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属于有准备的头脑,机遇属于有知识储备的人。如果把这些大道理告诉孩子,他未必能注意,但陈章良的实例却能使他刻骨铭心。
孩子上了高三,有的父母就干脆不让孩子看电视,怕影响学习功课,浪费时间。这种做法既不尊重孩子的人权,又有点儿因噎废食。
那么,是不是自由放任,不加选择地让孩子看电视呢?当然不是。父母的责任是要规劝、引导孩子看有价值的、对孩子的成长有益的、对孩子的学业和高考有帮助的电视节目。比如:电影频道不必光顾,电视连续剧不必看,因为这些东西多数消遣,价值不大,而且太长,占用时间太多。但是新闻联播就可以看,《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实话实说》这些节目都有必要看。高三学生与大学生之间只差跨过“高考”这道门槛儿,一经跨越,便是成人了,应该关注时事政治、关注中国和世界的杰出人物、关注社会热点话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可以从这些节目中汲取精神食粮。
比如《东方时空》中的“东方之子”栏目,它报道的是在不同领域内有杰出贡献的人,这些人的坎坷经历、超乎常人的意志都是现成的活教材,他们对孩子的激励和鞭策或许会胜过家长的千言万语。记得2002年高考前夕“东方之子”曾介绍过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先生。陈先生出生在福建的一个贫困村庄,片子中出现了他家乡的穷山恶水,出现了他的乡亲赤着双脚赶着水牛在泥水中犁田的镜头。陈章良立志要改变这种生存状况。他发奋读书,准备报考农业大学,然而没想到录取他的是海南岛的一所农学院,而且学的还是橡胶专业。现实与理想差一截距离,坚持读书,还是放弃这个机会呢?陈章良没有放弃。在众乡亲的资助下,他去了这所农学院读书。结果在这所不出名的农学院里,陈章良学出了一流的成绩。当时适逢改革开放初期,陈章良走出国门,赴美留学,又取得优异成绩。他告诫莘莘学子们的三句话,笔者至今记忆犹新:
不论你的家境怎样贫寒,你都不要放弃。
不论你喜欢不喜欢这所学校,你都不要放弃。
不论你的专业对不对口,你都不要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