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率低下甚至为零--高校的“鸡肋专业”问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11/01 11:45 21世纪人才报 | |
本报记者姚海鹰上海报道 “中国高校的‘鸡肋专业’问题,一直是近几年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关键性问题。”10月27日,中国科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崔献英老师面对记者提问无限感慨。崔老师从大学生就业的角度对“鸡肋专业”下了一个准确的定义:相对于那些适应社会需求,就业率高达50%以上的专业而言,‘鸡肋专业’就是一些学科设置陈旧,社会需求不大,就业率低 “这些专业在各个高校所占的比例一般为20%左右。”上海交大学生处一位负责人说:“这个数字很保守,并没有夸大。” 一般而言,普通高校的专业设置都在200个左右,综合性合并的大学(如浙大、武大等)就更多,甚至上千。如果依照20%的比例推断,全国上千所高校中“鸡肋专业”的数目就相当庞大,即便把高校与高校之间很多相同的专业合并算,这个数目也非常可观。 教育部高教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现在看起来这些“鸡肋专业”在高校中是有些多,但形成的原因却并非一朝一夕。这位官员告诉记者,高校增设新专业的审批权在教育部,任何高校包括北大、清华也无权自设专业对外招生,“但近10年来我国高校内各专业的数量却只增未减。”这位官员说,“还没听说有高校把哪个专业废掉的,一般采取的措施是少招生,最多只是进行一些名称上的调整,‘鸡肋专业’始终存在。” “鸡肋专业”的首要成因——培养人才的市场化程度不够高 专家们一致认为,高校“鸡肋专业”普遍存在的首要原因是高校教育培养人才的市场化程度不够高。高校教育中诸如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专业理论知识准备不足,学生科研能力较差,毕业生缺乏实践环节的锻炼等等已是老生常谈,但要化解、转变却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武汉大学法学院的郭教授认为,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目前一些高校的很多专业的教学内容早已老化,许多仍沿用上世纪70年代甚至60年代的教学内容,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经济发展严重脱节。 “但这些专业并没有被淘汰掉,很多专业当初只是为了设置而设置,学校对学生实验、实习环节不重视。学校普遍缺乏必要的实验实训基地,难以为学生提供毕业实习机会,致使专科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普遍较差。”另一位高校人士指出。 江苏省教育厅学生创业就业指导中心林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在高校的具体办学上,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层次和专业结构上与社会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在专业设置上还存在一阵风式的一拥而上。”由此,譬如某些培养工科类应用型人才的高工专业还不够壮大,某些院校和高职院校,其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仍然沿袭“本科压缩饼干”的老路,在这种模式下出来的毕业生,就会成为“鸡肋式”的人才,很难在求职中有胜算,他们所学的专业自然就成了“鸡肋专业”。 更有甚者,在一些50年甚至上百年的老校中,很多“鸡肋专业”的存在还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 中国科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崔献英老师分析认为:“这些老校中很多年长的教授以前都是搞某个专业的,现在这个专业市场不俏销了,但不能把这些老师都裁掉,所以一些专业就需要适当保留。”这些被保留的专业,相对市场上某些热门的专业来说自然就变成“鸡肋专业”了。 尽管很多高校不愿承认,但在中国高校中文科院校的鸡肋专业要明显多于工科院校,这是一个不争的共识!教育部高教司的官员向记者坦承:“因为文科专业相对要好设置一些,教学硬件、师资安排、毕业实习都要相对简单得多。而理科专业的投入较大,至少比文科专业大,也更讲究毕业生的专业对口问题。” “鸡肋专业”的深层次成因——高校财政创收,官员文凭注水 为什么各个高校大量开办并允许一些鸡肋专业存在,其中的深层次原因还涉及到另外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高校实为创收!这同时折射出某些政府地方官员文凭注水的话题。 在一些高校中,充分利用学校“发放高校文凭”的这种垄断的教学资源特权来搞创收,几乎已成为高校间一个公开的秘密。而一些所谓的“鸡肋专业”,正好承担了这一创收的中介和载体。 众所周知,大批真正愿意来读“鸡肋专业”的学生多为各地能够半脱产的“权高位重”、“一官半职”者,其中不乏县市长、局长、处长之流,还有一些不愁安排工作的纨绔子弟,这是在中国高校校园里一群特殊的“大学生”。他们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就业,全为镀金、升迁、评职称。因此,他们毫不关心这个专业是否是“鸡肋专业”,也不关心几年后这个专业是否会受到市场的青睐,他们只认准几年后能拿到文凭就行。交给高校5千元、1万元,甚至更高的学费他们也在所不惜。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一位深谙此道的老教授指出:“许多高校正是看准了这个巨大的潜在的‘文凭消费’市场。所以,很多‘鸡肋专业’有了用武之地,也有了长久保留的必要。” 各高校在为这些“大学生”开设诸如“行政管理”、“企业管理”等专、本科甚至研究生课程时,其教学成本投入相当少:不需要专职教授,一个班主任、5名左右代课老师足矣;教室或租或用公用教室;课程多安排在双休日;考试先定范围再行开卷;论文完成网上照抄;答辩几乎没有;实习不作安排……有的领导甚至并不亲自光临就拿到了这种“鸡肋专业”的文凭。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2002年6月,华中某省政界一位已常委级别的官员因在武汉地区某高校以不正当的方式拿了这种“鸡肋专业文凭”被中纪委查处通报,结果被革职查办。 “这是很多高校中一个公开现象,鸡肋专业被高校作为工具利用,成了一种创收的途径。”上海复旦大学校长办公室一位人士说:“国家各部门已经开始重视这个问题,说到底是高校的利益需求与当前干部考评机制结合的特殊产物,与‘鸡肋专业’本身无关。” “鸡肋专业”的认识误区——就业率低的专业是“鸡肋专业” 就业率高低似乎是区分‘鸡肋专业’的首要标志! 但上海交大学生处费处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就业率高低来衡量一个专业的好坏固然无可厚非,但不能一味将现在不被市场看好的专业都打入‘鸡肋专业’的冷宫。” 他认为,首先各个高校中例如历史、政治特别是哲学方面的专业,本来社会需求就少,每年招生也少,但这种专业与“鸡肋专业”应该有严格区分:“对这些学科的专业,不能以就业多少来论!这些专业的存在有着非常深刻的科研学术价值。” 中国财经政法大学的张教授认为,很多鸡肋专业都有一个转化演变的过程。他举例说:“上世纪70、80年代初,中国的会计审计专业很热门,毕业生一般都能分到中央部委工作,但这些年这些专业大量过剩,相对“鸡肋”化了,但你不能说会计专业是‘鸡肋专业’。” 在高校扩招和就业矛盾的双双刺激下,很多专业正在被相对“鸡肋化”。在上海,往年较为抢手的计算机系的毕业生2003年的就业情况就非常不妙。上海交大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透露,2003年一些IT专业收到的招聘信息明显减少,需求量萎缩尤为明显——比起2002年约减少4成左右。 中国科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崔献英老师认为,即便单纯从市场就业上来说,也不能简单地认定哪个专业就一定是“鸡肋专业”:“也许今年的就业需要显示这个专业是‘鸡肋专业’,但明年或者几年之后这个专业在市场上又热门起来了。”她一言概之“只要有千变万化的就业市场存在,就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鸡肋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