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指导:劳动价值论遇到的历史性挑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1/30 14:55 名校之梦 | |
作者 刘伟 编者按:近年来,经济学界就劳动价值论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和探讨。刘伟教授提出:“从实际出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屏并控索新的价值论,以在理论上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这既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价值观上面临的历史性挑战,但这也是需要我们处理和创造的崭新课题”。现将刘伟教授的相关论述摘要如下: 一、西方经济思想中主流的价值理论及其演变究竟要说明什么 1、西方经济思想史上占主流地位的价值论的演变 在经济思想史上,西方学者关于价值论的认识,或者说没不同价值的主流地位的更替是沿着这样的线索展开的:先是以劳动价值论为主流,古典经济所提出的劳动价值论支持西方经济学长达一个世纪之久,在第一次产业革命前后成为主流价值论;尔后是效用价值论成为主流;以1871年边际革命为标志,此前以客观效用价值论为主流,此后则以主观效用价值为主流;再后是马歇尔的均衡价值-价格论为主流,即在综合主观、客观效用论的基础上,实现了价格对价值论的替代价值论的基础上,对均衡价格理论的进一步补充和发展。 这一演进过程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学者的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相互对立的矛盾运动过程。这种对立在整个西方思想史上,大体可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两种思想共生共存的萌芽期,即中世纪之前;第二阶段是两者相互对立,最终劳动价值占据主流地位,即资产阶级革命到第一次产业革命产前后;第三阶段是劳动价值论瓦解并由效用价值论取代其主流地位的时期,即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达到顶锋的时期;第四阶段是两者相互融合并实现了价值论与价格论的统一,进而以价格论替代价值论的时期,即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之后;第五阶段是进入20世纪之后,在以价格论替代价值的基础上,对价格论进行深入拓展,一方面从价格的局部均衡分析发展到一般均衡分析,另一方面对不同市场结构类型下的价格规律做出深入考察。 2、为什么劳动价值论曾成为西方经济学中的主流? 在资本主义第一次产业革命前后的一百年里,以古曲经济学为代表的劳动价值论能够成为主流价值理论,根本原因在于两个方面。 第一,在第一次产业革命前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历史上新兴的生产方式,资产阶级作为新兴生产方式的代表,其在历史上的统治地位尚未巩固,人类历史发展是否能够真正承认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能否占据统治地位,这就需要论证资本主义制度应不应当替代封建制度这个时代课题。其论证逻辑如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交换的市场社会(或称市民社会),它贯彻的是法权原则,而不是特权准则,它通过在商品、价格、货币、买卖、市场面前人人平等,即通过贯彻等价交换的原则来体现公平的。因为商品是天生的平等价。 第二,资本主义第一次产业革命时代,是自由竞争的时代,总体上资产阶级是有其历史进步性的,资产阶级为取得其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统治地位,面临的最主要的敌对力量是封建地主阶级,而不是无产阶级,反而要联和无产阶级共同对抗封建地主阶级,这种联合实际上是以资本雇佣劳动的生产方式去根本否定封建主义社会生产方式。因而,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价值论中就不能不对无产者存在的保理性,不能不对无产阶级活动的合理性给以部分的承认,这种承认的最为集中的体现便是承认劳动创造价值,正因为价值的源泉是劳动,所以一切劳动,包括无产者的雇佣劳动都有是有价值的活动,因而是正义的。当然,当时资历产阶级学者对无产者劳动的正义性的承认仍是有保留的,甚至是矛盾的。 3、为什么发生了效用价值论对劳动价值论主流地位的替代,并进一步以价格论取代了价值论? 这种转变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客观效用价值论难以解释并支持19世纪后期以来的资本主义发展。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统治地位已经较为稳固,而且资本主义方式本身固有的种种制度矛盾也已开始尖锐,特别是经历了几次大的经济危机之后,人们发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并非是和谐的,大量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反复出现,使得人们不仅怀疑客观效用价值论所主张的生产自然创造需求,因而供求会自然均衡的主张,而且进一步怀疑资本主义制度是否是和谐的制度。这就要求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必须从理论上论证资本主义制度是不是一种和谐的制度,怎样才能使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均衡和谐?因此,他们对需求问题,对需求与供给的均衡问题便不能不给予特别的关注。相应的,在价值理论的研究上,自然便把人的欲望以及欲望的满足程度提到极为重要的位置,甚至归结于价值本质。目的是要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有价值的,是正义的合理的,因为它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人的欲望,并通过满足人的欲望使整个社会经济生活达到和谐均衡的状态。可见,边际革命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主观效用价值论对客观效用价值主流地位的替代,根本动因也还是出于论证资本主义制度合理性的需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牢固地取得了统治地位,相比较而言,论证这种制度的合理性、正义性,进而为这种制度的确立并取得统治地位做理论上的争辩已无更大的意义,因为它的统治早已成为历史事实,更为重要的是要论证如何运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如何运用资本主义市场机制,才能够使经济源配置更有效。因此,更重要的问题不再是价值命题,不再是讨论资本主义有没有价值,重要的是怎样保证资本主义制度有效和谐地运行,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从而证明其制度有效和优越,而这种有效和谐的运行状态,恰恰是被概括为均衡的状态,所以怎样去发现均衡的位置,怎样逼近均衡状态,便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根本任务,由此,均衡价格的讨论替代了价值论的讨论。这种替代,实际上是从回答为什么要选择资本主义制度,向回答资本主义制度如何运行、如何和谐问题上转换。 可见,西方经济思想上,从古曲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到效用价值论,从客观效用价值论到主观效用价值论,从效用价值论到综合的价值——价格论,其主流地位演变根本逻辑线索,是尊从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公正性、正义性、有效性、和谐性论证的需要。这便是西方经济学为什么研究价值论的根本使命所在。据此,我们可以说,一切经济学,一切经济学家研究价值理论,根本目的都在于为其所代表的阶级以及所要求的生产方式的历史必然性和正义性申辩。价值理论的深刻和对立之尖锐的根本原因源于此,价值理论在经济学中的重要也源于此。西方经济学的价值论的使命如此,马克思的价值论使命脉同样如此,我们创造和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要求的价值论,同样应以承担这一使命为基本出发点。 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究竟要说明什么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实质在于把价值归结为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并将这种社会关系视为历史运动的结果。 首先,马克思严格区分了价值和使用价值,认为商品虽然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但经济学只在使用价值作为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的范围内关注使用价值,此外,经济学不研究使用价值,即不研究物的效用。这就在价值论中彻底排除了人与物的关系。 其次,马克思严格区分了价值和交换价值(价格),这是马克思以古曲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重要发展。 其三,马克思科学地论证了价值的源泉,而这正是古曲经济学所困惑的。马克思创造了劳动二重性学说,劳动二重性学说对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具有特殊的意义。 其四,马克思在抽象劳动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范畴。进入总量分析之后,马克思又以“社会必要劳动”赋予了新的含义,指出社会必要包含社会总需求承认的含义。正因为如此,产生了当时和后来马克思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型问题的大论战。 其五,马克思分析了商品的价值形式和货币的起源及本质,而这一点也是古曲经济学所忽略的。由简单的物物交换发展到商品货币交换,归根到底是由于社会经济中的基本矛盾的变化,即生产的私人性和社会性的对立统一。之所以存在生产的私人性与社会性的矛盾,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经济制度上产生了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这两个基本条件。 马克思把价值归结为人产社会经济关系的历史运动,通过这种归结告诉人们什么呢?最主要的,即在价值观上要告诉人们两方面:一方面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因此一切不劳而获,无论是通过资本私有还是通过土地私有占有价值都有是对劳动的盘剥,尽管这一点的证明和科学分析是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中展开的,但在这里,劳动价值论已深刻地揭示了劳动与资本的对立,揭示了资本剥削的非正义性,非合理性,因为一切死劳动都不创造价值,也正因为如此,劳动价值论不仅成为剩余价值论的经济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剩余价值论的伦理价值观的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在价值观上告诉人们,人类劳动的社会性质采取自发的人本身不能控制的、异化的形式实现,本业是人类劳动生产的,但却表现为人不能支配却反而受其支配的方式,人们劳动要通过交换来间接地证明其价值,这本身就是人的经济活动的某种异化,是不合理的。之所以有这种历史的扭曲,是因为存在私有制,在社会分工条件下的私有制割断了人们生产的直接社会联系,人们生产的社会性表现为迂迴间接的外在过程,要克服这种异化,最根本的在于消灭私有制,一切与私有制有直接相联系的商品价值、货币、交换关系都是一种历史的扭曲,因而从发展趋势上,从人类理想社会的价值取向上,最终都有是要取消的,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在价值观上所昭示的是对商品关系和市场交换的根本否定。上述两方面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分析的根本目的所在,也是我们研究其价值论必须牢牢把握的。 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遇到了怎样的历史性挑战 1、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能否统一,或者说,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其主体经济本身可不要能成为市场经济?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困难的也是重要的不在于把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市场机制,而在于把占有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浊纳入市场经济,否则,市场机制对于占主体的经济构成难以真正起约束作用,整个社会经济就不成其为市场经济。但是,如果严格按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逻辑,公有制的社会是根杯可能成其为市场经济社会的。 价值范畴之所以产生,最深刻的原因在于私有制的产生,在这里思想的逻辑和历史的逻辑是一致的。如果我们把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分析的最为根本的历史逻辑基础——私有制抽去,替之以公有制,那么,构成商品关系的一系列特殊矛盾是否还能成立?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逻辑,是把商品、市场经济范畴与私有制联系为一体,并在根本上否定了公有制与商品关系和市场经济统一的可能。 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的实践者最初也是遵循这一传统,将市场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对立起来,在公有制下根本否定商品、货币关系,否定市场机制。但也为此付出了极其高昂的代价。实践使人们认识到改革传统体制,努力进行公有制基础上培育市场机制的探索是历史的选择。可以说,各国改革的实践,最初并在相当长的时期里,都有是围绕如何统一公的制与市场机制这一历史命题展开的,但直至如今,这一命题并未真正得以解决,我国虽然明确提出并坚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改革目标,即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制度前提下使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力量,统一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但一方面对于这一选择在经济理论上还需深入分析和探讨,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还有待于实践探索和证明。在人参公有制社会建立市场经济,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否定的,而又是我们目前要实践的历史性难题。 前苏联、南斯拉夫、东欧等“斯大林模式”的计划经济国家以及后来的俄罗斯,关于经济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相当长时期时里都是围绕如何统一公有制,特别是统国有制与市场机制这一命题展开的,但他们提出的种种理论、方案在这实践中均未能实现财产制度公有性质与资源配置市场化要求之间的统一,最终,为获得市场效率,为使市场机制成为配置资源的基本方式,纷纷放弃了公有制,使改革在性质上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然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要处理品的根本性历史难题,恰恰在于统一公有制为主体的财产制度与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真正解决的问题,也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特别是马克的价值论根本否定的命题。如果我们教条地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观点,机械地恪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逻辑,那就意味着我们在理论上同样否定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统一的历史可能,显然这样的理论是不能支持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伟大实践的。 2、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应不应该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或者说应不应当肯定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进步性和正义性? 马克思通过劳动价值论学说,不仅揭示出资本与劳动的对立,而且否定了一切存在私有制和存在市场的社会的公正性。因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一切商品、货币、价值、市场关系都有是人类劳动的异化,人类劳动的社会性要通过市场交换范畴曲折地表现并支配和统治人们的经济活动,这是对人类劳动的扭曲和颠倒,是不合理的,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理想。所以在未来公有制的理想社会,人与人之意愿 社会性不需要交换,不需要商品、货币、价值、市场等插手其间。 马克思通过其剩余价值论批判资本主义并否定资本主义社会的合理、公正性,认为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进而有了剩余价值和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剥削,所以,资本社会在根本上是不正义的。 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仅从根本上否定了公有制社会存在市场关系的可能,而且在价值观上彻底否定了公有制社会存在市场关系的合理性和正义性。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和发展实践,恰恰要统一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机制,处理这一前封锁古人的历史性命题,我们不仅要在实践上回答不可能统一的问题,同时必须在理论上回答应不应该统一的问题。显然,在这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我们的实践产和了冲突。 改革开放的总目标,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础上的市场经济机制。从理论上说,从开始将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对立的传统“对立论”到逐渐接受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主辅论”,再到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互作用的“结合论”,直到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对公有制社会的市场经济存在的历史必然性的认识是伴随改革实践越来越明确的。 从实践上来说,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速度在所有的转轨国家中,是属于较快的。据世界银行曾做过的一项测算,全部体制转轨国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市场化指数平均值为4.4而中国为5.5,高出平均值1.1个百分点。中国无论是在商品市场化,还是在劳动力市场化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在相对进展迟缓的资本市场化方面,虽然由于国际国内种种原因,使得资本市场化成为极为复杂命题,但在我国改革开放实践中已取得了许多实质性进展,包括直接融资(股市)市场从无到有;中央银行独立,国有专业银行体系构建,股份制银行的发展;金融服务市场的逐步开放;利息市场性浮动等等。可以说,到目前市场机制已经替代计划机制,成为我国 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力量,尽管在市场秩序的完善方面还有相当艰巨的历史任务。 与这种资源配置方式市场化、社会所有制结构多元化相适应,收入分配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伴随着市场竞争地区间、企业间、城乡间、阶层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二是资本所有权及经营资本的能力本身成为收入的合法来源,从而使收入分配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三是在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的条件下,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如何处理变得越来越复杂,等等。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中,资源配置方式市场化,氖制结构多元化,分配方式多样化,这一系列的制度变迁是不是正义的,是不是文明的进步?这是包括经济学在内的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必须予以回答的问题。 正因为如此,在经济学中价值问题重又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因为价值论回答的下是一定的生产方式及其变迁的历史合理性及公正性问题。但是,如果我们机械地沿用马克思的价值论,逻辑的结论便是否定引入市场机制改革的历史公正性及合理性。因此,我们必须以实践出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并探索新的价值论,以在理论上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这既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价值观上面临的历史性挑战,但这更是需要我们处理和创造的崭新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