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考试中心 > 正文

考前心态放轻松 高考前夕考生频找心理医生

http://www.sina.com.cn 2004/05/27 11:09  信息时报

  专家认为,临考心理紧张会造成考生记忆短路,影响水平的正常发挥,需要运用正确的态度与方法来释放心理压力

  (本报记者 吴佶谊 通讯员 刘丹) 随着6月7日高考时间的临近,许多考生的心里也开始惴惴不安起来。心理专家指出,在大考面前,能否发挥出正常的水平,心理因素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日前一项抽样调查显示,考生对高考信心不足的占77.1%,怕考不好使父母失望的占90.4%,怕考不好影响前途的占77.1%。由于不少考生对高考及其后果过于担忧和对高考信心不足,致使生理状态与心理状态不佳。日前记者在医院和心理咨询室中了解到,与往年不同的是,很多考生在升入高三时就已经未雨绸缪寻找心理医生帮忙调整心态了。

  未雨绸缪提前调心态

  一心想进大学象牙塔的A同学去年高考发挥不理想,分数只上了大专线,被一所大学的惠州分校录取,但他觉得该校名气不响就没有去读而是选择重头再来。在华师附中复读的第一个月,他就来到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理咨询室向心理专家求助调整心态。

  据该院心理专家左小萍主任介绍,A同学来到之后就给他进行了心理辅导,让他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一旦出现心理情绪就及时开解他,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效果不错,难能可贵的是,A同学到现在一直都坚持做心理辅导,情绪很稳定。前段时间他还很高兴地告诉左主任,几次模拟考都考了700多分,上了重点大学

分数线。现在的他正满怀信心做最后的冲刺。左主任指出,像A同学这样未雨绸缪提前调整心态的高考生越来越多,说明考生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心理问题,这是与往年相比是个很明显的进步。

  过分紧张分数致心病

  同样是华师附中的B同学从小到大成绩出类拔萃,一直被视为重点培养的“尖子生”,“省三好学生”等眩目的光环笼罩在她头上。所谓“高处不胜寒”,随着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她的心理负担也越来越大,分数、排名、高考已经成为她思想行为的桎梏。每次公布考试分数后,知道别人比她多了半分她都会整天不舒服,十分不服气。一段时间后,她的注意力分散得厉害、情绪低落、睡眠障碍、躯体不舒服。去年年底,她的排名一下从前三甲退了两百多名,引起了家长、学校的重视。今年2、3月份,在家长、学校的带领下她来到了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理咨询室。

  据左主任介绍,B同学的性格很矛盾:既自卑又很自负,超越别人的欲望特别强烈,但有时候事与愿违,越想超越越不行,引起了她的心理焦虑。于是医生对她同时进行了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现在的她情绪稳定,最近的模拟考考了700多分,重点大学肯定没问题。

  相关报道

  各方专家为备战高考支招

  营养专家提醒考生,饮食要注意“八个一”,教育专家指出,考生要树立积极健康的信念,心理学专家建议,学生、学校、家长共同营造和谐相处的氛围

  为了帮助考生顺利备考,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的营养专家、教育专家、心理专家,请他们为考生的饮食、思想、心理等方面支招,从而让考生在考场上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营养专家

  饮食注意“八个一”

  广东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余薇主任医师提醒考生及其家长,备考期间,孩子的食谱要注重“八个一”。即每日喝1-2杯牛奶,酸奶和全脂奶粉皆可;每天一个鸡蛋;每天100克瘦肉;每天吃一次鱼;每天100克豆质品;每天一斤蔬菜和一个水果;每天一升清淡汤水;每天一斤主食。

  她表示,家长也可以在此期间为孩子们炖一些补品,比如6月间可在汤中加一些麦冬、枸杞子等中药。为抗疲劳也可考虑购买一些有保障的补品服用。

  教育专家

  树立积极健康的信念

  中山大学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的景怀斌教授表示,高中毕业生面临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种种压力,因此,帮助学生从信念和观念层面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非常重要,这就要帮助他们适当合理地看待心理问题和压力;要让他们学会转换认识,面对压力时能够换个角度考虑问题,这样才能保持心情轻松、顺畅。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尝试一些减压的小技巧,如做户外活动、深呼吸等。

  心理专家

  要将心理状态调到最佳

  广东省社会心理学会戴健林秘书长表示,高考对学生来说是知识战和心理战的综合,在高考前将自己的心理状态调整到最佳水平尤为重要。他认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首要措施。学生个人要保持良好心态,学校、老师和家长也要合力给学生创造轻松的生活、学习环境。调查资料显示,几乎所有高考

状元的家长都是民主和明理型的。

  广东省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袁荣亲也指出,考生们心理不健康会对个人状态、能力发挥有很大影响,很多平时掌握的知识到关键时候不能正常发挥。对此,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理咨询室主任左小萍指出,高考生应在心理上尽量放轻松,当情绪有变化时要学会转移注意力,若真的出现心理问题要提前介入治疗。(本报记者 吴佶谊)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新浪高考 新浪教育      欢迎网友投稿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