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2005考研政治经典 > 正文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习题部分

http://www.sina.com.cn 2004/08/30 18:08  双博士丛书

  一、基础训练

  (一)单选题

  1.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是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D.阶级斗争规律

  2.在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问题上,宿命论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人的自觉活动,夸大社会规律的必然性

  B.否认社会规律的必然性,夸大人的自觉活动

  C.否认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统一

  D.承认社会规律的必然性

  3.由于社会历史是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着的人创造的,因此

  A.社会规律是由人所创造的

  B.人们可以改造或消灭社会规律

  C.社会发展规律只能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起作用

  D.人的活动都体现社会规律

  4.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

  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二)不定项选择题

  1.“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展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段话说明

  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

  B.一种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

  C.无论哪一种社会都不能使生产力充分发展

  D.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2.我国的改革也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但不属于社会革命的范畴,因为

  A.改革是自觉调节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B.改革不触及生产关系

  C.改革只在上层建筑领域中进行

  D.改革不是变革现有的根本经济、政治制度

  3.判定某种上层建筑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主要是看它

  A.是否与自己的经济基础相适应

  B.是否能帮助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

  C.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D.是否能帮助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巩固

  4.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的关系是

  A.对科技的使用不当是造成“全球问题”的重要原因

  B.科技越发展,“全球问题”越严重

  C.科技发展为解决“全球问题”创造了条件

  D.要把科技发展同变革、调整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管理、更新观念结合起来,综合解决“全球问题”

  5.生产关系长久地落后于生产力的增长,必然导致

  A.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经济建设发展迟缓,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C.背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D.国民经济不能正常运行

  6.下列哪些精神产品是对经济基础最集中最直接的反映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C.《三国演义》

  D.《论人民民主专政》

  7.古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这是

  A.肯定了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B.肯定了普通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C.重视普通个人创造历史的积极性D.说明每个人都要有历史责任

  8.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三者

  A.把生产力的复杂系统包括无遗

  B.就是现实的生产力

  C.只是可能生产力

  D.只是构成生产力的实体部分

  二、强化训练

  (一)单选题

  1.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B.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C.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2.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在于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群众和各种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

  D.人口众多和资源贫乏之间的矛盾

  3.“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决定作用

  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D.科技革命会导致政治革命

  4.“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由于它只是消极的,所以一定要被摧毁”。这种观点是

  A.历史唯心主义的B.历史唯物主义的

  C.历史人本主义的D.历史自然主义的

  5.社会中发生的事件说明

  A.社会是有规律的,所以社会事件具有可逆性

  B.社会是有规律的,但社会事件不具有可逆性

  C.社会是有规律的,社会有的事件具有可逆性

  D.社会是有规律的,规律与社会事件没有关系

  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

  A.唯物主义者都承认B.只有马克思主义者承认

  C.无神论者都承认D.某些唯心主义者也承认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各条规律中,属于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规律有

  A.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B.通过暴力革命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社会意识反作用社会存在的规律

  D.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这两对矛盾

  A.制约和决定其他一切社会矛盾

  B.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C.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决定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

  D.囊括了人类社会一切矛盾

  3.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适用于

  A.分析一切社会现象

  B.分析阶级社会的一切现象

  C.分析阶级社会的一切阶级和阶级斗争现象

  D.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阶级斗争现象

  4.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是

  A.他们是历史事件的直接参与者、策划者、指挥者

  B.他们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和完成历史任务的组织者

  C.他们是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者

  D.他们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5.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的基本内容的有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C.经济基础内部各方面之间的矛盾

  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运动

  6.历史观中唯意志论的错误在于把人类历史看做是

  A.由人的意志决定的B.历史发展无所谓规律性

  C.人的意志是可任意改变的D.客观精神的过程

  7.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有

  A.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

  B.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共同创造历史的原理

  C.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过程原理

  D.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人类认识总规律原理

  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表现在,他们是

  A.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社会历史变革的决定力量D.每一时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相同的

  9.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经济基础的是

  A.全民所有制经济B.个体经济和合资经济

  C.《企业法》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辨析题

  1.“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2.任何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是起作用的。

  3.“全球问题”是以天灾形式表现出来的人祸。

  4.上层建筑只要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就能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四)分析题

  1.结合实际,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说明“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2.试述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

  3.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说明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相互关系及重大意义。

  4.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说:“人类社会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分析说明这一论断的意义。

  5.“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分析这一论断的理论基础及其创造性发展。

  6.分析下列材料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有哪些启示。

  材料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我们经历了“六五”的起步,国民经济迅速崛起,全国人民看到改革的光辉前景;我们经历了“七五”的困惑,新旧体制交替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让大家认识到发展改革的艰巨性;我们经历了“八五”期间的调整,改革向纵深发展,经济增长保持强劲势头,人们坚定了改革的信心;我们战胜了“九五”期间的亚洲金融危机,创造了“风景这边独好”的经济发展奇迹。197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3624亿元,2000年达到8.6万亿元,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我国城镇居民生活开始进入小康水平。

  《人民日报》

  7.下列是一组有关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材料:

  材料1

  人们必须认识到,人类进步能够改变的只是其速度,而不会出现任何发展顺序的颠倒或跃过任何重要的阶段。

  孔德《实证哲学》

  材料2

  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

  ……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命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3

  每一种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既然一件事实只有当它被人想起时才是一件历史的事实,……什么是历史的事实和什么是非历史的事实这个问题就毫无意义了。一件非历史的事实将是一件没有被思想过的事实,因而是不存在的。而谁也没有遇见过一件不存在的事实。

  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践》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1和材料2这两段话所表现的基本思想倾向的不同点和共同点。

  (2)材料3与材料1.2的主要分歧是什么?

  (3)材料2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什么思想?

  8.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评述以下论断:

  “在历史转折时期,只要充分认识历史的必由之路和自己的历史责任,作出正确的选择,就可以在历史进程中大有作为。”



评论

推荐】 【 】 【打印】 【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服饰 首饰 手机
电器 MP3 数码相机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