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一六一中学校长马静
马静:追求卓越的名校校长
当选理由
超前,务实,追求卓越,是马校长治校的最显著特点。针对2000年至2004年原一六一中学先后与三十中和长安中学的合并 马校长创建了多校合并一校三址的管理模式,对多种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使学校迅速朝着“规模大、条件好、质量高”的办学方向发展。
马校长坚持以“学生和教师发展为本”的理念办学,提出了明确的办学目标,采取了“高点定位,分步达标”的发展策略,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从方向、目标方面保证了学校健康稳步的发展。
马校长发展了“创新、科技、健康”三大办学特色、推进了课程改革、完善了各种制度,实现了体制创新,采取了“制度+控制、学习+激励、认知+情感”的管理策略,从方法、措施方面确保学校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马静校长个人简况
马静:现任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校长兼党总支书记,兼任西城区政协委员、联合国教科文中国全委会委员、西城区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共北京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市教育系统德育先进工作者、西城区优秀共产党员、西城区优秀园丁、西城区教育科研带头人。
“四校合一”组成的一六一中学实现了“合校双赢”。
市重点中学一六一中学在办学规模上今非昔比:由四所学校合并而成,拥有3000多名学生、400名教师。作为西城区教育的旗舰,一六一中学近年来取得的办学成绩令教育界同仁和社会各界称道不已。
风度儒雅的马静就是一六一中学当前的办学人。
马校长在一六一中学工作了20年,来自学校教学最基层。20世纪90年代开始,马静从事学校的管理工作,做了3年学生工作、3年教学工作、3年副校长。2001年5月底,马静就任学校校长。
说起一六一中学的发展,马校长如数家珍:一六一中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913年的女一中。4年前,当时的一六一中学接收了北京三十中学作为学校的初中部。1999年,北京六中和二十八中合并为长安中学;2004年9月1日,一六一中学合并了长安中学。这样,原一六一中、三十中、六中和二十八中组成了新的一六一中学。一校三址分称“北校区”,“中校区”,“南校区”。“我们只以地理位置称呼校区,有意淡化了主、次、总、分。师生只有一个校名:一六一中学。”马校长说。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马校长完善了合并校的管理机制。目前,新的一六一中学实行的是“一个法人,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具体说来,就是实行“校长办公会领导下的各校区核心组负责制”,各校区核心组组长也就是一六一中学副校长。
合校是双赢举措,使新的一六一中学总体优势叠加。学校办公条件空前改善,新的校区与原一六一中学一样所有教室都建成了多媒体教室,职员人均拥有台式机1台,教师人均拥有笔记本电脑1个。
“坐在了校长的椅子上,就不要枉坐一回。”
马静校长怀有深刻的“危机意识”。“市重点中学做大不容易做强更难。”马校长说。为了将一六一中学做强,马校长在暑期组织了100人次的七个专题研讨会,“老师中蕴藏着智慧。我不愿用'调动'老师这个词,而愿用'发现'。很多老师都有闪光点,就像散落在地上的珍珠。我把这些珍珠捡起来,擦亮,再穿起来,这些珍珠链就成了教师团队的无价之宝。”
如何实现让老师在研究状态下职业生活的习惯,是马校长正在思考的“校本研究课题”。为取人之长,马校长派了教师50人/次到外省市交流学习,目前在一六一中深入开展的“教学周”,就是马校长从上海学以致用的。一六一中的老师乐于“镜像反思”,就是学校给有愿望的老师上课录像,让老师个人反思得失,再通过同伴交流、专家指点等途径,使教师授课水平不断提高。一六一中学还在全市率先推出“首席教师”制,6位教师成为该校首批学科首席教师。
马校长致力于打造师生的共同愿景。2004年,一六一中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规划,第一步,争取尽快建成示范高中;第二步,在高中课改上成为北京先进校;第三步,要在学习型学校的建设上取得阶段性成果。用马校长的话说,“坐在了校长的椅子上,就不要枉坐一回。要给学校留下点什么。”
“没有落后的师生,只有落后的校长。”
来到一六一中中校区,记者发现,这个离长安街不到百米的平房院落收拾得非常干净整洁,教学井井有条。门卫很职业化地把记者的车引进早预定好的车位。令记者略感惊讶的,记者在宽敞的校长室里采访马校长,时间长达2个小时,居然几乎没有电话铃响和来人造访。“各校区各职能部门有明确的职责,不用事事请示校长。”马校长解释说。
更令记者感到惊讶的是,马校长的视野不拘泥于教育,而是不断谈到知名企业和企业家,如招商银行、柳传志、张瑞敏,以及CEO、中超等话题,不时还谈到一些哲学家的睿智论断。
“学习,是做好校长的必要条件。”马校长说。她说,学校有些管理思路是从名企借鉴过来的,“眼睛看得见,手能够得着,耳朵听得见,这样才有可能把事办好。但机构太大了,光靠传统的眼手耳朵肯定不行,要通过制度延长自己的眼手耳朵。”
马静就任校长几年来,没有刻意抓高考和学生的各项竞赛,但“功夫在诗外”,在她的领导下,学校近几年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得以提升,师生参与的全国和市区组织的各项活动均取得优异成绩,为高校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历年高中毕业生近80%升入重点大学。学校在社会上享有很高声誉。“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没有落后的师生,只有落后的校长。做好名校校长,我感到仍然有不小的压力。”马校长深有感触。 (晨报记者 廖厚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