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校硕士谈考研从书(第四版)》编辑寄语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0/19 16:27 新浪教育 | |||||||||
首先要感谢丛书主编桑磊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能够从这本书的某个小小的角落里走出来,向各位读者介绍我和这套丛书的缘分。 我是从2002年开始接手这套丛书的出版工作的。说实话,刚开始看到时,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被象《肃杀未名湖》这样的文章针刺了一下,加之时间迫在眉睫,于是按我们的常规方法付梓出版了。但成书之后再细细翻来,胸中的感慨就变得厚重起来了,因为,
到了2003年,面对考研人数将突破80万人的现状,我突然觉得这两本书似乎不应该仅限于讲述考研的过程,而应该更加贴近准考研群体——也就是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和想要考研的人群。就我所了解的情况,现在考研的人群有相当一部分是盲目的,他们并不知道研究生教育的实质,不知道研究生毕业后将要面临什么,他们或者是急于改变现有的生活状态,或者是临近毕业,还没有做好准备去投身社会,于是要通过考研继续留在校园中。怀着这样的目的和心情来花时间和精力去考试,考上后还要花3年的时间再学习,前后可能要花4年半的时间,这是需要再三思量的“大项目”,毕竟人生几何,青春无多。于是我想能不能增加“回首研究生生活”部分的文章,以期能更加客观、更加全面地展现考研的本质和内涵。于是,我就将这个想法和桑磊进行了沟通,不想桑磊已经行动在我前面,可以说,2003年的内容所面向对象发生了重心偏移,更适合于在校生了。同时,《考研战略战术》中所选文章和资料的时效性和实用性也得到了增强,删掉了广大考生很容易就能查找到的内容。 今年,当稿子再一次放到我的案头,我轻抚着封面上的那几个用了UV墨的汉字,有种说不出的分量压在心头,同时,我看到了更多考研途中欢乐的音符在纸面上跳跃,这是我两年内一直企盼着的改变。虽然,当第一次读到《肃杀未名湖》中毕业喝酒一段时,我流泪了,当第一次读到《我们惟一可做赌注的,就是青春》中考上研后回家得知姥姥去世一段时,我又流泪了,也有很多似曾相识的泪水触摸过我心里最底层、最柔软的部分,但是,我内心里却觉得,这些并不是考研过程的最值得记忆的地方。我的希望是——本书的文章能够给各位读者带来理性的态度、进取的观念和快乐的心境,而不是我最担心出现的对本书的曲解——凄苦“风雨”。作为人生经历的一次重要转型,是需要用快乐来作为填充剂的,否则,考研作为人生的重要一步,未免过于沉重了。所以,我斗胆提出一个口号——“快乐考研”,作为点题,真心希望不仅是“阳光总在风雨后”,更是“阳光恰在风雨中”,让我们来迎接这场人生的“太阳雨”。 几年来,每当8月新书出版之后,新版书就会一直放在我的案头整一年,好像她已经成为我某种期望和寄托,同时她也象一面镜子,督促我“自省”。在此引用桑兰最喜欢的一首歌中的几句歌词作为结尾,真诚祝愿各位读者考研路上快乐顺利。 谁愿意常躲在避风的港口 宁有波涛汹涌的自由 愿是你心中灯塔的守候 在迷雾中让你看透 阳光总在风雨后 乌云上有晴空 珍惜所有的感动 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 本书编辑 郑文斌 于2004年7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