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考研政治复习指南 > 正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热点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3/12/28 22:38  恩波教育

  1、中国反对恐怖主义的态度

  有预谋、有政治目的、伤害平民以及非国家行为或者地下组织这四个要素将成为国际社会今后就恐怖主义定义问题进行磋商的重要基础,这是因为,这些要素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恐怖主义的本质。

  恐怖主义是危害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一大公害,中国一贯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并积极参与国际反恐。中国已参加了绝大多数国际反恐公约,并批准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缔结的《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中国主张,联合国和安理会应在国际反恐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针对恐怖主义的军事行动应目标明确,避免伤及无辜。一切行动应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及其他公认的国际法准则,有利于维护地区及世界和平的长远利益。

  恐怖主义属于极少数极端邪恶势力,绝不代表任何民族或宗教,所以不能将恐怖主义与特定的民族或宗教混为一谈。“东突”恐怖势力受到国际恐怖组织的训练、武装和资助,反对“东突”是国际反恐怖主义斗争的重要方面。所谓“东突”是指早年由我国新疆地区逃到国外,受某些外国势力支持、妄图在我国新疆境内建立独立的”东突厥斯坦国”的一小撮民族分裂势力。

  中国主张各种反恐的努力必须符合联合国宪章以及其它得到普遍承认的国际关系准则的目标和原则。这些努力必须致力于地区以及世界范围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对恐怖主义的行动范围不能随意被扩大。恐怖主义不能随意加之于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任何国家和地区也不能施用所谓的双重标准。我们不仅要对表面的恐怖主义作斗争,而且还要根除其背后的最终原因——贫穷及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美国反对恐怖主义的真实战略目的在于对新世纪世界政治秩序重新洗牌,把世界纳入美国主导的政治秩序之中,实质上仍然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表现,中国对此持反对态度。

  2、“新帝国主义”论

  新帝国主义论的主要主张是:一、把当今世界各国分为三类,其中“失败的国家”和传统的现代国家构成对世界的严重威胁。如,阿富汗、索马里、伊朗、伊拉克、朝鲜等国;二、西方国家对付威胁的最好办法是进行“先发制人”的武力干涉;三、通过殖民主义来解决“问题国家”和“无赖国家”的混乱问题;四、国家主权有限。

  新帝国主义就是与世界各国和人民为敌的经济权力和军事权力,它的目的是将全世界都置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控制和统治之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新帝国主义的两只手,北约军事组织是它的军事武器,在其权力受到拒绝或质疑时,就会动用武力,为所欲为。新帝国主义论的主要特征是“先发制人”和军事干涉合法化。这种理论彻底否定民族自决权和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主张按照英美式的‘自由民主”体制重组世界秩序。

  新帝国主义论再现的原因是:一、冷战结束后的美国起主导作用的世界格局为新帝国主义论的产生提供了温床;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受到一些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挑战;“反恐”成为美国实行新帝国主义的借口。

  英国和美国倡导的新帝国主义理论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一、新帝国主义是一种冒险政策,它所宣扬的武力、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是极其危险的。违背了反殖民主义的历史潮流,必将付出巨大的道义代价和物质上的代价。二、美国英国推行新帝国主义将激化各种矛盾。例如,美国对阿富汗的战争已经使各伊斯兰国家走向两个极端:其领导人追随美国,而一些民众则同情阿富汗人民和本拉登。再者,美英采取的政策与美国的一些盟国在政治理念上发生了分歧,另美国与欧盟的关系渐行渐远;三、布什政府对世界形势的估计是错误的。美国指责有些国家“落后于时代”,其实,美国才是真正落后于时代的国家,因为当今世界的主潮流是要公正合理的全球化和全球治理,而不是“美国统治下的和平”。

  3、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经济全球化年代,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得到强化,国际合作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旋律。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消极影响,反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波动也会影响发达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在处理政治、经济争端时,就越来越采用合作的方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新观念正取代“非此即彼”的旧观念。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和平与发展主题更加突出。全球化的发展,使任何国家的生存与发展都或多或少地依赖于其他国家,这是促进和平、防止冲突的重要保障。经济、科技竞争取代了军事对抗,降低了大国间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

  在经济全球化年代,各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推动多极化世界格局的形成。二战后,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不仅为发达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为发展中国家发挥后发优势

  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多极化世界格局的经济基础初步确立,但世界各国面临的机会和风险都大大增加了,原本存在的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将会进一步加剧。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机制的作用得到加强。现今,国家利益仍然是影响国际关系的最基本动因,各国追求的国家利益的不同必然使全球化进程充满冲突和矛盾。因此,国际社会必须相互协调利益,缓解矛盾,这样才能实现国际关系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经济全球化在给世界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严峻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传统的国家主权观念受到严重冲击。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潜在干扰和影响日渐扩大,最典型的是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的活动,会对投资对象国的产业政策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对国家主权形成一定的销蚀。

  经济全球化在国际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的好处显而易见,它可以大大促进世界各国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但现今的全球化主要推动力来自发达国家,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是被“卷入”之一浪潮之中,受到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冲击。各种资料显示,近年来加速发展的全球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要受到主要按照西方国家意志制定的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的约束和制约,即所谓的制度霸权,而且,由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政治经济化和世界经济政治化的趋势,为某些西方大国肆意干涉他国内政提供了借口,在与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时,经常以“人权、民主”作为条件,企图通过经济制裁、经济援助的手段把西方的社会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强加给发展中国家,这是西方霸权主义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表现。

  总之,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一柄“双刃剑”,意味着机遇,更意味着挑战。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必须以积极的姿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才能趋利避害,发展自己。

  4、如何认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和教训

  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剧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苏联的剧变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具有决定性和根本性的意义。内因是指苏联国内各种矛盾的发展和激化,外因是指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但和平演变之所以奏效,关键原因还是出在苏联内部,正是因为苏联传统模式(计划经济模式)已经过时又迟迟得不到更新,进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内部危机日渐加重。再者,苏联共产党的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推行了错误的路线,导致了改革的失败。

  (2)、苏联的剧变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历史的原因是深层的基础性的东西,而现实原因则是直接的导火线。历史原因包括过时的僵化的经济体制与当代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之间的矛盾;严重的官僚主义与广大干部和群众之间的矛盾;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和人民之间的矛盾。现实原因是苏联共产党把体制改革变成了社会制度的转轨,即执政的共产党在改革中的路线失误,就成了苏联剧变的直接原因。

  (3)、在社会结构的层面上,苏联解体有多方面的原因,如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思想文化方面的原因和对外政策方面的原因,但其中经济因素起者决定性的作用。苏联几十年的经济建设成就固然巨大,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并没有提高多少,这和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有直接联系。逐渐使人民对苏共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失去了信心,这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4)、就苏共本身而言,导致苏联剧变的既有思想路线方面的原因,也有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方面的原因。思想路线在这其中起着根本的作用,因为,政治路线、组织路线都是在思想路线的指导下制定的。苏联共产党从斯大林开始到80年代,始终没能从根本上摆脱执导思想上的僵化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左”的路线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执政后,又从“左”的极端一下子跳到了“右”的极端,表现为全盘否定了苏联的历史,终于引发了一场毁灭性的总危机。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带给我们的思考和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尤其应该始终抓住这个中心不放。

  (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独立自主地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照抄别国的模式最终会落得失败的结局。

  (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注重执政党的建设。在思想上必须提倡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在组织上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4)、“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苏联剧变的直接原因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即主动放弃共产党的领导权,苏联的经验告诉我们,批判“左”的教条主义要用历史的观点,要全面分析,不能简单地否定历史。

  (5)、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改革必须深深扎根于本国国情,改革的成败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以经济的增长、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衡量标准。

  (6)、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体系,这种开放不仅内部是开放的,而且对外部也应该是开放的。

  (7)、警惕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进行的“和平演变”。

  5、如何看待中国同一些国家建立的伙伴关系

  伙伴关系是指在国际交往中,国家间为寻求共同利益而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中国外交关系中的各种伙伴关系的名称有多种不同的表述,反映出它们在性质上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战略型伙伴关系。主要是指中俄、中法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建立这种伙伴关系的国家具有较为相同的战略目标,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在重大的国际问题上,有一致或相近的看法,双方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在许多领域(包括军事领域)有良好的合作关系。这种伙伴关系不会受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的影响,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的,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合作的伙伴关系。

  (2)、建设型伙伴关系。主要指中国与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建立的伙伴关系。这些国家在战略上将中国作为潜在的对手,双方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有明显的分歧,这些国家虽然有不同的战略目标,但是在维护全球稳定和地区安全方面,具有相同的利益,因此,它们必须与在国际事务中有重大影响力的中国协调和发展双边关系,为此,双方需要共同努力,求同存异,经过“建设性”过程,最终建立起真正的伙伴关系。

  中国发展伙伴关系的主要背景包括:

  (1)、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要对话而非对抗,要合作而非冲突”是伙伴关系战略兴起的时代背景。

  (2)、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因素在国际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国际竞争从军事对抗转向以经济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为伙伴关系的建立提供了条件。

  (3)、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区域一体化是全球化的必经阶段,它是地理邻近的国家利用地理优势开展区域内合作的国家关系现象。在区域一体化组织内部,成员国可以较好地发展友好合作的伙伴关系。对中国来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对伙伴关系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4)、国际关系的伙伴化。全世界已经有近一半的国家宣布同别国建立或打算建立某种伙伴关系。可以说,从世界范围看,国家间关系正趋向伙伴化。

  (5)、国内因素。构筑伙伴关系是中国国力不断提升的必然结果。当前,中国的目标是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营造有利的国家环境和局面,而伙伴关系战略无疑是处理同其他国家间关系的最佳选择。

  (6)、理论基础。平等、合作、互利、依存是伙伴关系的基石,而这一点与邓小平同志的国际战略思想是相符合的。

  伙伴关系的内容和特征:

  伙伴关系的建立是以双方自愿为起点,以公开承诺为形成标志,以首脑外交为建立途径,以多层对话为合作机制。中国积极营造的伙伴关系的本质是协商与合作,提倡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协商,主张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坚持国与国之间的平等对话,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维护国家利益。

  互不为敌,是伙伴关系建立和存在的前提。

  双方具有共同的利益,这是伙伴关系的基础。

  双方各自有为寻求这种共同利益而进行合作的愿望,这是伙伴关系的动力。

  中国与世界大国和地区建立的伙伴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1)、平等互利、相互尊重;友好协作、互不对抗;不针对、不损害第三国。

  (2)、着眼大局,面向未来,不因分歧和矛盾影响国家关系的健康发展。

  (3)、推动以经济贸易、科技交流为重点的多领域合作。

  (4)、建立以元首互访、总理会晤、热线联系等多方沟通协调机制,主张以协商和对话方式,通过谈判解决存在的分歧和争端。

  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的伙伴关系是与集团或同盟关系、势力范围关系、争霸关系、大家庭关系、不结盟关系等迥然不同的新型国家间关系。

  发展伙伴关系的意义:

  (1)、可以使中国更好地参与国际事务,更加全面和深入地融入现行国际体制。进一步树立负责任的爱好和平的大国形象。

  (2)、有利于推进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3)、建立伙伴关系,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有利于中国发展和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

  6、如何看待“中国威胁论”

  “中国威胁论”是在1990年左右出笼的,这种论调曾一度在美、日和东南亚地区甚嚣尘上,对我国的对外交往和现代化建设造成了不利影响。

  “中国威胁论”的主要论据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中国经济威胁论”。这种观点的核心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照这样发展下去中国的经济将对世界经济构成威胁。(二)、“中国军事威胁论”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以后,军事实力必然增强,从而会走上军事扩张之路。(三)、“中国文明与意识形态威胁论”。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将对西方构成威胁。(四)、其它威胁论,例如,认为中国在粮食方面会对世界造成威胁。

  西方某些人所鼓吹的“中国威胁论”是没有任何道理和依据的。首先,从经济上看,中国的经济实力并没有象有些人估计的那样强大,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很难说会对他国构成威胁,其次,中国经济发展会对世界各国带来好处,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向世界提供巨大的市场。换一个角度考虑,如果中国不发展经济,反倒会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威胁。试想,13亿贫穷的中国人将会对世界造成怎样的冲击。因此,从本质上讲,中国的稳定与发展,有利于世界各国,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贡献。我们应严正地反驳西方所说的“中国威胁论”,中国的发展给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应称之为“中国贡献论”。

  从军事角度看,中国的军事预算是有限的、低水平的。中国奉行的是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也永远不会称霸。

  在粮食需求上,中国不会对世界粮食的供求造成巨大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国农业的发展,我们将完全有能力来养活自己,决将不会走上依赖谷物和肉食品进口维持生存之路。

  在文化和意识形态上,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构成威胁,不在于它发展快慢、是否强大,而根本上在于它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840年后,中国饱受压迫,我们决不会再去压迫别人。中国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中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中国威胁论”思想的实质是冷战思维的延续,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借口中国威胁,为自己扩军备战,出售军火谋取巨额利润。应该看到,真正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造成威胁的,不是发展着的爱好和平的中国,恰恰是那些“中国威胁论”的鼓吹者,对此,人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此外,在西方国家还流行一种“中国崩溃论”的思潮,认为中国的发展无足轻重。中国崩溃论流行的原因在于冷战思维的延续,即不愿承认中国这种非西方模式的成功,在主观思想上具有片面性,在看到某些不良问题的同时,夸大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低估了中国的发展潜力和中国的综合国力的提高。

  “中国崩溃论”极力维护西方所谓民主优势论,希望中国崩溃,是霸权主义心态的表现,制造遏制中国崛起的舆论,是心理战的恶毒谋略,企图败坏中国的形象和发展氛围,担心中国被日益看好。

  中国崩溃论的实质是败坏中国形象,干扰人们看好中国。恶化中国的国际环境,扼制中国崛起,延缓中国的发展。

  7、何谓“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霸权主义指的是大国或大国集团以及地区强国通过武力或采用其它手段,把自己的影响和意志强加于别国,谋求对一个地区或更大区域范围进行统治的政策和行为。强权政治就是以强凌弱,以追求控制、统治、支配他国为目的,以侵略、干涉、威胁、制裁为主要手段,奉行“强权即公理”的哲学,处处插手他国内政。

  判断一个国家是否实行霸权主义政策,关键是看它是否推行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弱肉强食的外交政策。

  霸权主义是造成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之一,是对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威胁。

  8、国际旧秩序的内容和实质

  国际秩序指的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上相互作用的体系或结构。国际秩序是世界格局的外在体现。

  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是在发展中国家无权的情况下,按照发达国家利益形成的。旧秩序的特点就是不平等性和不合理。政治上,少数发达国家说了算,以强凌弱,以大欺小;在经济上、生产上,服从发达国家的需要,把发展中国家变成原料基地和加工厂;在国际贸易上,发达国家制定有利于自身的贸易规则,控制世界市场。这种政治经济秩序是为发达国家利益服务的,极大地损害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既不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也不利于整个世界的发展,尤其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实质是维护和保持垄断资本的国际剥削;国际政治旧秩序的实质是维护和保持超级大国的霸权地位。

  二战后,1991年冷战结束前,为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大多采用军事手段;90年代初,两极格局终结后,为强行推销西方的社会经济制度、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更多的采用经济、文化手段,但这不意味着放弃军事手段。

  9、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必须掌握背诵)

  (一)、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

  (二)、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是独立自主,不结盟。

  (三)、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四)、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10、美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是什么

  美国鼓吹的“世界新秩序”的内容主要有:

  (1)、确立美国在世界范围的领导地位。认为美国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美国的领导是必不可少的。

  (2)、以美国为主导,以西方工业大国为核心,加强联盟协调,共同分担责任和行使权利,对社会主义国家施加影响,促使“和平演变”。积极向全世界推广美国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模式,推进全球资本主义化。

  (3)、以军事实力为后盾,联合西方盟国,建立以美国军事力量为保障的国际安全体系,由美国来充当“世界警察”。

  (4)、建立“公正、开放”的世界贸易制度,借以改善美国的竞争地位。

  美国的这种所谓新秩序,不过是以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国际旧秩序的改头换面而已。其目标是妄图建立以美国为领导的“单极世界”,即以它的价值观念、政治制度、经济模式以及文化、生活方式来改变世界。这种所谓的新秩序,绝不会给世界带来和平、稳定和发展,而只能造成世界的不安定和动乱。

  11、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

  1、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原则。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中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

  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中国认为,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国与国之间应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彼此的纠纷和争端,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能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国内政。中国从不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也决不允许别国把他们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我们。

  3、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认为,新秩序应该体现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应该反映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和共同利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应该成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

  12、上海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的基本宗旨和任务是加强成员国间的相互信任和睦邻友好;发展多领域合作,维护和加强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共同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打击非法贩卖毒品、武器和其它跨国犯罪活动,以及非法移民;鼓励开展政治、经贸、国防、执法、环保、文化、科技、教育、能源、交通、金融信贷及其他共同感兴趣领域的有效区域合作。

  此外,该组织的宗旨和任务还包括在平等伙伴关系基础上,通过联合行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均衡发展,不断提高各成员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条件;在参与世界经济的进程中协调立场;根据成员国的国际义务及国内法,促进保障人权及基本自由;保持和发展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关系;在防止和和平解决国际冲突中相互协助;以及共同寻求21世纪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办法。

  宪章规定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须坚持以下原则:相互尊重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及国家边界不可破坏,互不侵犯,不干涉内政,在国际关系中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谋求在毗邻地区的单方面军事优势;所有成员国一律平等,在相互理解及尊重每一个成员国意见的基础上寻求共识;在利益一致的领域逐步采取联合行动;和平解决成员国间的分歧;上海合作组织不针对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不采取有悖该组织利益的任何违法行为;认真履行在宪章及该组织框架内通过的其他文件中所承担的义务。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合作的基本方向是:维护地区和平,加强地区安全与信任;就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包括在国际组织和国际论坛上寻求共识;研究并采取措施,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打击非法贩卖毒品、武器和其它跨国犯罪活动,以及非法移民;就裁军和军控问题进行协调;支持和鼓励各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以逐步实现商品、资本、服务和技术的自由流通。

  13、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趋势是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在给世界各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风险。这种趋势要求各国必须经济参加国际经济合作,但各国在扩大开放的同时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循序渐进,注重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一旦某些国家发生经济危机,不仅发展中国家会深受其害,发达国家也难以置身事外。因此,全球化的经济需要全球性的合作,国际社会的所有成员应本着责任与风险并担的精神,共同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

  现今的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因而势必继续加大穷国与富国的发展差距,根本的出路在于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有利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14、中美关系中的几个问题

  建立和发展稳定的中美关系是中国的基本方针,中国正在进行的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要求中国必须具备完善良好的整体战略环境,中国在发展经济、建立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和解决台湾统一问题等方面,也需要美国的合作。因此,中国始终重视中美关系,避免在重大战略利益方面与美国发生冲突。

  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的中美关系表明,两国关系的好坏和发展快慢,主要取决于美国的外交战略考虑,取决于美国的对华政策。

  (1)、美国对中国的定位是两国关系发展的前提,定位不当则会严重影响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所谓定位,就是认定与对方国关系的性质:是盟友,是敌人,是朋友,还是非敌非友,定位决定与对方国关系的政策,决定双边关系的方向和发展趋势。现今,在美国决策层中有许多人仍习惯于用冷战思维来看待中国,认为中国强大后必然成为美国的竞争者,必定与美国的的利益发生冲突,美国不能允许别的国家挑战其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

  (2)、美国对外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倾向具有潜在的对抗性,是中美关系中的消极因素。二战后,美国外交的意识形态集中表现为“反共”。代表这一思想的是极端恐惧和仇视社会主义的“杜鲁门主义”,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外交以人权作为其主要表现内容。90年代冷战结束后,美国仍没有放弃“反共”的意识形态,相反,确定美国对华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中国的“自由化”,“中国不仅是美国战略上的对手,而且还是意识形态上的对手”。近年来,美国对华政策上虽然有以接触为主和以遏制为主的不同派别,但它们在意识形态上是一致的,其共同目标是彻底消灭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3)、日益紧密的经济贸易关系对维系中美关系起到重要作用,是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经济因素。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经济贸易结构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和互利性,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目前,美国已经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成为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中美经贸关系已经成为两国关系的重要纽带,是中美两国利益的重大交汇点。双边经济合作在推动两国关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每当双方冲突和矛盾激化时,经济贸易关系就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使两国关系回归正常。可以说,中美经济贸易关系既是抗击政治风险的稳定器,也是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助推器。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可以预测,中国在世界上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到那时,中美关系对政治关系的制约作用会不断增强,虽然这不可能解决两国间所有的政治矛盾和分歧,但会有助于两国关系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4)、台湾问题是长期影响中美关系的关键性因素。台湾问题已经成为中美关系的“最主要最困难的问题”,周期性地困扰着中美关系的向前发展。中国对解决台湾问题的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中国要求美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严格遵循中美之间的“三个公报”原则和精神来处理台湾问题,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但决不容忍任何分裂中国的图谋。为此,中国政府不作放弃使用武力的承诺,必要时不惜一战,以确保解决台湾问题。美国坚持向台湾出售武器,企图利用台湾问题做棋子,阻挠中国的统一,遏止中国的民族复兴进程,并攫取巨大的军火利益,其实质是冷战思维,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当然,美国对台湾政策也是复杂的,一方面它力图保持台湾的现状,另一方面又担心台独势力挑起事端,把美国拖入台湾冲突。因此,美国台湾政策的实质是维护不统、不和、不战的局面。

  15、单边主义及其实质

  当前,“单边主义”这个词是特指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大国在国际关系中所表现的一种行为方式。它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仅仅是从自己的判断和自身国家利益出发,而从来不同其他国家进行磋商。这是美国追求世界霸权的一种表现。

  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的历史潮流,多极化是世界发展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推行单边主义,追求世界霸权只是一种自我设想。美国虽然是超级大国,但仍然难以应付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挑战,如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以及国家恐怖主义,九一一事件后,美国不得不求助于国际社会,以确保在阿富汗的反恐行动就是例证。

  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没有欧盟、中国、印度、俄罗斯的参与,美国很难单独解决这些国际问题,因此说,单边主义冲动是目光短浅的,美国是在以失去未来的合作伙伴为代价换取现在的行动自由。而单独采取行动将使美国多方面受到损害,一意孤行采取武力行动将导致其他国家联合起来声讨美国,使美国处于孤立的地位。

  单边主义所采取的强加于人的做法与国家关系中所遵循的多边协商原则格格不入,妨碍着世界各国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和建立一个更加稳定、和谐的国际新秩序。

  16、2003年伊拉克战争(第二次海湾战争)

  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爆发,此次伊拉克战争是在未经联合国的任何授权,且遭到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反对的情况下由美国主导发动的,显然是师出无名。

  美国发动此次战争是有其深远的战略利益考虑的。

  (1)、“倒萨”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需要。美国扬言,21世纪将是由民主的美国领导并由民主国家组成的世界,要称霸世界就必须控制欧亚大陆。而地处地中海和阿拉伯湾的伊拉克是连接亚、非、欧大大洲的陆地桥梁,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如果美国通过“倒萨”成功,就可以在伊拉克建立亲美政权,那么美国从亚洲到地中海沿岸,几乎不存在美军不涉足的地方,从而“盘活”它的全球战略,并能在中东地区筑起一道所谓的反对“伊斯兰恐怖主义的堤坝”。

  (2)、“倒萨”是美国推行新中东战略的需要。美国在中东的战略构想是:阻止威胁地区稳定和能源安全的因素,消除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所构成的威胁,确保美国及其盟国在该地区的利益,并在整个地区逐步推行美国式的民主政治,美国认为萨达姆政权的存在对它实现上述战略目标构成了威胁。

  (3)、“倒萨”也是美国保证能源安全的需要。

  (4)、“倒萨”布什政府内政的需要。布什政府成立以来,在内政上毫无建树,在声望日跌的情况下,“反恐”成了布什继续掌握内政主动权、保持“民望”和权力的唯一法宝。

  美国和英国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是一场人道主义的灾难。尽管美国在军事上占有绝对优势,但是从道义上讲,美国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美国在缺乏证据和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绕过联合国,单方面对伊拉克动武,自然有悖于公理,是逆世界潮流而动,其结果势必会失去人心,尤其是会在阿拉伯民众心中布下新的仇美种子,导致阿拉伯世界的反美情绪上升。

  今年发生的“倒萨”战争,也是美国对其新安全战略提出的“先发制人”理论的首次实践。从法理上说,“先发制人”不仅在理论上否定了现行国际法体系赋予主权国家的平等地位,而且还超越了联合国宪章赋予的主权国家自卫权。因此,一旦这种理论成为现实,就会使国际社会面临双重问题:

  (1)、美国试图凌驾于国际体系之上,把自己作为法律的准绳,并根据此制定国际规则;

  (2)、先发制人的战略若成为各国普遍仿效的国际规则,那么国际政治秩序将陷入困境,国际形势将更加动荡不安。

  这场战争还表明,美国企图利用它的国际主导地位,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从而建立更有利于自身的国际规则和机制。美国的这种做法后果是导致国际集体决策机制的严重弱化。联合国在重大问题上的作用被不断削弱。美国抛开联合国的单边主义,会使其他国家对联合国的信心减弱。这个变化会产生第二个更严重的转变,那就是很可能会产生新一轮的世界性的军备浪潮。因为各国认识到,依靠联合国保护不了自己,自然会希望通过加强自身的军事力量来维护自身的安全,这样就会破坏冷战以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流。

  虽然这次战争美国绕过联合国单独发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在世界各国中的威信,但应该看到,在这场斗争中,联合国对于美国的单边主义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牵制作用,它反映了绝大多数国家反战的愿望,使美国希望授权动武的新决议始终没有得到通过,使美国发动的战争失去了合法性,这体现了联合国并不是美国的工具,美国在联合国的霸主地位受到了挑战。

  总的来说,由于世界力量的失衡,联合国还无力阻止美国发动战争,但美国也无法挟联合国以令世界。联合国在今后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仍是十分重要的。

  17、和平与发展

  纵观国际形势,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但这两个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

  但人类社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原因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一些西方国家鼓吹“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主权有限”和“主权是过时的概念”等“新干涉主义”论调,为干涉他国内政、侵犯他国主权提供理论依据;混淆反对恐怖主义的界限,无根据地指责一些国家是恐怖主义国家,随意扩大反恐范围,为其推行霸权主义扫清道路;出台“核态势评估报告”,提出“预防性干预”和“先发制人”的战略。

  (2)、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恐怖主义不仅威胁发达国家,而且也危害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3)、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起。

  (4)、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5)、美国的单边主义上升引发了一系列的新的矛盾。

  针对以上国际局势特点,中国共产党的16大报告提出了我国顺应历史潮流的四点主张:

  (1)、主张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2)、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主张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4)、主张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以上四点主张充分体现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8、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与冷战思维的差别

  新安全观主张树立共同安全或普遍安全思想,强调国家之间的安全是相互的,在维护本国安全的同时,必须尊重他国安全,而冷战思维则片面追求本国或本集团的绝对安全,为实现此目标,不惜损害、威胁他国安全甚至国际社会整体安全。

  新安全观主张树立综合安全的思想,反对片面追求军事安全和军备竞赛,而冷战思维则强调军事安全至上,强调以军事实力求和平,片面追求军备优势。

  新安全观强调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来寻求安全,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而冷战思维则坚持非友即敌的原则,人为地把一些国家看成是对手或敌人,进行防范和遏制。

  新安全观强调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而冷战思维则奉行炮舰政策,肆意干涉别国内政,践踏别国主权,动辄进行军事打击。

  新安全观和冷战思维的本质差别在于新安全观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而冷战思维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为基础。

  19、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如何认识全球化发展的曲折性)

  由于各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着不同的境遇,在发达国家占尽经济全球化发展先机的同时,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却是利弊共存,机遇和挑战同在。

  就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来看,主要表现在:

  (1)、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获得比较好的贸易条件,有利于扩大出口;

  (2)、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吸收国际资本和先进技术,弥补自身的资本技术不足;

  (3)、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本国工业化进程;

  (4)、有利于利用海外资源,参与跨国投资。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挑战表现在:

  (1)、发展中国家对国际经济依赖性增强,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

  (2)、外来资本和跨国公司投资增加,冲击着本国的民族工业,并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控制权;

  (3)、国际资本流动的增加容易带来金融风险;

  (4)、发展中国家受到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规则和秩序的制约。

  由于发达国家在国际投资、贸易和技术等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经济全球化总体上有利于发达国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南北经济技术不断扩大,总体上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地位。此外,发达国家利用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加紧推行政治、文化霸权和经济上的新殖民主义,导致南北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更加不平等,势必引发一系列新的矛盾,导致国际社会的动荡。因此,必须正确引导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其朝着共存、共赢、平等、公正的方向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0、俄罗斯对外政策及其调整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曾一度采取向西方国家一边倒的外交方针,试图最大化争取自身的国家安全利益,但因西方大国(美国为代表)对俄罗斯的发展戒备重重,持消极合作态度,促使俄罗斯在90年代中后期开始转变外交政策,重视发展同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努力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争取发展经济并恢复它的世界强国的地位。

  调整后的俄罗斯的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是以西方为重点、东西兼顾的“双头鹰”战略。

  促使俄罗斯调整其对外政策的原因主要有:

  (1)、俄罗斯一边倒的亲西方政策,使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缺乏发言权,在重大的国际问题上无所作为,国际地位日趋下降;

  (2)、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下划,俄罗斯希望通过外交战略支持西方,来换取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援助,但结果令俄罗斯深感失望,西方国家处于对俄罗斯强大的畏惧,所承诺的援助往往是口惠而实不至,使俄罗斯国内对西方的不满情绪日益加强,强烈要求奉行独立的对外政策;

  (3)、伴随着俄罗斯经济的逐步恢复,俄罗斯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加强,民族主义势力抬头,同样促使俄罗斯政府修改其对外政策。

  21、布什主义

  “布什主义”是对布什政府以长久称霸世界为目标、以“无与伦比”的实力为手段、以反恐为重点、以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为核心思想、利己主义的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主张的总称,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将恐怖主义视为美国的“主要现实威胁”。

  (2)、 建立有利于美国长久称霸的世界秩序。

  (3)、奉行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政策。“布什主义”认为,对于恐怖分子来说,“威慑不可能起太大作用”,因此,当美国的利益需要时,“毫不犹豫地单独行动”,“必要时将先发制人”

  (4)、打造“无与伦比”的军队。“保障充足的兵力”,发展先进的武器装备,“做好各种作战准备”,尝试新的作战方法,改进情报能力,并在海外形成“有利于美国的力量对比”。

  (5)、重视与其他大国的合作。“布什主义”认为,“9·11”事件”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与其他大国的关系,并创造了许多新的机遇。因此,美国在加强与盟国关系的同时,还“希望发展”与俄、印、中等国的合作。

  “布什主义”是在美国与其他大国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国内保守势力抬头、美军军事装备与战争实践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形成的。“布什主义”虽然在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及与大国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有积极意义的政策,但占主导地位的,是一系列企图长久称霸世界的政策主张,具有很强的进攻性、扩张性和干涉性。这将给世界形势带来新的不安定因素。特别是先发制人战略违背了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引起国际社会的不安和反感。美国在“倒萨”问题上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抵制和反对,就是典型例证。

  美国的安全战线拉得很长,在数十个国家建有军事基地,“9·11”事件后,美国又向中亚地区派驻军队。为进行“倒萨”战争做准备。并于2003年发动了第二次海湾战争。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布什主义”中大部分政策主张的实施,将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牵制,美国长久称霸世界的目标难以实现。

  22、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的主要发展趋势,但反全球化浪潮也日趋激烈,孰是孰非,谈谈你的认识。

  反全球化思潮和运动兴起的原因:

  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内在矛盾向全球急剧扩张的集中表现,拉大了南北差距。一些弱国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面临边缘化的危险。同时,在全球化进程中,前几年金融危机爆发,致使有关国家经济发展受挫,失业率升高,贫困人口剧增,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造成巨大冲击。

  在西方发达国家内部,不同社会阶层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得失差别十分悬殊。造成新的社会不公正现象和新贫困。全球化的推进是以近年来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为背景和动力的。由于不同群体对新科技革命的适应能力大相径庭,部分传统产业被淘汰后,传统产业工人和低技能者因不能适应这一社会变革而利益受损。这些全球化进程中的“弱势群体”,把参加反全球化运动作为发泄不满的出气口,成为西方反全球化运动的主体力量。这也是反全球化运动的主力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

  反对全球化的主体及其基本观点:

  近几年,在发达国家出现一些激进的反全球化运动。一些环保、人权、劳工等非政府组织一再发动反对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这些激进的反对全球化运动的参加者成分庞杂,最主要的是在全球化潮流中利益受到损害的弱势群体,以及部分对现存制度和秩序不满的人。

  反全球化思潮和运动的影响及发展趋势:

  反全球化既是一种社会思潮,也是逐步发展成为世界范围的一种有组织、有规模、有目的的社会运动,已成为当前国际政治的一个重要现象,八国集团领导人迫于反全球化示威者的压力,也不得不专门发表声明,强调全球化必须以全人类的共同福利为出发点。

  但是,在当今以西方为主导的国际舆论界和国际政治中,反全球化思潮和运动毕竟还是支流,其实际影响是有限的,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势头和根本方向不会因此而逆转。

  全球化加速发展产生的矛盾与冲突会进一步加剧,这样一来,各种反全球化力量将继续存在并呈扩大之势,在更广的范围内继续对全球化进行批评和抗议,其声音和力度还将会逐步走高。为扩大影响和施加压力,各种形式的反全球化抗议活动还会频繁发生,但反全球化将加强行动协调,逐步走向国际化、理性化和机制化。

  反全球化思潮和运动的利弊:

  对反全球化要辩证地分析和看待。反全球化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促使国际社会对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反思,其矛头主要指向西方发达国家和现行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对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不公正做法是一个有力的牵制,也促使相关的国际机构对自身进行改革和完善,有利于推行全球化进程的民主化,使全球化朝着更加公正、合理、透明、可控的方向健康发展,进而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但反全球化运动也有偏激消极的一面。有些反全球化群体只注重集团利益,目标偏激,抗议活动的方式简单、生硬、粗暴,表现出极端主义的倾向。参与反全球化的主体成分庞杂,某些组织与民族主义、排外主义及其他极端主义力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对国际社会的稳定将造成消极影响。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某些反全球化组织和群体,要求发达国家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实行普遍的贸易保护主义,这将直接影响我国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切身利益。

  以上资料由恩波教育提供新浪网独家使用,严禁复制!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激情为你燃烧 就等你哦!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结识新网友,短信免费发,就来了了吧!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捕 订阅新浪新闻随时掌握最新动态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小灵通 儿童用品 香水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快来提升躯体魅力
更恩爱的超级法宝
非常笑话
嗒!只要点下这里
马上进入爆笑天地
图片
铃声
·[朴 树] 白桦林
·[和 弦] 她的背影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新年贺岁招商有礼!
新网站,想要人知道?
手机搜索,英明选择!
企业网上商机市场!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西安教育资讯!
出国留学大优惠(鄂)
牛皮癣鱼鳞病重大突破
揭开糖尿病难治愈之迷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超级精彩
爆笑无比
酒楼小姐抱怨旗袍开叉太高:腿毛都露出来了!老板咬牙…
每日2条,30元/月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