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高考金刊》 > 正文

是否民办教育机构,你不得不面临的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4/02/05 16:46  课堂内外-高考金刊

  ——首届中国西部民办高校发展论坛纪实

  2003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备受关注的“首届中国西部民办高校发展论坛”在重庆隆重举行,来自北京、陕西、四川、贵州、重庆等地的民办高校、民办教育机构、民办教育研究专家、民办教育工作者代表济济一堂,就民办高校的发展环境、发展政策、发展空间及其走向,以及公办、民办高等教育如何就资源共享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盛会的
直接成果则是,与会民办高校一致表示,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明天充满信心,继续办好民办高校,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这无疑将为今后的考生增加更多继续深造的机会。

  倾斜的教育机会

  中国学生从小到大最为深刻的印象就是一个“考”字,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到大学,每一次升学都是一场激烈的考试,而被喻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更是一场从学生到家长的贴身肉搏。相当多的人都有这样的记忆:在十年苦读结束后等待高校录取的日子里,躲在被窝里一次又一次地掰着手指计算自己的考分又不断地祈祷能够被某一所学校录取。

  虽然每个公民受教育的权利被写进了《宪法》,但长期以来大学的供不应求总会让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得不面临突然失学的尴尬。

  造成这样一个局面的原因可以用“中国的国情”来解释,我国庞大的人口和适龄的受教育人群,需要大量的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而国家财力的限制导致公共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相当一部分学生必然面临“精英教育”的淘汰。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全日制在校学生约2.3亿,占全球受教育人口的20%,规模为世界之最;而年度公共教育经费为170亿美元,仅占世界各国教育经费总数11500亿美元的1.5%。以高等教育为例,尽管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已经大幅度地提升了升学比例,而2003年的613万应考考生中,仍然只有一半的考生可以如愿走进大学殿堂,还有一半的考生不得不面对名落孙山的结果。

  民办高校顺势而生

  民办高校的出现可谓应时应势而生。正是看准了中国教育的庞大市场,民间资本纷纷抢滩教育,并纷纷进入高等教育行业。较早跨入民办高等教育行业的四川天一学院副院长汤海渝回顾说,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两次高潮,第一个高潮是1984年至1986年,第二个高潮是1992年至1994年。包括四川天一学院在内的相当一部分高校是在第二个高潮时期成立的,并已在高等教育市场站稳了脚跟。

  截至目前,走过20余年发展历程的民办高等院校已经有1200余所,其中经教育部批准的具有颁发本、专科学历文凭的普通民办高校有167所,万人以上的民办高校已经超过10所,年招生规模超过万人的民办高校也已经出现。尤为可喜的是,北京城市学院(原海淀走读大学)、西安培华学院、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黑龙江东方学院、上海杉达学院、三江学院、浙江树人学院、仰恩大学、黄河科技大学等一批民办高校还取得了本科学历教育资格。加上已经有的民办幼儿园、小学、中学等,民办教育的结构可以说已经相对完善。

  西南师范大学校长宋乃庆教授在题为《从中国高校发展战略看民办高校面临的形式》的报告中指出,民办高校在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丰富高等教育资源,吸收民间资本进入教育市场,促进高等教育的内部竞争,使高等教育多元化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上,相当多的公办院校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积极地投入到民办高校的发展中,参会的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重庆师范大学海莱学院等民办高校中已出现公办高校的身影。

  不仅如此,几乎所有的参会代表都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实施,加上公办院校的参与和大量有识之士的介入,民办教育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将迎来第三个高潮。

  经过大浪淘沙式的洗礼,一批优秀的民办高校脱颖而出,这必将缓解紧张的供需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考生的需求。

  关于民办高校的调查

  在本届论坛举行的同时,组委会在重庆人流量最大的广场举行了“首届中国西部民办高校教育成果展”,受到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各届人士的热情关注。

  本次展览是第一次规模地向世人展示民办高校的教育成果,很多观众也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了解民办高校。展览第一天早上7点刚过,一位晨练的老人放弃了几十年如一日的太极拳,专心致志地抄起了展板上的文字,原来老人的孙子今年高考,他是为孙子记几个学校的电话号码以便咨询。据不完全统计,两天时间里,累计超过十万人次的观众观看了展览。

  在展览现场,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观众。几位年龄较大的人先后表示,民办高校在现阶段还是新生事物,对它的可靠性表示怀疑;一位家长担心上这样的学校毕业后不好找工作。这可能是相当一部分家长的看法。

  学生观众显然看好民办高校。一位小眼镜说,这里面的几所高校都不错,如果以后自己的成绩不能够如愿读理想的公办大学,好的民办高校也不失为一种选择;一位名叫肖逍的高二学生表示,对民办高校有“顾虑”,但不排除将来读民办高校。对民办高校所能给予的学历和技能,一些高中学生也给予了肯定。他们觉得在这方面民办高校不会输给公办高校,如果自己的侧重点是在这个方面,也可能会选民办高校。

  一位从民办高校毕业的学生认为:“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和正规院校的没有什么两样,现在选择权都在市场,只有市场需要并认可的人才才是好的人才。踏踏实实才是最好的工作态度与工作方法,民办高校能教给我们的可能更多。”

  调查中,40%以上的观众对民办高校的未来充满信心,约20%的观众对民办高校的教育质量、师资力量、管理等方面表示担忧。

  目前正在就读民办高校的学生大多认为,民办高校虽然没有名牌高校那样傲人的金字招牌,没有正规大学那么好的教学条件和生活空间,但是民办高校因为更直接地把培养人才的目标对准了社会的需求,他们确信,从民办高校走出来的学生,是专业精、技能广的复合型人才。

  正在重庆参加大学生双选会的部分用人单位代表表示,民办高校毕业生与公办高校毕业生最大的不同在心态方面,他们务实、不好高骛远,这种良好的心态将会帮助他们实现就业。

  正在埋头准备高考的高三学生听了记者转述的种种看法,他们表示“搞不懂”、“到时候再说”,也有学生表示对民办高校“不感兴趣”。

  民办高校共谋发展

  以“交流、展示、合作、发展”为宗旨的首届中国西部民办高校发展论坛,力图解决目前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纷争,增进社会对民办高校的了解,促进《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顺利实施,为广大考生营造更好的受教育机会。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与人力资源研究部主任程方平博士认为,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存在着不公平竞争、体制性障碍、歧视性或“边缘性”待遇(名称、准入条件)、加入WTO之后的次国民待遇、“二级学院”、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过分管理与“服务”意识的缺失等诸多问题。除此之外,民办高校还要面对公立高校、转制高校、国外高校、非正规高校的挑战。

  教育部院校设置评审委员会委员、专家组组长周万钧教授从民办高校自身出发,从其专业构架方面阐述了造成目前状况的内部原因。他说,目前一些民办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一味沿袭母体,没有根据自身状况设定符合自己发展的专业,自身优势不强,特色不显著,造成专业重复、教育资源浪费。

  各民办高校代表从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结合自身实践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资金的匮乏、教育质量的有待提高、生源的紧缺、观念转变的不到位、创新意识不够、定位不明确等,也是阻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

  面对种种困境,如何发展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并使之真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各位关注民办教育事业的专家、领导、各民办高校以及有志于该项事业的人士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西安外事学院副院长吴言生教授、北京城市学院副院长陈宝瑜、西安思源学院副院长郭振德等,从民办高校自身建设、外部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办法。

  经过广泛的讨论和交流,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民办高校应该坚持依法办学、公平竞争、诚信经营、注重质量、广泛交流、服务为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更加关注农村,使民办学校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

  教育部教师奖励基金协会副秘书长杨春茂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的深入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随着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终身学习社会的到来,民办高校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民办高校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作为本次参会的惟一一家民办高校投资商,重庆南方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董事长孙甚林先生的发言或许更能鼓舞人心。他说,投资教育产业应该有所回报,但要掌握一个“度”;民营企业集团(或个人)投资民办高校,最大的回报是社会效益,是对整个社会、民族的影响。孙甚林还透露,民营企业投资办的民办高校,由于具有非常强烈的市场意识,其就业率优势或许比公办高校更加明显。这一点,得到了一些参加本次论坛的教育管理部门、教育研究机构的领导和专家的认同。他们认为,考生选报教育教学质量差、就业率低的公办院校,不如选择那些硬件条件好、办学质量高、就业前景广阔的优秀的民办高校。

  浚谷之上,必有高丘。可以想见,经过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中国民办高校将会像今天的民营企业一样发展壮大起来,人们将会像选择今天的北大、清华一样,选择剑桥、牛津那样的中国民办高校。

  附记: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4%。从2002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开始剧增,到2008年达到20年内的最高点,达到1.24亿。在2008年至2020年的十余年内,高等教育人口规模又将大幅度下降,2020年高等教育学龄人口为8200万。到2008年,如果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按照20%的目标计算,高等教育在校学生应是2480万,这个数字是2001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的2倍,比2001年净增1266万。如果这个净增数字的60%由公办高校通过7年时间的扩招、挖潜来解决,还有40%即506.4万,应当是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这个数字是2001年全国民办高校(学历教育)总数的16倍。如果到2008年,我国民办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到538.4万,也只是占当年全国高等教育总规模的21.7%。从这个数字应当可以看出,未来10年,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本刊记者 朝阳 朱丹青)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小灵通 儿童用品 香水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