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2005考研政治红宝书配套习题解析 > 正文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配套习题)

http://www.sina.com.cn 2004/08/30 18:01  双博士丛书

  本章大纲新增知识点

  本章大纲无新增知识点

  本章配套习题

  一、单选题

  1.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这两大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与江泽民三个代表B.邓小平理论与江泽民三个代表

  C.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D.邓小平理论与四项基本原则

  2.邓小平理论的现实依据是

  A.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B.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C.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D.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

  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的起点是

  A.党的十一大

  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二大

  D.党的十三大

  4.邓小平理论是

  A.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B.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C.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D.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二、不定项选择题

  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都是

  A.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B.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C.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

  D.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2.党的十五大强调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这是因为

  A.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B.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C.马克思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

  D.邓小平理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理论

  3.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是因为邓小平理论

  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B.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C.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做了新的科学判断

  D.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4.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它们在下列哪些方面是一致的

  A.基本原则

  B.基本立场

  C.思想基础

  D.对根本任务的认识

  三、辨析题

  1.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已经达到最完美的阶段。

  2.自从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后,邓小平理论就过时了。

  答案、解析与内容链接

  一、单选题

  1.C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83页知识点一、1.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常识性知识,出自党的十五大报告,因此考生熟悉掌握党的文件是非常有必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两次飞跃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既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核,也可以与毛泽东思想概论中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考分析题。考生在答题时应根据不同的题型来解答。

  2.A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83页知识点一、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历史条件

  [解析]B项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C项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D项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只有A项才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3.B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83页知识点一、1.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解析]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已经完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第二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领导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由此可知,第二次飞跃的起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即选项B。

  4.C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邓小平理论的正确理解。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83页知识点一、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历史条件

  [解析]以上四个选项如果从个别判断来说,都是正确的,但作为单项选择题的选项,与其他选项相比较而言,C项的提法最标准,概括得最全面,所以选C。考生在解答此类题型时要特别注意,它是在一般正确选项中选择最佳、最权威、最标准的“最优”答案。因此,此类题迷惑性较大,难度也较大。考生应逐个推敲,反复比较,从而选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二、不定项选择题

  1.A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83页知识点一、1.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解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理论,二者都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结合中国实际,并加以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从而形成了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理论。A、B、C、D均为正确选项。

  2.AB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83页知识点一、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历史条件

  [解析]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理论。C项不正确,是干扰项。

  3.A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的理解与掌握。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84页知识点二、1.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解析]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根据十五大报告,A、B、C、D均为正确选项。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4.A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84页知识点二、1.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解析]任何理论都是其所处的时代的历史条件与实践课题的产物。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A、B、C、D均为正确选项。

  三、辨析题

  1.[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坚持和发展、创新以及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84页知识点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答案要点](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又包含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从而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坚持。

  (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又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具有生命力的根本所在。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在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创新。

  (3)同时,邓小平理论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方针,目前也仍然未达到最完美的阶段。我们在四化建设的实践活动中,要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做出新的理论概括,不断开拓前进。

  2.[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作用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84页知识点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答案要点](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站在世纪之交的时代高度,总结历史、观察现实、前瞻未来,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特别是建国以来的党的执政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把党的建设同当今世界生产力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深化了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邓小平理论就已经过时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去观察当今世界、观察当代中国,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做出新的理论概括,不断开拓前进。

  (3)题目的观点认识到了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作用,这一点是正确的,但却夸大了这种作用,从而否定了邓小平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所以从这方面来说又是不全面的。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服饰 首饰 手机
电器 MP3 数码相机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