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2004北京论坛 > 正文

“北京论坛”历史分论坛:研讨凸现五大特征

http://www.sina.com.cn 2004/08/25 20:29  北大新闻中心

  8月25日上午12时,为期两天的北京论坛历史分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落下帷幕。历史论坛以“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为研讨主题。30多位中外知名学者参加了这次论坛,其中的19位学者作了主题发言,内容涵盖面非常广泛,涉及当前国际史学界关注的很多热门话题。与会专家学者对这些话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探讨。

  在历史分论坛结束时,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牛大勇教授作为主办方代表对历史分论
坛的工作作了简短的总结,认为这次论坛举办得非常成功,他对参加会议的国内外学者表示感谢,感谢他们为这次论坛提供了很好的论文、观点。同时,他对这次论坛的资助者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表示真诚的感谢,并希望这样的学术论坛能够长期开展下去。最后,著名的汉学家、荷兰莱顿大学的包乐史先生作为国外学者的代表作了简短的致辞,他表示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国际论坛,开得很成功,也很有意思。他代表与会的国外汉学家感谢主办者为他们提供了这次与中国优秀史学家们见面交流的机会。会后,与会的许多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对这次论坛评价很高,认为这次论坛不仅为他们提供了思想观点交流和争论的平台,而且是一个互相学习了解的媒介,他们在论坛上不仅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而且还从其他学者那里学到了很多新观点、新知识。

  记者通过两天的采访和观察,认为此次历史分论坛体现了以下五方面的特点:

  首先,与会学者人数多,知名度高,可谓精英荟萃。会前预定的与会学者只有26名,但实际参加会议的学者则却达到40多位,再加上旁听的学生,每场会议的人数都在50人左右,竟使会场略显局促。这些学者来自世界各地,包括美国,韩国,新加坡,缅甸,荷兰,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境外学者占总数的一半以上,从而保证了这次会议的国际性。这些学者大部分都是国际知名学者,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也是成就斐然。如来自荷兰莱顿大学的包乐史教授、来自纽约大学的李弘祺教授、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王赓武教授、来自乔治·华盛顿大学的韦伯教授,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郭少棠教授,都是在国际汉学界享有盛誉的知名学者。国内学者中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的美国问题研究专家资仲筠教授、南京大学的钱乘旦教授、复旦大学的吴景平教授、北京大学的张芝联教授,等等,均是国内一流的史学家。众多知名学者的参与,使这次论坛具有了很高的学术品位。

  其次,话题广泛,紧扣主题。历史分论坛研讨了19个话题,内容非常丰富,牵涉到目前国际汉学界关注的很多问题,如民主国家、全球化、资本主义的变异、现代文明、中美关系、东亚地区新儒家的发展等问题,都是学界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在这些研讨的题目中,既有纯理论的探索,又有对实际问题的思考,既有宏观的长篇大论,也有微观的仔细求证,既有对国际问题的关注,又有对本国本民族的人文关怀,不一而足,视野极为开阔。所以学者们都反映其他人的发言对自己来说是很好的学习材料。内容丰富,视野开阔,并不意味着汗漫无归,而是紧扣北京论坛的主题——“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展开研讨,研讨的19个论题虽然彼此之间的差异很大,但均与文明(尤其是史学文明)的交流和传播有关。对此,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王赓武教授评价说:“在总主题的指导下,我们史学组讨论的问题更为具体,讲了很多有价值的事实和观点。我们的论坛很成功。”

  第三,研讨形式灵活多样,彰显不同学者风采。以会议语言的使用为例,由于与会者大多数为世界史研究的专家,所以中文和英语水平都非常好。非常有趣的是,很多国外汉学家都用汉语发言,他们的论文虽然是用英文写成的,但在会场上却乐意用汉语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与国外汉学家不同,中国学者则乐意用英语来发表自己的观点。用中国学者吴小安教授的话来说,因为中国正在逐渐走向国际社会,所以尽量采用国际普通话,即便是英语不好,也要强迫自己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发言中,有的学者虽然准备了讲稿,却临时抛弃讲稿,侃侃而谈,赢得满堂喝彩;有的学者则精心准备了图文并茂的幻灯片,使发言更为生动有趣。在这里,虚怀若谷者有之,温文儒雅者有之,风趣幽默者有之,直抒胸臆者有之,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各自的学者风采。

  第四,讨论热烈深入,辩难屡次出现。历史分论坛除了安排部分学者发言以后,还安排了专门的讨论时间。发言者认真,讨论者较真。几乎每一位学者的发言都能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有时提问者一个接一个,在提问的过程中又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有时讨论时间已到,但发言者却意犹未尽。所以在休息时间,也仍可看到学者们讨论的身影。当然,在观点不一致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互相辩难的景象。如在讨论帝国主义、新儒家等问题时,会场上就出现了非常热烈的论争和辩难。真理越辩越明,最终的结果大都是达成共识。一位前来旁听的历史学博士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会场的论争是非常好的现象,专家们为了学术和知识的辩难让他学到了很多东西。南京大学历史系的钱乘旦教授在回答包乐史教授的问题时,很有感慨地说:“虽然中外史学界的交流已经不少,但像这样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论争却很少。以往的国际会议上,往往都是中国学者说自己的,外国学者说他们的,彼此都是自说自话。今天这种正面的交流和论争有了。我相信这是一个伟大的开端。”

  第五,反响良好,希望长期举办。与会学者在会后接受采访时,都对这次会议评价很高,他们都认为,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这样的研讨题目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在这里,他们既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聆听了众多同行的评论,同时了解了其他学者的思想和观点。这对所有与会者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他们无一例外地对会议的支持者和主办者表示了诚恳的谢意,同时也希望这样的论坛能够长期开展下去,这对国际汉学和史学的研究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北大新闻中心记者 杨虎)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服饰 首饰 手机
电器 MP3 数码相机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