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考研政治成功十二套卷(一)答案及解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1/24 12:26 恩波教育 | |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共3题,每题6分,共18分) 31. 【答案要点】这是由正确的前提推出错误的结论,是似是而非的论断。 社会由个人组成,但不是个人的机械相加,而是由无数个人结成一定社会关系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也不是指个人的任何发展和任何个人都推动社会的发展,而是其活动符合社会前进趋势和规律的、先进的阶级、阶层的人们才推动社会的发展,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一定条件下,个人主义可以推动人奋起拼搏,构成个人发展的动力;但一旦遭受挫折,就可能灰心丧气;个人主义膨胀导致身败名裂也是常见的。如果人人以个人主义为导向,不择手段挤倒别人,将造成冷酷无情的社会,造成不正当竞争,造成社会的内耗,破坏社会的安定与和谐,阻碍社会的发展。我们要树立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反对个人主义。 【解析】本题是一道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试题,考查第七章有关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知识。回答本题时,首先应指出题中论述前提正确而结论错误。其次论述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内在联系,指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个人发展才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再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来辩证的看待个人主义的正反两个方面。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树立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反对个人主义。本题考点涉及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及其内在联系、个人主义等。答题时需注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方法。 32. 【答案要点】经济效益是指经济活动中劳动占用、劳动消耗与所取得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的对比关系,即生产要素的投入与有效产出的对比关系。经济效益的量的规定,是一个相对量,而不是绝对值。经济效益的质的规定,是劳动成果必须符合社会需要,或者说是有效的产出。上述命题只表述了经济效益的量的规定,而忽视了经济效益的质的规定,因而是不完全的。 【解析】本题考查点为经济效益。回答本题时,首先应明确经济效益的具体含义。回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区分经济效益质和量两方面的规定性。最后指出题中观点只表述量,而忽视质,具有片面性。辨析题常常考查观点的片面性。应掌握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 33. 【答案要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关于革命领导权问题是革命成败的关键。在革命斗争中,哪个阶级掌握领导权,革命就将沿着哪个阶级的利益方向发展;同时,两个阶级以上构成的统一战线,必然地会在领导权问题上进行斗争。 在中共四大召开时,统一战线中的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日趋尖锐。因此,中共四大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国民革命中的领导权是正确的。同时,中共四大对资产阶级力量篡夺领导权缺乏足够认识。 在中共党内有人认为中国的资产阶级不敢出来作领导、打先锋,中国工人阶级天然是国民革命的领导者,应该具体分析这一观点。一方面承认工人阶级在国民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另一方面又在于工人阶级实现对革命领导权,不是“天然”取得的,而应是在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实现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有关知识点的掌握。人类社会一般的革命规律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资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但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却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对于无产阶级领导权这一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在一段时期内并没有认识清楚。在中共“四大”前后,党内有人认为,中国的资产阶级不敢出来作领导,打先锋,中国工人阶级天然是国民革命的领导者。这种观点强调工人阶级的领导权是完全正确的,但“天然是国民革命的领导者”的认识却是错误的,因为,领导者并非天然地属于工人阶级,资产阶级等会尽一切力量来争夺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实践也证明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是通过不断的斗争来实现对革命的领导的。 四、分析题(前3题为必答题,每题9分,共27分;后2题为选做题,2选1,如两题都做以第Ⅰ题评分,共10分)结合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4. 【答案要点】(1)材料1 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或物质的某些特性,是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它把具体的物质结构和具体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把原子的个性看成是物质的共性,没有把握住物质的惟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经受不住唯心主义的攻击。 (2)材料2表明,自然科学家不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以致陷入唯心主义,迷失方向。唯心主义则往往利用某些新的科学发现攻击唯物主义。 (3)材料3中,列宁明确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批判了唯心主义的错误和攻击,阐明了哲学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学说的关系。哲学的物质范畴指一切物质结构和具体形态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具有绝对性。自然科学揭示的物质结构是个性,具有相对性,它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解析】本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一道试题,考查唯物主义的几种形态。第一问考查机械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第二问考查自然科学发现和哲学的关系,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对自然科学发现的指导意义。第三问考查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及其历史意义。 35. 【答案要点】(1)货币流通规律也叫货币需要量规律,它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商品流通过程中客观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是: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成反比。这里有关流通中的货币指金属货币,所以,它也被称为“金属货币流通规律”。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由于金属货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之同实际需要量相适应。因而不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2)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已不是金属货币,而是能兑换成贵金属的各种货币符号,它们本身没有价值,不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因而国家对货币流通实行管理和调节时,其调控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各种货币符号本身虽然没有价值,但其在流通中又代表贵金属执行货币的职能,因此,在客观上要求货币符号的发行量应与其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相适应。 (3)货币供应量应该与货币需要量相适应,才能形成良好的金融环境,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如果货币供应量大大超过了货币需要量,也就是说,货币符号(纸币)供应过多,就会发生货币贬值,造成物价普遍上涨,这种经济现象就是通货膨胀。相反,如果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过少,则会导致货币升值,引起物价普遍下跌,这就是通货紧缩。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会对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危害。所以防止和消除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实现物价总水平的稳定,是国家财政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不利于经济的正常发展,会造成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这说明,按货币流通规律的要求办事,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中,通货膨胀一直是经济生活中的一大顽症。自1997 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在成功地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软着陆之后,由于亚洲金融风暴的严重影响,我国近年来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表现为出口下降,内需不足,物价普遍下跌等。当前在经济增长速度和出口回升的同时,由于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因素突出,引起物价持续下降,表现为物价总水平再次出现明显下降,物价下滑趋势十分明显;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下降;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全面下降。我们必须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保证实现经济运行稳定、健康发展。 【解析】本题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货币流通规律的原理说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通货紧缩问题。回答本题时,首先应当阐释货币流通规律的具体含义。现实经济生活中,货币供应量和货币需要量应当相适应,货币供应过多(通货膨胀)和货币供应过少(通货紧缩)都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最后应指出我国目前出现的通货紧缩的原因以及我们应当采取的相应的对策。要注意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用于分析具体经济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关键是对基本原理的准确把握以及灵活的分析方法。 36. 【答案要点】(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 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在战略部署上大体上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 年到1990 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 年到2000 年,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实践的结果,第一步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的任务,早已提前实现。在1995年提前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后,经过“九五”前两年的努力,1997 年又提前三年实现“九五”计划提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两番的任务。2000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8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基本上消除了贫困现象。 (2)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3)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注重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长期指导思想,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新世纪之初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对这一问题要求我们掌握这一战略目标的具体含义,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战略部署以及实施情况。回答第二问时,应当指出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回答第三问时,应当指出发展的主题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经济发展主线。 37. (选做题Ⅰ) 【答案要点】(1)20 世纪70 年代世界仍是两极格局,但美国地位和力量相对下降,面临新的经济力量的挑战,这表明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20 世纪90 年代,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除美、日、欧外,东亚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中心,亚欧开始建立新型关系,美国虽是惟一的超级大国,但对世界的影响力进一步下降,多极化趋势有了新的发展。 (2)大国关系经历着重大而深刻的调整,一些大国正在建立新的伙伴关系。这反映了在多极化趋势的推动下,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同时,大国间新型关系的建立又进一步促进了多极化趋势的新发展。 (3)过去在两极格局下,美国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大的出资国,且对西欧国家有较强的控制力;而现在多极化趋势迅速发展,西欧联合力量增强,并密切与亚洲国家的关系,亚欧合作使美国“逆转为少数派”。 (4)中国是大国关系调整和世界多极化进程的积极推动力量,是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的坚定力量,是国际经济关系中重要的稳定力量。 【解析】本题是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一道考题,考查当今世界的多极化发展趋势以及大国之间的关系。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国际政治的各种行为主体在国际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或者态势,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关系的比较集中而概括的表现形式。就这一知识点,要求掌握多极化趋势以及大国关系调整过程中所建立的新型伙伴关系。应当明确中国是国际关系中重要的稳定力量。 38. (选做题Ⅱ) 【答案要点】(1)失业是劳动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表现,它严重影响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以及社会的稳定。因此,解决失业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目前出现的失业现象,原因是复杂的,包括劳动力增长过快,也包括国有企业基于减员增效的改革等。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改革和发展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基础,但稳定也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包括国有企业改革在内的整个改革都要考虑社会的承受力,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2)失业作为改革和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与新矛盾,最终还要靠深化改革和继续发展来解决。要通过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保持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党和政府要通过实施再就业工程,通过提供信息服务、职业培训等方式积极帮助失业的劳动者重新就业;失业的劳动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也要转变观念,多渠道开拓就业领域。 【解析】本题要求运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目前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失业。回答该题,首先应简要叙述失业的本质与内涵,即失业是劳动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表现,其次应说明其危害性,并分析造成失业的多方面原因。当然,同时应把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贯穿其中。最后,应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情况,尽可能多地说明解决失业这一棘手问题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