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考试中心 > 恩波考研课堂 > 正文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http://www.sina.com.cn 2004/08/05 11:21  恩波教育

  一、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1938年中央召开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但是,这种思想一度受到“左”的思想的干扰和破坏。1978年邓小平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讲话,这是在“文革”结束以
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从而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从而,使党的思想路线得到重新确立和发展。(两个理论宣言书)

  1、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全会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果断地做出了党和国家工作完全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标志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思想路线也称为认识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集中体现。这一思想路线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与全面改革的进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党的思想路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因此说,1978年的理论创新是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精髓灵魂。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认识是人的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主观与客观相符是真理的本性。人的主观范围内的认识是否符合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实际,即主观是否符合客观,这在意识范围内是得不到答案和证明的。那么,靠什么来检验人的认识是否符合实际呢?这就必须找到一个使主观和客观沟通起来的桥梁。即列宁所说的“交错点”,而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交错点”和桥梁。因而,实践成了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实践所证实的一切都是客观真理,一切谬误都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这就是真理的绝对性。

  但实践由是历史的、发展的,每一历史阶段的实践都有其局限性。因此,任何理论都要与时俱进,要反复实践,才能得到证明。“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即说明检验真理要反复实践。

  “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列宁)。这就是说,实践标准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

  真正的科学理论的灵光不会因为时间的逝去而黯然失色。相反,当我们现在回首20多年前的这次思想解放运动时,它对我党所起伟大的历史作用越来越清晰。展望未来,善于总结经验,并将之融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生活,是一个民族成熟的标志。只要我们继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勇于开拓的精神,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一定能达到。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事求是,是指研究客观存在的事物的规律。(1941年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2、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相互依存、辨证统一性

  ①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内在要求,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实事求是,②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③两者统一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区别:

  ①要求不一样。解放思想讲的是要不要、敢不敢冲破思想禁锢、思想僵化和思想保守的问题,是从“破除”的方面说的,实事求是讲的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观点、态度和方法问题,是从“确立”的方面说的;

  ②判断不同。“实事求是”是一个科学判断,即关于事物的本来面貌及其规律的判断。“解放思想”是价值判断,即关于主体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为最好的判断;

  ③目标取向不同。实事求是是以客体及其本质为目标取向,强调的是客体的重要性,目的是揭示客体的规律性,把握客体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解放思想则以主体及其素质为目标取向,强调的是主体的重要性,目的要打破旧的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使主体获得解放,以便能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可见,不能把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看成一回事,看成是同义语反复。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它的意义在于: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的进行;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全面改革的进行;

  (3)、邓小平同志在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中一以贯之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决了

  关系党的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做出了两大历史性贡献。

  邓小平做出的两大历史性贡献:

  一是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二是成功地找到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是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充分说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不是根本对立的,二者统一于与时俱进中,所以,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最为关键的在于坚持与时俱进。

  4、中共在16大上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党的思想路线问题,其实质就是用什么样的世界观、方法论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问题。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犯过“左”和右的错误,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思想路线的错误。

  5、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时提出了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三个有利于”:

  ①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②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③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中,最根本的是生产力标准,生产力的发展是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前提和基础,离开了生产力标准,其他两个标准也就无从谈起。

  意义:理论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标准在社会发展中运用的生产力标准的深化与发展,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科学总结,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排除了离开生产力的标准抽象争论姓“社”姓“资”的教条主义干扰。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是科学性原则和党性原则的统一,是判断一切的根本性标准。

  三、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1、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俱进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它的价值不仅仅是提供了现成的理论观点和结论,更重要的是它为人们开辟了发现真理、认识真理的广阔道路;

  (2)、关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理论的基础,是理论发展的动力,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理论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处在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中,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永恒地存在,一个事物的结束,意味着另一个事物的开始,如此循环不已,构成了整个物质世界永恒发展的过程。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原则,它要求我们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把它们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具体的考察,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正确地认识事物,才能研究新情况、提出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从而实现开拓创新。

  (3)、关于人类认识规律的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推动人类认识的深入,随着人们认识事物规律的深入,理论必须也与时俱进;

  (4)、关于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原理。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任何真理都包含有不依赖于主体而存在的、符合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客观内容,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第二,真理所体现的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认识每向前迈出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进一步接近,这一点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的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指的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条件之下,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总是具有局限性,是不完全的。这也是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从认识的广度来说,任何真理都是对无限发展的客观物质世界的一个阶段、一个局部的认识,都是有条件的,近似的。第二,从认识的深度而言,任何真理都只能达到对事物的一定层次、一定程度的正确认识。

  因此,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实践中总结的真理,我们必须坚持;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真理一样,具有相对性,只是对人类社会规律在一定阶段的认识,有待发展。从认识的广度上讲,真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从认识的深度上讲,真理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因此,就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近似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相对真理,是要不断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也是不断发展的。凡是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凡是重大的社会变革实践,总会出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这样的成果必须具有五个条件:其一,能够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特点,反映时代精神;其二,能够正确认识、把握、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其三,能够引导社会前进,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其四,能够产生深远影响,并为实践所检验;其五,能够产生最具代表性的著作。

  如果把邓小平理论放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去考察,就会发现,邓小平理论完全符合上述五个条件,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

  2、“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是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基本问题。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①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②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③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3、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它要求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创新就会成为无源泉之水,就不能对人民群众产生感召力、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其他一切创新的思想基础。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理论创新的关键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才会焕发生机,理论创新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根据新的实践,归纳作出新的理论概括;第二,把科学预想变成现实;第三,修改、补充、完善旧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

  实现理论创新要做到“三个着眼于”:

  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

  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分析;

  着眼于对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体制创新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体制创新的过程,就是通过体制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

  科技创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们要赶超发达国家,首先要在科技方面赶上去,而要在科技方面赶上去,最重要的是坚持科技创新。

  增强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物质第一性原理,意识第二性原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辩证否定的原理;实践是认识发展动力的原理。

  4、三个解放

  ①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②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③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命题预测:本章命题重点在于“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联系与区别”及“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徐明德:幽默的考研政治辅导专家。轻松通过律师资格、物流师、注册会计师、注册审计师、硕士、博士考试,有对多种考试命题趋势独到的把握能力,有“考试机器”之称。全国唯一一位从内容和逻辑上彻底打通哲学、政经、邓论、毛概四门主课的老师。知识新,学识渊博,讲课思路清晰,考点突出,幽默风趣,押题精准。是当今最年轻、最具实力的优秀名师。主讲政经、邓论、世政、时政。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评论】 【考研论坛】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小灵通 儿童用品 香水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