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工程”不好做 重庆工学院“海归”安置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11/04 11:02 21世纪人才报 | |
重庆工学院的领导很尴尬。启动海外留学人员“回归工程”至今不到半年时间,吸引的“海归”愈来愈多,但是与之相对应的问题也来了:资金匮乏、政策束缚、为“海归”提供的一些优惠政策引起了本土人才的不满……
今年3月初,重庆工学院启动“回归工程”,打造“重庆工学院中华学人回归创业特区”,不拘一格,广纳贤才。消息一出,引得众多“海归”接踵而至,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3位“海归”加盟该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海归”中不少人在国外时年薪都在10万美元以上,有的还是高级终身雇员,而来到重庆工学院不过只有四五万元人民币的年收入。重庆工学院的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为了吸引人才,重庆工学院的对“海归”开出的条件十分优厚,他们可以直接参与学院的教学、科研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学院支持他们开展学术研究和转化科技成果,同时学校还鼓励他们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实体,形成产、学、研一体的运营模式。
这么短的时间就吸引了20多位“海归”是重庆工学院院长刘兴鼎没有想到的。但很快,20多位“海归”的安置问题成了压在他心头一块的石头。 刘兴鼎给记者算了一笔帐:引进一位“海归”少则花费几十万元,多则需要一两百万元,所有的“海归”加起来就是以千万元计,这对重庆工学院而言,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数字。对此,重庆市人事局人才流动开发处处长李祖常也很无奈,他说,重庆工学院引进“海归”的做法非常好,但对于工学院目前的问题,有关政府部门也爱莫能助。毕竟重庆市的财力有限。不仅仅资金问题制约着“海归”的安置,重庆工学院“回归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韦云隆告诉记者,政策方面的束缚也令“海归”安置问题困难重重。 据了解,由于国内职称评定的特殊规定,不少“海归”包括跨国公司的总裁助理、曾获得美国“十佳”的优秀青年医学科学家等等,按照目前的职称评定方法,很多人都评不上教授。为此,不少“海归”表示不满。在美国闯荡了八年的许南绍告诉记者,他在出国前就已经是副教授了,如果在国内,按资历也该评教授了,但至今他的教授职称问题仍然没有能够得到解决。对此,重庆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认为,对于“海归”的职称评定问题,他们已经作了变通处理,允许学校按照教授的职称给他们发放各项待遇,等他们撰写了论文,再正式评职称。因为原则不能改变,否则会挫伤其他教师的积极性。 此外,户口问题,子女入学问题也令众多“海归”感觉不顺心。 去年一位打算加盟重庆工学院的一位“海归”因为子女入学时,学校坚持要收取赞助费,而离开了重庆工学院。 另外,缺乏一定的学术梯队也是令众多“海归”不能安心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南绍利用国外的关系,引进了价值300万元的高级软件开始他的实验室工作,但让他感到头疼的是,没有配备一定的学术梯队来帮助他完成研究,凭他一个人的力量,研究很难完成。
除了一些客观的问题制约了“海归”的安置问题,由于对“海归”的特别青睐,重庆工学院的许多本土人才开始不满。 据悉,在重庆工学院,一同引进的人才,新加坡回来的硕士享受的待遇明显好于清华来的博士。不仅如此,重庆工学院在政策上也是如此,据了解,该院目前实行的“一校两制”,“海归”将到位于巴南的新校区按照不同于老校区的管理方式管理,他们不必接受考核,可以安心搞科研、创业。事实上,“海归”刚到重庆工学院就已经享受到了从学校内部成长起来的教师无法获得的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等等。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不少“本土”教师表示,学院的做法可以吸引人才,推进发展,“海归”也确实在科研和创业上存在一定的优势,但对于重庆工学院对“海归”的吸引和安置问题,不少人表示担忧:“重庆工学院不可能光靠“海归”就能办好,主要还是要靠我们的本土人才,但这样会不会造成本土人才流失,得不偿失呢?” 究竟该这样来解决这些矛盾,不管是对于重庆工学院还是其他的中国企业都是一个难题。(本报记者一言重庆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