲,帮助他们把握自己的生活。因此,人文101班的课程不仅使学生学到一些工作技能,而且让他们像正规大学生一样接受真正的教育,让他们学文学和哲学。 其实,人文101班最初是由美国作家厄尔·舒里斯创办的。1995年,他在研究贫困现象时产生了给穷人讲苏格拉底哲学和莎士比亚文学的想法。于是,他号召了很多教授义务为穷人讲课。舒里斯的社会实践很快就传播开来,如今在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国总共有37个城市开设了这样的课程。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人文101扫盲班只是其中的一个,也是加拿大惟一的一个。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人文101扫盲班开办于1998年。这个班的学生都是穷人,住在离学校较远的贫民区,因此学校为班上的学生提供45分钟车程的路费和一顿免费的课前餐。为了让学生们安心上课,学校还为有孩子的学生义务看孩子。 第一批参加这个班的学员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当时42岁的帕森斯成功入选。他高中没有读完就退学了,再次步入课堂让他又惊又喜。但第一堂课刚开始,他曾产生了打退堂鼓的念头,因为讲台上的老师正是抓过他好几回的警官温德。温德先生是位哲学博士,他来这里是义务教书。不过,听完了温德先生的课,帕森斯决定留下来,因为这位自称是“警察哲学家”的温德先生讲得非常好。53岁的杰索卡也是这个班上的学生,每次听完温德先生的课,她都激动不已,因为她竟能理解哲学这样高深的学问了。她很骄傲地对我说:“我们每天都和大哲学家一起度过!” 从这个班毕业后,帕森斯很快就成为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正式学生。他说:“在学习中,我感到了从未体验过的力量。” 教育给穷人尊重感 人文101班除了给予学生无穷的求知欲外,还让学生体会到了被尊重的感觉。杰索卡说,“当你贫穷的时候,因被歧视,身心都会受到虐待。但在这里只有尊重,他们会倾听你说的每一句话,从不会对你出言不逊。这让我觉得,我可以活得更好。”温德也认为,“教给他们工作技能并不一定能改变穷人的生活,但如果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受到尊重,就一定能改变他们对自己的认识”。 因为学生们受到了充分尊重,所以他们感到非常放松,发言非常积极,课堂上互动交流的气氛非常浓厚。人文101班的文学老师艾根说:“有些学生虽从没进过学校,但他们却受过很深的‘教育’。他们的‘教育’都来源于自己的生活。”教经济学的巴比亚克也说,当他讲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时,他惊奇地发现,穷学生们对“供需”概念以及“无形之手”理论一点即通。 人文101班的毕业典礼在每年4月举行。但在这个班级学习的学生并不是人人都能毕业,每期的25名学生中总有四五个人不能毕业。但老师们都说,这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从这个班级毕业的普里斯顿说得好,“人文101班产生的是连锁反应,我从梦中苏醒并改变了自己”。 [加]马戈·普菲夫 李菁译(摘自2003年9月加拿大《读者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