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大三学生小陈的寝室一共住着六个同学,其中有四个决定考研,小陈经过考虑,最终也决定考研。他告诉记者,决定考研的同学占班里的多数。当记者询问他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决定时,他坦言自己也不清楚,只是无端地觉得每天看到寝室里的多数同学在谈论和考研有关的事自己就觉得心慌,跟着多数人走肯定没错。
在自己并不情愿的情况下盲从别人走上考研之路,这无异于用自己的将来进行赌博。
北京新东方国内考试培训中心主任周雷认为,对于在本科学习成绩不好,基础打得不牢,而且自己对考研兴趣不大,或者甚至不能确定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的学生,并不适合考研,因此不要强迫自己跟从大众。周雷建议这类学生可以把握机会,先找适合自己的工作,锻炼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经验,进一步确定自己的奋斗方向,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兴趣,以后按照自己真正需要去继续深造的专业和方向再求学,这样也避免了个人和社会的资源浪费。误区三:考研、找工作“脚踩两只船”
案例:大四学生小李当初选择考研的时候是想考研、找工作“双管齐下”,先准备着考研,同时如果有好的工作他就放弃考研与用人单位签约。他曾经报名参加了全程辅导班,也购买了不少考研资料,进入下半年之后在复习的同时和其他准备找工作的同学一起准备材料、参加招聘会、投简历、面试,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在考研报名之后的11月份,他通过了一家外资企业的最终面试,很快与这家企业签订了协议。他对记者说,虽然现在看来从前在考研上花的心血都白费了,但是当时并不知道工作和考研哪条路走得通,多走条路,保险系数也就更大一些。
屈萍说,本科生对于名企招聘的热衷和对自身定位的过高估计带给他们对于求职的挫折感和恐惧感,很多本科生就是因此而不敢把“宝”全押在工作上,而是留了一条考研的“后路”。殊不知这么做是对时间、金钱和精力的一种极大的浪费,也是冒很大风险的。小李是幸运的,最后终于还是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如果处理不好考研和应聘的关系,最后很可能鸡飞蛋打、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