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大学教授的全国人大代表刘明华,这次将目光投向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他呼吁全社会来关心这些孩子,不要让他们生活在教育的真空下。
在重庆团驻地,刘明华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贫困的农村山区,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农民致富图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成为他们供子女上学的重要经济来源。可是,打工族后代的教育,却远离了父母。
这些孩子因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培养,往往容易患上种种心理病症,如性格孤僻、感情脆弱、自暴自弃;读书上进的观念淡薄,厌学甚至逃学。刘明华说,重庆市涪陵区妇联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7637名父母双双外出务工的未成年子女中,有15148名随祖辈一起生活,有2569名随亲戚或邻居生活,其他均是独立生活。这些未成年子女的父母,有的一年回家一次,有的几年回家一次。有72%的父母能按时寄回子女的学习生活费,有24.3%的父母只能寄回子女的部分学习生活费,有3.7%的父母没有寄回子女的学习生活费,因而导致部分未成年儿童面临失学、辍学。
刘明华认为,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成长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农村社会转型期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关注、参与,齐抓共管,营造良好氛围。
他建议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因地制宜,适时调整学校布局,积极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在儿童集中的地方有计划地筹建幼儿园和寄宿制中小学,让农村“留守孩子”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与关爱。
此外,还要加强社区、村组和家庭的合作。鼓励社会力量创办“留守孩子”托管中心,为农民子女,特别是“留守孩子”提供看护、兴趣学习等服务,引导这些孩子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各级学校也要积极同社区、村组和家庭联系,通过印发关爱农村孩子倡议书等形式,使社会各界都来关心教育,关心“留守孩子”,形成政府、社区(村)、学校、家庭四级联动的教育网络。(记者:陈敏 杜宇 编辑:马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