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杰出父母 > 正文

培养能力:要教给孩子点石成金的指头

http://www.sina.com.cn 2004/06/18 14:53  新浪教育

  孩子们学习,都是知识上的“穷”孩子,我们不能只给孩子解决具体的题目,而应当教给孩子点石成金的指头——学习的方法。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神仙,有点石成金的本事。一天,他在人间碰到一个穷孩子。他很可怜这个穷孩子,当即点石成金,给了穷孩子许多金子。可是穷孩子不要,他要那神仙的能够点石成金的指头。因为给的金子再多总有用完的时候,用完了不就又受穷了吗?
神仙看到穷孩子不为钱财所动,很受感动。他就告诉穷孩子:点石成金的指头就是劳动,勤劳可以致富。

  在家庭教育中也是如此。孩子们学习,都是知识上的“穷”孩子,我们不能只给孩子解决具体的题目,而应当教给孩子点石成金的指头——学习的方法。

  这一点,我并不是一开始就很明确的。刚开始,我以为自己是个大学毕业生,孩子不过是个中小学生,还会有什么回答不了的问题吗?子问父答,不成问题。

  一天,东子找来了,“爸爸,这道应用题怎么做?”

  我一看,原来是一道工程题。题目说:“有一条马路,甲队要15天修完,乙队要12天修完,现在甲队修了5天后由乙队去修,问两队共多少天可以修完?”我按题意一步一步写出算式,写一步,说一句,东子“嗯”一声,写完算式,东子高高兴兴地往本子上一抄,作业也就完成了。

  可是,问题很快就发生了。前几天曾问过的同类习题又不会做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这时才明白:一道题,把答案直接告诉孩子,孩子没有经过一个思维过程,接受的只是现成的结论,并没有真正理解,因而印象不深,记不住,不巩固。所以,应该设法教孩子掌握学习的方法。

  于是,我改变了辅导的方式。

  比如算术问题,我采用反问法,启发孩子思考,由孩子自己回答。孩子光“嗯”一声不行,要讲出道理来。而提的问题逐渐向计算的结果靠近,以至最后让孩子自己豁然开朗,明白解法,并自己列出算式来。

  有一次,东子问我一道习题:“一个水池有两个进水管,一个出水管。开甲管3小时灌满池子,开乙管2小时灌满池子,开丙管4小时放完这一池水。问三管齐开,几小时可满?”

  我一看这道题和上一次问的那道修路题是同一类型,就没有马上讲这道题,而是先讲上次修路的那道题。因为那道题已经做了,是会容易懂一些的。于是,我问:

  “甲队15天修完,那么一天可以修完全部路的多少?用分数说。”

  “1/15。”经这一提示,东子明白了。

  “那么甲队5天修了多少呢?”

  “5个1/15,是5/15,就是1/3。”东子算得还比较顺利。

  “那么,这条路还剩多少路没有修呢?”我进一步向关键的问题逼近。

  “还有2/3。”

  “你怎么算出来的?”我把实质性问题点了出来。孩子见问,感到奇怪,做完了1/3,自然还剩2/3。“1/3是用1减去2/3得到的嘛。”爸爸接着说:“这类问题,可以把总的工程看成是1,这样:1-5×1/15=2/3。”

  东子若有所悟。我说:“再看乙队,一天可以修完全路的多少?”

  “1/12。”讲到这里,东子已经完全明白了,接下去说:“用2/3除以1/12,得8,再加上5,就得两队一共用13天可以修完。”

  这道题做过后,我再启发东子比较上题与水池问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经过一番思考,东子自己列出了正确的算式:

  1÷[(1/3+1/2)-1/4]

  这样做,看起来为了一道题好像费去了不少时间,实际上是很经济的。培养了孩子学习的能力,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孩子进入初中后,问具体习题的事大大减少了,这与我在小学时就注意他们的学习方法、训练解题思路有很大关系。

  另外,我认为启发孩子分析问题,运用知识简单地解释一些生活中见到的现象也是很重要的。

  那是1980年的暑假,东子和妹妹都还在上小学。一天下午兄妹俩围着我问这问那。突然他们指着墙上一个圆圆的光斑,问:

  “爸爸,那是怎么回事?”

  “你们说呢?”我没有直接回答。

  “太阳光反射过去的。”兄妹俩接着说。

  “是怎么反射过去的呢?”

  两个孩子愣住了。“这个小方桌?”东子抢了先。他大概是看到太阳光从窗户进来,照在小方桌上。

  “不对,桌子是方的,那是圆的。”妹妹反驳说。

  “五斗橱镜子是长方形的,那也不是了。”东子看看屋里,除了小方桌外,只有五斗橱上有太阳光。

  妹妹就到处找圆的东西。她发现只有妈妈梳头用的镜子是圆的,可它又不在阳光里,于是就犹豫地问:“是这个镜子吗?”东子一听,伸手碰了碰镜子,墙上的光斑立即动起来。我们三人都笑了。

  “那镜子的阳光是从哪儿得来的呢?”两个小家伙异口同声地问我。我高兴地解释说:照到五斗橱镜子上的阳光,反射到圆镜子上,再反射到墙上,就成了这光斑。边说边用两块镜子做了几下多次反射的试验。

  接着,我又拿来一个脸盆,盆里放了一枚5分硬币。然后让孩子向后退,一直退到刚刚看不见硬币的地方。这时按住硬币向脸盆里倒水。水一满,兄妹俩就说:“看见了,又看见了。”我又告诉他俩,这是光线折射的结果,并趁机介绍了一些光学知识。兄妹俩顿时对光学产生了兴趣。于是,我告诉他们:“你们好好学习,将来进了中学就可以学到这些内容了。”

  在家庭教育中,要时时注意引导孩子思索、动脑筋。如果只满足于有问必答或只满足于找到是“圆镜子”反射现象,不做硬币试验,就不知道折射。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小灵通 儿童用品 香水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第三轮六方会谈将举行
我国部分省市供电告急
河北邯郸6-3矿难瞒报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