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高校招生》 > 正文

投石问路--高考升学瞄准社会需求

http://www.sina.com.cn 2004/04/08 18:51  《高校招生》

  本刊记者 马健

  “唉,找工作已找得焦头烂额了!”这是记者在某招聘会现场听到的一个研究生发出的无奈的感叹。据统计,200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共280万,比2003年增长了68万,加上2003年全国还有30%的毕业生没有落实工作岗位,2004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而且这种压力今后将持续下去。但是另一方面,许多用人单位却又感叹找不到满意的学
生,比如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就人才奇缺,求贤若渴,但却因为在国内招不到合适的,而不得不把目光转向海外,仅其上海公司的三千多员工中就有九百多是外籍员工。

  那么,人才到底是过剩了,还是缺乏呢?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求学、升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择业、更多机会就业,因此,社会的需求无疑就是一个风向标,告诉我们每一位正在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在自我定位、人才观念、专业选择等等诸多方面及时做出应有的思考和调整。

  2003年11月20日,是北京市教委允许用人单位进校招聘的第一天,北京一年一度的校园招聘会就此拉开大幕。

  在北京科技大学的招聘会现场,记者看到了不同于往年的情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代表团多个企业联袂亮相,首次以“团购”的形式走进了北京科技大学,并拿出了600多个就业岗位,诚心求才。代表团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赵莉局长亲自带队,组成成员都是一些赫赫有名的企业:航天长征火箭技术有限公司、SMC中国有限公司、富士康精密组件北京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北京松下电工有限公司、北京经纬纺织新技术有限公司、三洋能源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百得利汽车进出口有限公司等。在热闹的招聘会现场,记者就感兴趣的问题对招聘单位和北京科技大学的一些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采访。

  一问:还是天之骄子吗?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永远成为历史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培养精英而逐步趋向于以提高全民族整体文化素质为目的的大众教育,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和规模增加幅度很大。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发展规模趋缓,对人才的需求减少,因此,供需矛盾非常突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不仅已是焦点而且也成为难点问题,“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将永远成为历史。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大量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处处碰壁,艰难跋涉,找不到工作的时候,许多用人单位却又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赵莉局长认为,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社会上对人才的看法和用人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学校教育的一些观念却相对滞后。

  赵莉局长说,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人们早就有入世的感觉,因为那里的公司早就在世贸组织中了,它们在选人用人上的要求与学校的培养标准和目的有很大不同。举例来说,学校传统、单一的毕业生较多,但企业却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情有独钟,比如企业需要学生既懂专业又懂外语,但他们却只会日常用的外语,不懂专业外语,无法立即接手工作。还有,企业认为的人才不单是有专业技能,而且有得体的言行举止、良好的生活习惯,但是由于我们在教育上长期以来的欠缺,许多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却不得不从最为基本的一些内容开始,比如入厕的习惯,比如吃完饭要把桌子擦干净,比如员工见面后说声“早上好”、“你好”等等。

  又比如,团队竞争已经成为社会的趋势,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可很多企业却发现学生们不会与人合作,他们很注重个性发展,在自我教育方面很用心,考研、考GRE、考微软认证,但是却不懂得体谅和尊重他人,不关心也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一家著名企业曾碰到过这样的事情:该企业在一所高校设立奖学金,奖励成绩好的学生。在颁奖时却令企业的负责人感到有些寒心,因为获奖学生上台拿了奖金转身就走,连声“谢谢”都没有说。这位负责人感慨:企业的初衷是奖励在本行业内有潜力的学生,没想到他们连基本的礼貌都不懂。因此常听见企业抱怨说他们的培训成本太大了。这也就难怪企业在招聘人的时候,要睁大眼睛,想尽办法去精挑细选了。

  二问:雇主青睐什么样的学生? 非技术因素决定胜负

  今天,对人才的定义已经有了更多更新的内容,换句话说,职场门槛更加高了,在争夺职场门票中发挥着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的已经不是一个人的专业技术,往往是那些长期以来被我们的教育忽视的非技术性的因素。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赵莉局长说,企业越来越看重“做人”,是否认同和适应企业的文化观和价值观,成为企业对学生考察的重点,内容大致包括有:

  ●诚信的品格:这是任何事业得以成功的根本。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几乎所有企业都把“德”放在了第一位,许多企业要员工把“言必信、行必正”作为基本信条,企业也因此赢得广泛的信任和良好的声誉。曾有企业发现有假学历、假文凭者,即使已是经理级人物,为企业作出过巨大贡献,也照样被开除。

  ●合作的团队精神:任何企业的成功都是建立在伙伴合作关系基础上的。所有的招聘企业都表示,当今社会是协作分工的社会,员工必须要具有协作精神,通过优势互补,获得1+1>2的效果。

  ●良好的沟通能力:在与同事以及客户的合作中能否主动、有效地沟通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也是企业极其重视的,中国学生相对而言比较含蓄,不善表达。

  ●对他人的关爱:如今,“以人为本”已经成为无数企业的基本文化内容。许多公司竭力通过各种方式让每一个员工强烈感觉到公司的悉心呵护,因为它比优厚薪金更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同时也要求员工之间相互关爱,共同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比如SMC公司要求职工除了见面问好外,若下班时看见还有人在加班,应主动问一句:需不需要我帮助?这样不管工作有多忙,心情却是愉快的、舒畅的。

  ●良好的服务意识:在许多企业的文化理念中,每一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让他人生活得更舒适、更美好。比如富士康公司在全国共有11万员工,却没有一个保洁工,所有保洁工作都是靠每一个员工一年280小时的义务劳动来完成的,董事长也不例外。通过擦玻璃、扫楼道、清厕所等工作,让员工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强化为他人、为整个环境服务的意识。

  ●工作的热情:热情是工作的“内驱力”、“发动机”。“学历只是外在的东西”、“只是分数高,未必是人才”、“不一定找成绩最好的,而是找最合适的”。这些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的共识,因为他们需要的员工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学习机器”、“知识工具”。有些企业就直接告诉记者:你们应该给学校建议,希望学校培养的不仅是有专业知识的人,而且是一个社会的人,什么才是企业理想的“社会的人”呢,形象地说,社会的人应像一个氧分子一样,大家因你的存在而心情变得更舒畅,环境更美好。

 三问:学生应该如何应对? 与时代发展同步

  目前,针对团队竞争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主流竞争模式,而很多企业为新就业的毕业生不会与人合作而苦恼的状况,北京科技大学出台了新的举措——与企业合作,用重金在学校设立团队奖。资助这一活动的企业——建龙集团人事行政部总经理王晓冰说:“我们想让学生知道这么一种理念,团队奖重于所有的奖项,团队赢才是最大的赢。”

  除了学校的努力外,学生自身应该做些什么调整?赵莉局长认为,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同样首先面临的是尽快转变观念和认识,找到自己准确的定位。现在学生对自身的期望依然很高,许多家长们也仍以为孩子考上大学就是“天之骄子”,就了不起了,加上独生子女在家中众星捧月般的生活,以及高考为目的的应试教育对分数过分的追逐,导致现在的学生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是围绕自身价值考虑得多,围绕他人以及社会整体考虑得少,对工作的期待是好高骛远,不愿意干一些具体的事情,这些都难以符合现在用人单位对人才的标准和要求。

  比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著名外企聘用仓库保管员的学历不低——大专以上,而且需要保管员的英文、计算机都很好,还得会开叉车,因为这家仓库实行全部智能化管理,连货架都用英文标注。如果应聘者有一样本领不具备,就不能胜任这个工作。但是由于学生受传统的偏见和认识的影响,对这个工作感兴趣的人并不多。

  一条最新的消息也恰好印证了赵局长的话。据悉,世界500强企业麦德龙本以为2004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他们的招聘应该是一呼百应,结果却遭遇尴尬,因为相当多的毕业生并不愿从基层干起,一位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更是直接询问,能否不经过做“客户开发人员”的过程,经过接受课堂培训,就可能直接走上“主管”岗位。对于企业提出的“是想得到安逸稳定的工作,还是谋求有挑战性,且需要通过努力才会有所收获的工作”的问题,90%的学生在回答中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信息快递:

  记者从招聘会的现场以及一些相关的部门中了解到,虽然还没有具体数据,但今年的职位需求与往年一样集中在技术类的工作。热门的职位有计算机技术及相关职位,财务会计类职位,金属加工、微电子、机械、自动化、汽车工程等专业相关的职位,其他的技术、服务、销售以及研发人员。航天类的职位在今年成为新宠,有明显增长的趋势,这与载人飞船成功升天不无关系,而电子类、食品类、咨询类、IT类、通讯类、医药类职业依然需求量最大。尤其是沿海城市需求最大,一些公司在沿海地区的分公司也成为用人大户,自动化、机械、塑料、通讯和医疗都已成为热门行业。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小灵通 儿童用品 香水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