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国学“童子功”该不该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9/28 15:06 深圳商报 | |
背景:据报道,中山大学中文系在学生中强化“国学”基本功的训练,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提升自己。对此,有人认为非常有必要,但也有人认为,现代社会不应拘泥于传统,应该用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年轻人的文化选择。对此,你怎么看? 真正的文化底蕴有助于人格提升 《大学》开章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读书人不仅要使自己内在的修养达到很高的境界,还要兼济天下,还要“亲民”,要把自己的学问修养溶于百姓,造福于人类,造福于社会。这是古人提倡的读书目的。我们现代人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谋生,是为了上大学,出国留学,为了一个好的职业,有一份高薪的收入,简单地说,就是能赚很多钱,能够过很好的生活。 这是我们的家长、社会、老师对下一代一致的期许。因而我们的教育就变得非常的功利化,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对于文化底蕴的奠定,对于人格的提升,对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都非常的缺乏。所以狭隘的教育观念就导致了狭隘的教育内容,而狭隘的教育内容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可能是高素质、有创造性的人才。这些人到了社会上,往往只能是一个将才,一个器才,很难成为一个帅才。(读者陶清风) 新时代需要新主题不学国学又有何妨 国学不一定都是精华。社会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老祖宗的有些东西显然已经不再是金科玉律。他们的思想、观点、行事方法、做人准则、法制意识等等,在很大程度已经与现代社会相悖,如果非要苦练国学“童子功”,吸纳古人的思想,不但于事无益,而且可能会导致青年一代抱残守缺、墨守成规,用老眼光看待今天的问题。那样的话就得不偿失了。 新的社会需要新的思想,在这个国际化趋势日益盛行的世界中,如果我们还守着老祖宗那点陈腐的观点不放,还抱着那些发霉的思想当个宝,那我们终将为这些“包袱”所累而步履蹒跚。 会写汉字,会背诗词不代表中国化;善用电脑、迷恋西学更不代表去中国化。同样,教育的差别不在于是学习汉语还是学习英文,使人进步才是教育的真谛。新的时代需要新的主题,只要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助于国家发展,学不学国学又何妨呢!(读者付毅飞) (编辑:ab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