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自信:设法让孩子经历成功的喜悦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6/15 17:01 新浪教育 | |
怎样帮助孩子确立自信心,用一句话讲,就是“尽可能设法让孩子经历成功的喜悦和体验”。它可能是幼儿园里一次游戏的获胜,可能是小学里一次跳绳比赛中得奖…… 早期诱发家庭教育模式主张,在初步诱发孩子学习兴趣成功之后,应不失时机地进行信念品质,主要是自信心的诱发和培养。 自信心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影响很大。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自以为不如别人的孩子,他老是喜欢向人们说自己怎么不行,而当父母把孩子的一次失败或一时的弱点作为能力缺陷讲给人家听时,孩子的自责就会得到强化,并逐步在自己的心理上凝固成一种本非事实的事实,这是非常有害的。这样,会使孩子由一般的自责转变成自我失败主义心理,严重压抑孩子的进取心与创造性。所以做父母的务必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那么,怎样帮助孩子确立自信心呢?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神秘莫测的学问,用一句话讲,就是“尽可能设法让孩子经历成功的喜悦和体验”。因为自信本来是一种高级心理活动,孩子的自信心是孩子对自己完成某一工作任务能力的自我估计、自我认识。孩子从事某工作后能自我感到是成功,就会有一种精神上的喜悦和满足。这种喜悦和满足会进一步产生“自我激励”的心理状态,自信心也就随之产生。这样的心理过程一多,孩子就会在每一次“成功的喜悦”的激励下,使自信心得到巩固和加强。 当然,这里的“成功”是相对于孩子来说的,它可能是幼儿园里一次游戏的获胜,可能是小学里一次跳绳比赛中的得奖,也可能是一次课堂提问时得到老师的表扬,还可能是一次美术展览中有自己的作品……这些“成功”对成人来说可能微不足道,然而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却很重要,它可以使孩子沉浸在“成功的喜悦和体验”之中,使孩子意识到,原来我也可以和别的同学一样干好,从而激发起孩子的自信心。 根据上述原则,自信心的诱发和培养有下面几种方法: 1.设置适中可行的奋斗目标 家长在家庭中可以给孩子设计一个个具体的“活动”,只要这些“活动”的目标适中可行,是孩子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那么“活动”结束后孩子就会有“成功的喜悦和体验”。“活动”的内容不必一开始就直接是课程学习方面的,也可是做游戏、讲故事、爬山、游泳、画画、吹笛子等。这些事都能生发开来作为家庭教育的内容。少年大学生肖兵,他父亲就是用画画来进行的。他常带肖兵到野外去写生,把肖兵画过的画收集起来,标上作画时间,不时的拿出来评论评论,指出肖兵的画有哪些进步等等。每次评论之后,肖兵总是美滋滋的。自信心也就在这不知不觉的“美滋滋”中得到巩固和增强。 2.以表扬和鼓励为主 由于孩子年幼无知,他们在活动后“成功的喜悦”是一种自我认识,与孩子在活动中达到的实际水平并无直接关系,而和家长、老师、他人对他的“评价”有密切关系。哪怕是十分微小的成绩,家长能给予表扬性的“评价”,孩子就会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 如果孩子做了错事,也应该是帮助、鼓励孩子改正,这时过分的斥责只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 3.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 许多家长在检查孩子作业后,发现错处,立即指出,并说出答案让孩子改正过来。这样做,孩子就只管做作业,而不问对与错,反正有爸爸妈妈“把关”。长期下去,孩子就失去了自我判断作业正误的能力,从而导致学习自信心的丧失。许多孩子做完作业喜欢对答案,也会产生同样的不良后果。 我也检查孩子的作业,但不告诉孩子,而要求孩子每次作业后自我检查。有一年冬天,东子还在读小学四年级时,一天深夜,我工作结束后,照往常一样打开东子的作业本检查一下。结果发现老师给一道题打了个叉,写了“重做”两个字。我向后看,这道题是重做了。可是又发现重做的结果和原来的一样,再检查运算过程,两次都一样,是对的。为什么老师打叉让重做呢?找到课本一对,原来是抄错题了。当时天气已经很冷,我还是立即从被窝里把孩子叫了起来。我并没有说是题抄错了,只说让他检查。孩子检查了一遍,说:“没错。” “没错?那老师怎么让你重做?” 孩子又认真检查了那道重做的题,用奇怪诧异的眼光看着我:“是没错嘛!” “那老师批错了?”我仍旧平静地说:“好好想想。”孩子裹着棉衣,两眼瞪着那个红叉叉,足足愣了有20分钟,猛然想起来,打开课本一对,知道是题抄错了,马上更正过来,我表扬了他。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抄错题的改正,是孩子独立思考、培养自我判断能力、提高自信心的一次自我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