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生存优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6/15 16:30 中国大学生就业 | |
“唉,现在工作太难找了!” “就这种单位,就这种待遇,我才不去呢。” “不管怎样,我就这样了。我就不信找不到!” 这是记者在2003年底北京市一次大中专毕业生招聘会上采访时听到的。像这种或忧虑或自信的“气话”其实在很多招聘会上都可以听到,在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前,应届大学生们奋力突围,试图挤出一条狭缝。然而他们在想着和说着这些“气话”的时候,不知道是否冷静地想过:真正阻碍自己就业的究竟是工作职位太少,还是因为自己放不下架子不想就业? 春节前夕,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日昌先生。郑教授认为,大学生就业并不难,难的是找不到符合大学生期望值的“好工作”,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应该先谋生存,后图发展,不要让自己一些不切实际的过时的就业观念成为找工作的障碍。 为什么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觉得就业难,甚至找不到工作呢?郑教授认为,就业观念是关键。由于我国的教育长久以来延续着“精英教育”的模式,大学生当中也普遍地存在“精英就业”观念,毕业之后一定要到大城市,至少也要在沿海或较为发达的地区工作。很多大学生铁了心要找一些热门的、高薪的、受人尊敬的、体面的工作。这种观念导致大家一窝蜂地往少数地区、少数部门、少数单位和职位挤,导致这些单位和职位的竞争过于激烈,造成了就业难的假象。实际上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各地各行业的人才缺口还是很大的。广大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西部地区对大学生的需求量非常大,可供大学生施展个人才能的空间也很广阔。可是很多大学生就是不愿意到那里去。 此外,大学生还应该改变职业有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有些毕业生把从事体力劳动或是服务业等工作看成是“低贱”的,其实职业无贵贱,凭自己劳动换取报酬养活自己都是一样高尚的。郑教授谈到一次他在美国开会时,发现打扫卫生间的是一位自己认识的中国女士,她是即将在美国博士毕业的留学生。见了熟人,她没有不好意思,反而笑着说:“这一层楼的卫生间都归我打扫。这工作报酬不错,而且花费时间不多,比较适合我。”“博士能干的活,大学生为什么不能干呢?” “无根据地给自己定位,不肯改变自己的就业取向,不肯降低自己的身价,这可能是大学生就业的最大障碍。”郑教授指出,要解决所谓的就业难问题,大学生首先就应该破除这些陈旧的就业观念。 为什么会有这些不正确的就业观念?“现在的很多大学生从来没有真正地遇到过生存危机。”郑教授把这一根源归结于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中国的父母是“无尽无休地养着”孩子,不惜花很多钱给孩子“上好幼儿园、好小学、好中学、好大学,毕业了托关系、走后门找工作,买房子,娶媳妇,带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大学生在学校里根本就没有也不可能有生存危机,这同时也造成了年轻人依赖性过强,迟迟不能自立。大学生就不会出于生存的考虑,从内心深处发出一种找到一个工作以维持生存的紧迫感。郑教授形象地说,“饿了三天没有饭吃,三天就能找到工作;如果明天没饭吃,今天就能找到工作。”而有吃有住,有穿有用,有家里养着,这样的大学生对于找到工作没有一种紧迫感,对很多工作挑挑拣拣,最后往往耽误了自己的就业。 因此,郑教授提出,要解决就业难问题,首先要让大学生有生存危机,在此基础上树立先生存、后发展的就业观。 先生存、后发展就是在找工作时,先解决生存问题,在保证生存的基础上再考虑这一岗位是否适合自己,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自己能否得到提高,将来发展潜力如何等问题。郑教授鼓励年轻人多尝试,找工作不要一步到位,要敢于跳槽。“多跳几次又何妨?年轻人嘛,就应该好好折腾折腾。”“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经过一番折腾,你就会明白市场需要什么,你应该干什么。”与很多人的观念不同的是,郑教授认为大学生不可轻易地进行自我定位。因为人最难认识的就是自己,事实上自我定位很难真实、准确地反映自己,反而容易限制自己。 总之,大学生要转变一些陈旧就业观念,撤销对别人尤其是家庭的依赖,培养独立生存的自立精神。同时家长们也应主动要求已成年的子女独立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这也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自立自强的风气。(孙汝祥 马春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