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1/03 15:21 新浪教育 | |
【考试大纲】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基本内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框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确立这一分配制度的依据。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正确处理好收入分配的各种关系。 【本章在应试中的常考题型】 本章基本知识点比较多,复习时应认真仔细,考试容易以客观性试题方式出现。“共同富裕”问题则容易以主观性试题方式考核。 【本章复习注意事项】 (1)要把握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理论认识深化和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结果,尤其要把握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及其理论创新。 (2)要运用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生产力之间的辩证关系,来认识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必然性;运用所有制与分配关系的辩证关系,来认识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建立和完善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制度,就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要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经济。我们要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努力增强公有制经济的实力,又要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作用。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是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三个方面要求,一定要掌握。 (4)一定要正确认识按劳分配与非按劳分配特别是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之间的关系。公有制要求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市场经济要求生产要素必须参与收入分配。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是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新观点,复习时尤其要注意。 (5)正确认识各人收入分配中的几个关系,很好领会邓小平的论断: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收入悬殊。这几个关系是实现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的必由之路。 (6)本章内容与政治经济学原理第四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和第五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的内容有交叉,应该一起复习,以加深理解。 【名词解释】 1.市场经济:又称市场取向的经济,即资源配置上是由市场为导向的。所以,市场经济是指经济的运行方式。也就是说,市场经济本身并不存在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属性问题。市场经济通行的原则、规律,适用于一切国家及国内市场、国际市场。 2.市场机制:是指价格、竞争、供求等市场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调节功能。它作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具有自发性、事后性和河岸微观性等特点。 3.计划机制:是计划指标、经济杠杆和经济政策等计划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调节功能。它具有自觉性、事先性和宏观性等特点。 4.资源配置:是指社会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到社会需要的领域,使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产生最大的效益,最大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5.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民的基本生活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它一般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方面组成。 6.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对劳动风险的社会保障。这被称之为社会保险。其内容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多个方面。由于涉及面广,覆盖对象多,社会保险处于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7.社会救济:又称为社会救助,指国家和社会对基于各种原因而陷入生存困境的公民给予的财物接济和生活扶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标准的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8.社会福利:指国家和社会为维持和提高公民的一定生活质量而提供一定物质帮助,以满足公民的共同和特殊生活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的目标不是为了济贫,也不是为了维持公民的最低生活水平,而是通过提供物质帮助使公民的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所以,社会福利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处于较高的水平。 9.社会优抚:国家和社会对有特殊贡献者及其家属提供褒扬和优惠性质的物质帮助,以保障其生活不低于一般生活水平的制度。社会优抚的对象是法定的特殊群体,即应当是对国家和社会有着特殊贡献的个人及其家庭,如服兵役、因公牺牲或致残等。 10.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使用和利用、支配等方面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其中,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是决定性内容。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并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在一个社会中居于主体地位的所有制的性质,决定该社会所有制结构的性质,也就决定了该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 11.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指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经济形式,是同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其他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相适应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 12.集体经济: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是与农业和手工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中社会化程度较低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相适应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 13.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在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分工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下,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的原则,主要以入股的方式将生产要素组织起来,进行统一经营、按股分红并负有限责任的所有制经济形式。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并不改变其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国有经济成分和集体经济成分通过与其他所有制经济的融合,可以更好地发挥公有制经济凝结其他经济成分,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保证和促进公有资本保值增殖的作用。 14.集体所有制经济: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 15.个体经济:指在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私有制经济。个体经济具有规模小、工具简单、操作方便和经营灵活等特点。基本上无剥削。 16.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谋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存在剥削性质。我国对私营经济的方针是鼓励发展、积极引导,加强监督和管理。 17.外资经济: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发展外资经济,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学习国外企业的管理经验,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三资企业都具有资本主义性质,但它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加以控制和调节的资本主义经济。 18.按劳分配: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 【专家点评】 从历年试题可以明显看出,本章在考研应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1996年以来每年必考的一章,而且有同一知识点反复出题,不仅有选择题、辨析题,还有分析题,所以本章是考生要下功夫很好复习的一章。 【大纲解读】 本章第一节添加新知识点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本章重点思考题】 1.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 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中心环节。搞好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第一,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邓小平曾多次强调,国有企业是我们的优势,只要我们通过改革,真正发挥这个优势,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放进来再多一些也不怕,不会影响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要下决心解决好这个问题。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围绕着国有企业的改革,我们党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发展之路。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再次重申: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二,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改造。逐步建立起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它对改变中国的一穷二白的面貌,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初步繁荣的社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国有企业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相当多的国有企业活力不强,生产经营困难,资产负债过高,下岗和失业人员增多,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只能依靠改革。 第三,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经过建国50年的建设,我们国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拥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国有企业占有重要的位置。国有企业不仅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而且还拥有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国有企业目前仍然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在多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同步发展的情况下,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主要途径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途径如下: 其一,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切实转换经营机制。 其二,实行分类指导,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出发,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抓大,是重点抓好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大型骨干企业。在抓大中,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应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放小,是要“放活”,也是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发挥小企业的重要作用,而不是“放弃”,不是撒手不管。放活国有小企业,有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多种实现形式,不能变成只有出售一种形式。 其三,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探索和发展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 其四,把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要在深化体制改革和企业改组的同时,推进企业技术进步,鼓励、引导企业和社会的资金投向技术改造,形成面向市场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机制。要加强科学管理,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企业领导机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形成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要建立好企业领导班子,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 其五,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实施再就业工程,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其六,推进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的配套改革。包括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机制、加快人事制度的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等。 3.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内容、作用和特点 培育市场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市场经济要有效地配置资源,必须有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又称市场构成体系,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整体,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国家实行间接宏观调控的必要纽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市场不是单一的、残缺不全的市场,而是一个由各种市场组成的完整的、相互依存的、相互联系的、开放的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必须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统一、开放,意味着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垄断,清除市场障碍,形成全国范围统一的、对内对外开放的大市场;竞争、有序,是指市场竞争必须按照一定的市场规则有秩序地进行。 我国市场体系的构成主要是:一般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一般商品市场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要素市场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等。 金融市场是融通资金、买卖有价证券的场所,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一般由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个部分组成。 劳动力市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是借助于商品形式配置劳动力资源,采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双向选择,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形式。在所有制经济中,是劳动力作为商品进行买卖的场所。它的主要作用是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供需关系,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人才的合理流动。 技术市场是指知识形态的技术商品转让的交换关系的总和。技术商品化是发达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其特性在于:技术市场仅限于知识形态商品的交易;由于技术商品必须具有独立性、新颖性和品种数量的单一性,因而技术市场交易具有专业性的特点。 信息市场是指信息作为商品按照等价交换原则所进行的交换关系的总和。发展信息市场的目的在于使各种有用的信息通过信息市场得以广泛交流和传递,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房地产市场是指土地使用权和房产转让与出租的特种商品市场。在我国,土地归国家和集体(农村耕地)所有,不是典型商品,不能自由买卖。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所以,土地的征用和使用,土地经营权和使用权的转移,都必须是有偿的,要考虑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实行有偿使用的原则。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实行这一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 A.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性质 B.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结构 C.发展市场经济、扩大对外开放政策 D.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2.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充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一项农村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稳定和完善这一基本政策的关键或核心是( ) A.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B.完善农村的所有制结构 C.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户 D.坚持农村改革的市场取向 3.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是( )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B.集体企业职工工资奖金收入 C.股份制企业职工的按股分红 D.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企业之间存在着( ) A.生产资料占有的平等关系 B.同工不同酬 C.不同的生产力水平 D.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平等关系 2.实现共同富裕是( ) A.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B.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C.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D.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 3.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 ) A.可以长期并存、共同发展 B.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 C.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 D.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 三、辨析题 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因此,公有制企业职工的收入都属按劳分配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