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荡在大学内外的孤魂--校漂族生存状态透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1/10 18:16 中国青年报 | |
“就这么漂吧。”王语嫣面对记者的提问,长叹了一口气。她和记者走在一条小山路上,边走边说。 23岁的王语嫣是武汉工程大学2004届毕业生,由于没找到理想的工作,加入了“校漂族”。现在,她一门心思只想考研。 王语嫣学的是化学工程与工艺,目前想报考武汉大学的信息管理专业研究生。为此,她把“家”安在了离武汉大学仅200米远的一个居民小区里。王语嫣的“家”里住有5人,全是准备考研的“校漂族”。大家分住在4个房间里,只有向南的一间屋子能透进来阳光。由于光线很暗,大白天里,大家开着台灯,坐在床边“啃”书本。 “我们早上8点起床,早饭基本不吃,午饭就简单做点炒米饭,吃完就抓紧时间学习,晚饭要到晚上八九点再说了。反正什么时候饿了,才想起吃饭。”王语嫣说。 “有时我们也顾影自怜。听说过‘温水煮青蛙’吧?把青蛙放在热水里,它会跳出来,但把它放在水里慢慢加温,青蛙就会因为隋性而不跳出来,最后被煮死了。我现在的生活状态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虽然难受,却有点不知道跳了!” 王语嫣的生存状态,可以说是“校漂族”的一个缩影。 北京大学一位负责就业的老师对记者说:“‘校漂’在各校都存在,没啥奇怪的,只是人数的多少而已!”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赵老师对记者说:“‘校漂族’在人大还属于少数,但也存在。他们有的挤宿在校园,有的住在学校周围,他们很少主动与学校联系,我们也很难知道他们的消息。” 去年,有一个女“校漂”在网络上连载了纪实小说《28岁大妞在北航的考研生活》,诉说了“校漂”生活的苦涩,博得了广泛的同情。在中国人民大学小南门,人来人往者中,大多是来自“紫金庄园”地下室的,他们全是“校漂族”。随着大学毕业生“考研族”的壮大,以及找不到合适工作的留档待业人数的增加,有的大学校园甚至出现了“校漂族群落”,致使一些人惊呼:大学生就业步入“迟缓期”。 伴随“校漂族”的出现和壮大,不少书商也将谋利的目光锁定在了“校漂族”身上,一些以他们为对象的就业书籍应运而生。如《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业》、《想卖自己———天之骄子夹缝生存启示录》、《剪裁人生———探寻大学生毕业选择和人生规划之路》等,可谓五花八门。 目前全国的“校漂族”究竟有多少,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但以下几个数字也确实能说明问题—— 浙江省教育厅今年9月发表的一份报告称:截至今年8月底,浙江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9%,在剩下的9.1%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成了“校漂族”;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今年首次对该区20所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评估,调查显示,全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率达7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其中高校“校漂族”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10%; 四川的一份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3年12月底,四川省高校毕业生为80564人,未就业毕业生15264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8.9%,其中70%回到生源所在地继续择业,考研或留在原学校所在地继续择业的占6%…… 而据记者对北京、广州、武汉、郑州等地十几所重点和普通高校毕业班所做的调查统计,重点高校的“校漂族”约占5%,普通高校的“校漂族”约占10%。据教育部统计,200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空前的280万人,以此数字推算,今天出现的新“校漂族”,至少有十多万人。 “校漂族”,已成为社会、学校、家庭和“校漂族”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沉重问题。 而对于大多数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说,“校漂族”则属于另类群体。 记者通过半个多月的调查发现:除了极少数拿不到毕业证、学位证,又不愿意离校的边缘群体外,目前流连在大学校园内外的“校漂族”主要有5类人:一类是为了躲避严峻的就业形势、想给学历镶金边的“考研敢死队”;一类是为了职业理想而暂时打工,却时刻伺机跳槽的“打工派”;一类是等待签证、漂洋镀金的“留洋帮”;一类是对社会存在逃避心理、留恋校园恬静生活的“恋校派”;一类是没有人生规划、属于“混世魔王”的“逍遥派”,但这类大学毕业生属极少数。 (记者 戴长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