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正文

细审材料重视提示 走出材料作文的认识误区

http://www.sina.com.cn 2004/05/21 15:16  新闻晨报

  作者:金志浩(特级教师)

  有考生来电来信,问复习材料作文要注意什么。数年不考材料作文,不少考生对材料作文已感陌生,在认识上产生了误区。

  一是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是两种不同的作文题型,材料作文由作文材料和题目两部分组成,材料对作文内容的限制远甚于话题作文,如是记叙文,须根据材料提供的情景写人记事,扩写、续写也都须以材料为本;如是议论文,须选择材料所包含的角度提炼观点,发表看法,材料提供的写作角度又远少于话题作文;而话题作文所附的材料,在于引出作文的话题,材料只起提示话题内容的作用。

  如2000年关于“世博会主题”的作文题,2001年关于“思考文化遗产”的作文题,虽然都附了不少材料,其实只是给考生反复或多方面以提示,如果删去一些材料,话题的内容指向也是清楚的,2000年作文题删去3个国家召开世博会确定的“主题”,只提供两个国家的“世博会主题”,也未尝不可。

  2001年作文题所附的介绍文化遗产的材料,即使压缩大量文字也不妨碍“对文化遗产进行思考”。写材料作文的关键是理解材料的含意,且作文时须紧扣材料,而不能像话题作文那样,确立话题后可以不必顾及所附的材料。

  二是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如2002年作文题《面对大海》有一段提示:“也许你曾到过海边,也许你在荧屏、银幕上见过大海……”1992年作文题《遥望星空》也有一段提示:“夏夜的星空,是那么美,那么遥远。触景生情,人们往往由宇宙无穷、人生有限的感慨而产生种种思索……”显然,上述说明性、描述性的提示,只是为作文题设置了情景,或引发你的联想,或提示写作角度,并未提供作文的具体材料,因此,作文内容既无从紧扣,也无须紧扣。

  2003年的“杂”虽是话题作文,但前面一段提示和命题作文的提示类似:“‘杂’的含义很多,有褒有贬。请联系生活或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以‘杂’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这段提示只是提供了写作的角度并隐含了“杂”感的要求,有的考生却去“紧扣”生活、科学、文化、艺术体现的“杂”,洋洋洒洒,文章不是说“杂”而成偏离题意的“杂说”了。

  作文题的提示尽管不能忽视,如1992年不能无视提示“宇宙无穷、人生有限”的写作角度,但不能同材料作文的“材料”混同。误把“材料”理解为“提示”或误把“提示”理解为“材料”,写成的作文必然不符题意和要求。

  好在现在的作文题往往附有文字提请“注意”,譬如“以‘杂’为话题”即为话题作文,“以‘面对大海’为题”即为命题作文,“阅读下列材料,写一篇700写左右的文章。副标题为‘读报有感’,正标题自拟。”(1998年作文题)即为材料作文了。

  材料作文有时附的材料很长,如1998年附了300多字的材料,必须抓住材料中体现主旨的关键词句,梳理出写作角度,然后进行筛选,选择自己有话可说、有理可论的角度落笔,而不能漫无目的地去“紧扣材料”,这样文章的主旨便模糊了。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对这类“比喻类比型”材料作文题,一定要细审材料,理解比喻义、找准类比点后,才能进入作文的构思。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新浪高考 新浪教育      欢迎网友投稿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小灵通 儿童用品 香水
 
热 点 专 题
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
陈水扁“5-20就职”
飞人乔丹2004中国行
日本首相小泉二度访朝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