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教育时评 > 正文

教育时评:高校收费何时才能“比较完善”

http://www.sina.com.cn 2004/09/03 10:09  中国青年报

  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对高校的收费制度进行改革,逐步建立起由国家、社会、学生家长和个人共同分担高校培养成本的机制。目前,高校收费政策应该说有不完善的地方,但基本上还是比较合理的。

  高校的收费制度不完善在什么地方?“基本上还是比较合理”又合理在什么地方?新闻没有明说,笔者试图对此作个回答。我们知道,在上世纪90年代初,读大学基本不花什么钱,学生每年缴纳的费用只有百余元。到90年代中期,每年的学费加上住宿费,基本上不超过千元。而最近几年,仅学费一项,大部分学校都定在了5000元左右。加上住宿费和其他杂费,往往要到六七千元。如果再加上其他生活费用,一个大学生的开销,每年要在万元上下。而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只增长了4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3倍,大学学费的涨幅10倍于居民收入的增长。从这里可以看出,“比较合理”的是,随着居民收入增长水平的提高,学费也提高了;而所谓的“不完善”,就在于学费以远远高于居民收入的水平增长。当然,高校进行收费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进行成本分摊,即办学经费由国家和个人分担。但是,个人分担多少合适?这一比例应该以多数人能够承担得起为限。

  此外,“比较合理”可能还有其他几种理解:

  一种理解,就是教育主管部门一再重申,2004年高校收费标准将继续保持稳定,不得设立新的项目。但实际情况却是,一些高校依然我行我素,收费涨个不停。据媒体报道:山东省教育厅宣布该省普通高校的热门专业学费上浮10%;湖南各高校热门专业学费由学校在省定统一收费标准基础上,上浮幅度不超过30%;福州大学去年各专业学费是每生每学年3900元,今年涨到5460元,涨幅高达40%……高校的我行我素,看起来也是不完善的表现。

  另一种理解,就是“与国际接轨”。由于我国财政能力所限,目前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仅在总量上严重不足,而且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也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上世纪90年代以来引发的教育高收费问题,越来越超出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那么这种“轨”是如何接的呢?看起来,这也是不完善的地方。

  还有一种理解是,这种收费标准是当前高校的在校生人均教育成本的合理反映。事实上,我国高校目前的成本核算还没有真正进行,运行费用一般也都由高校自己说了算,按这样的成本费用核定高校学费标准,显然不合理。教育部规定,收取学费的比例为学校年生均日常运行成本的25%。有人曾经根据教育部规定的学费测算方法进行了如下计算:假定2002年的人均学费为5000元,则可以得出现在大学生年人均培养成本为两万元。如果一个大学有3万名在校生,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该校年运行支出为6亿元。但事实上,目前在校生规模在3万人左右的高校不少,年运行成本达到6亿元的却是凤毛麟角。因此,所谓的培养成本被严重高估,这或许就是不完善的地方。

  高校收费的不完善,集中体现在一些高校的收费标准,超出了现阶段老百姓的承受能力,个人所担负的比例过高。一项制度要做到十分完善是不现实的,但现在的情况是,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也还有相当远的距离,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朱四倍)

  相关链接:讨论:花钱买教育--培养个大学生要花多少钱?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服饰 首饰 手机
电器 MP3 数码相机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