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2005年新编高校招生录取及填报志愿指南 > 正文

一、复习好是基础

http://www.sina.com.cn 2005/03/17 14:24  北京天利考试信息网

  暑假过后,高二的同学便升入高三,紧张的复习备考将随之而来,复习得好坏,关系着高考 的胜败,一点马虎不得。但是,备考复习,要讲究科学有效,讲究策略,要因人而异,虽不 能千人一法,但有一定之规要遵循。

  (一)找准定位,明确目标

一、复习好是基础

  找准定位,对于人的起步和发展很重要,对于高考复习也很重要。这里所说的找准定位,是 指要真正了解自己到底属于哪一个层次的学生,起点在什么位置,据此定一个明确的目标, 分层次有重点地学习,才能收到最佳效果。譬如,基础不太好的学生,目标应该与90分看齐 ,以教材和基础知识为主,不要强求自己去做高难度的题,切切实实抓住基础分。如果放松 教材的理解,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攻难题,这就会本末倒置,结果是事倍功半。因为基础 不牢,攻难题更费时费力,还不见得有多大效果,考场上不能多拿多少分,弄不好其副作用 是失去更多的基础分。因此,倒不如将攻难题的时间用来巩固基础,避免后院失火更合算。对于成绩属于中等偏上的学生,目标应该定在120分。复习备考也需依托教材,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精选一两本习题,重点放在掌握基本解题方法上,这样考试时基本上能拿到基本分和中等难度题的分。对于基本功扎实,解题能力较强的学生,在确保120分的基础上拿出一部分精力放在30分难度较大的题上,力争在高考时拿到尽可能高的分数。

  在复习方法上,对于基础好、头脑聪明、又能自觉学习的学生,在跟随教学进度,掌握牢新 知识的同时,从高三上学期开始,就可以辟出时间有计划地对高一、高二教材进行复习,力 戒骄傲自满,脚踏实地,从基础做起。等新课讲完便可对高中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既温故而 知新,又能找准重点、难点,为下一轮复习做好准备。而对于基础较好,说不上十分聪明, 平常的考试成绩不理想的人,是较为庞大的群体,在高考的时候,变数最大,他们往往是在 本科线附近。这部分学生首先要树立信心,在高三这一年里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学习,找准自 己的长处和不足,端正态度,在改正自己缺点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复习的重点是夯实基 础,突破重点、难点,力求在整体上有较大的提高。至于基础不好的学生,也没有必要心灰 意冷,一切从基础做起,碰到难题,回头是岸,以教材为本。不要跟人家比,只跟自己比,日积月累,提高自在必然。无论哪种情况,复习时总的战略应是根据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合理安排时间,突出重点扶强补弱。在高三阶段,第一学期重点在补弱项上,第二学期重点是保强项,但也要顾及全面,平衡发展。

  (二)高效复习方法

  举世闻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个著名的成功公式:

  W=X+Y+Z

  式中W代表成功。等式右边X代表勤奋,Z代表珍惜时间,Y代表正确的方法。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勤奋和珍惜时间都不是问题,而正确、高效的方法却不是每人都已经掌握。这里推荐一种高效复习方法——四轮复习法。

  “四轮复习法”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它告诉人们一个万能的公式:目标+计划+行动= 成功,让学生根据人的普遍记忆规律和人类活动结构,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轮复习法”与传统的复习方法比较,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四轮复习法”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要求学生建立知识网络,而不像传统 复习法那样以记具体的题为目标。这种方法让学生在知识网络中记忆相关知识点,考试时能 按线索找到知识,并明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为学生解题,特别是做多项选择题,提供了条 件。

  第二,“四轮复习法”让学生从整体上把知识通过四个轮次逐步深化理解和记忆,从而对 知识全面系统的掌握。而传统复习法由前向后的“渐进”式复习方法,很容易造成虎头蛇尾 和边复习边遗忘的现象。“四轮复习法”改“渐进”方式为分层次“递进”方式进行复习, 每一个轮次的目标明确,学生的复习印象逐步加深,最后全面掌握知识。

  第三,“四轮复习法”与四轮复习时间表相结合,定时、定量、定问题,限期实现复习目标。学生每天学什么、学多少,心中有数,避免了盲目和混乱。

  在使用“四轮复习法”来复习功课时,应该抓住其复习要领:

  1在每一轮复习过程中,各科凡需要记忆的内容都要全面无遗地识记一遍,不管能记住多少,都要背一遍。

  2在四轮复习中,每一轮都要有所侧重。第一轮全面阅读材料、查漏补缺,在此基础上对各种知识进行梳理归纳,使之系统化。第二轮侧重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以及个人学习上的难点。第三轮侧重解题训练,除做一些模拟试题做考前热身外,还要针对自己在题型方面的薄弱环节进行单项训练。第四轮侧重对知识的记忆,以求在考试时仍保持“记忆犹新”。

  3前三轮时间可根据自己的潜力做些调整,第4轮15天应尽可能严格保证。在复习技巧上, 一是每科在各轮都要限时定量地复习,可把各科内容化整为零,每一部分限时,分期完成; 二是记忆量大的学科,在每一轮前一段少用一些时间,而在后一段多用一些时间,记忆量小 的学科安排则与此相反;三是各科交替复习,提高复习效率。可将每天复习时间分成四段: 早饭前、午饭前、午饭后和晚饭后,在每一段时间里复习一门课,这样可避免硬性交替,大大减轻两门功课之间的互相干扰,即心理学上所说的前摄干扰和倒摄干扰。四是外语复习每天60分钟至120分钟,最好在早晨起床后或晚上睡前,或一早一晚两头安排各占一半时间。

  (三)考前复习通则

  高考是高三学生将要面对的人生一大挑战,复习好坏事关成败。尽管每个人的基础不一,复 习方法和计划安排千差万别。但是一些基本原则是共同的,也是每个考生必须做到的:

  1考前复习有计划

  计划是提高效率的保证,有计划才能使复习有序进行。计划要从全局着眼,以获取高分为目 的,各科投放力量要均衡,防止畸轻畸重,计划要从实际出发,符合自身特点。对薄弱科目 可多投点力量,但要防止孤注一掷,对较熟练的科目可少投点力量,但也不能放手不管。

  2注意时间分配

  对记忆量大、限定性强的科目(如政治、历史、外语)可多投点力量,靠后的时间多些,看后 即考效果较好。凡属限定性差、记忆量小的科目(语文、数学)可少投点时间,时间安排偏前 。总体安排可适度,前紧后松,留有余地。

  3复习务必要全面系统

  全面就是不偏不漏,不丢掉任何章节、知识点,就连图表、说明、注释也要复习到。全面复 习并不是不要重点,重点只有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才能抓得准。

  复习必须体现系统性原则,知识都有自身的系统性,往往是环环相扣,互为因果,常因一环 不通,多处受阻。薄弱环节常常成为你的难点,必须首先贯通,全局才能活。

  4讲究方法

  在学校组织系统复习阶段要采用随堂复习法,不可单搞一套。当进入自由复习阶段,一般说 来单科独进复习法效率较高,也有利于记忆的系统性。临考前一两周复习的科目、时间与考 试日程安排完全同步,轮到考试那一天,正好赶上一个新的周期开始即同步。这样可充分发 挥人体生物钟的作用,考试能发挥出最大潜能。此法最好在考前一周左右应用,此时复习分 量、密度要适度减轻。总体安排即科与科之间的衔接最好体现文理交叉的原则。

  (四)复习的依据

  高三备考复习实质是对过去十二年所学知识的总复习,当然这种复习可以融进高中 三年的全部课程的复习中,即便如此,三年的课程、三年的教材,三年各学科的知识点累加 在一起,实在可观。好在高考不是考每一个细微末节,至于考什么、不考什么,怎么考,每 年的《考试大纲》都有详细说明。我们不主张搞应试教育,但我们需要规范的考试。《考试大纲》不仅规定了各考试科目的考试性质和考试内容,也指出了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还给出了题型示例和参考试卷。《考试大纲》既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考复习的依据。毫无疑问,考生在备考复习时离不开《考试大纲》的指引。

  (五)单科复习要领

  高考前的这一段时间,所有的考生占有相同的时间,同样是用来复习备考,可考试成绩却千 差万别。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首先排除智力因素的影响,那么起决定作用的便是如何去利 用时间,如何运用复习中的技巧,提高复习的效率,下面我们针对每一门课程,给予具体的 说明。

  1语文的复习

  语文的复习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大方面,总的原则是多读、多写。

  基本知识集中于课本,必须认认真真地学扎实。主要应把初高中的语文课本读熟搞懂,高三 阶段重点抓高中的课本内容。复习中结合做点练习题,注意应用性和能力型题目的训练,但 不宜过滥过多。每做一题先判断其考察的知识点,然后对照答案,极力揣摩其中的联系,以 获得一条由题目至答案的清晰思路,争取做一道题有一道题的收获。

  基本技能的提高,有赖于扎实的训练与实践,靠临时突击是不行的。特别是阅读、写作能力 的提高,要靠平时的广泛阅读,多写日记,多做作文。到高三复习阶段,不妨加强作文应试 训练,每周写篇六七百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选好题后从构思到完稿不超过一小时。这样坚持不懈,可提高快速审题、快速构思、快速成文能力,对高考有极大的帮助。

  对文学常识的考查侧重于识记,这一部分的复习要结合教材作适当的拓展,主要是中外重要 的作家作品,不要漫无边际地死记硬背,注意随堂随时积累,不必单独拿出时间去背。

  随着“3+X”考试改革,高考语文更加注重对考生知识的理解、应用、分析和综合能力的考 查,注重考核如何运用现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1)重视应用训练

  复习中既要注重知识的识记和理解,更要注意培养语言知识的应用能力,把重点放在词语和 句子使用的强化训练上。对薄弱环节,更要反复演练。

  (2)强化文学鉴赏能力

  文学鉴赏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级,又是一项综合能力,包括对作品的理解、分析、归纳、联 想、领悟等等。在复习时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语感能力和想像能力,仔细品味作品的含义,真 正领悟作品的内涵。为此,在平时要注意拓宽古今中外的知识面,广泛涉猎文学作品,有目 的地读一点鉴赏类读物,以提高个人文学鉴赏能力。

  (3)切实提高阅读能力

  现代文阅读测试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是语文高考失分较多的内容之一。复习时一是应明确现 代文阅读考查的内容、要求和形式;二是要逐项演练,掌握方法;最后综合训练,把握规律 。

  文言文阅读考查也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根据考纲反复练习,掌握基础知识,突出古今汉 语异同的比较,掌握文言文阅读的规律,准确理解文言文内容,真正读懂文言文。

  2数学的复习

  数学在复习内容和总体把握上,从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入手,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准确掌 握考试的内容,不做无用功。从微观上细心推敲高考内容上不同层次的要求,要准确掌握哪 些内容是要求了解的,哪些是要求理解的,哪些是要求掌握的,哪些是要求灵活应用的。突 出重点,详略有致。

  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打好基础相当重要。复习时,不仅要记住并理解每部分的 概念、公式;而且关键在于能够准确、灵活地运用这些公式解题;注意使用范围、条件;还 要能综合运用,熟练计算,提高速度。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因而对它的复习应把握三个原则:一要重视基础,提高能力 ;二要举一反三,积累经验;三要查缺补漏,吸取教训。

  数学的备考重点在于巩固基础和掌握解题技巧。因此复习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逐个知识点 复习,巩固基础阶段。这一阶段的要点是:全面复习,落实双基;解题规范,训练思维;掌 握方法,运用思想;重视运算,提高能力;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通法技巧,提高速度。二是 精选习题,提高解题技能 阶段。在逐个知识点复习过程中,要紧抓课本,深刻理解和掌握各种数学概念、定理、性质 、公式、法则以及各部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并进行归纳、类比,达到沟通、串联, 形成合理的认识结构及知识网络。复习题选择要紧扣大纲,要具有典型性、综合性。要有利 于双基化的掌握和巩固,也要利于能力的提高。同时,探索“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是 培养创造性思维及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具体来说,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复习,应立足于巩固、熟练、综合。

  (1)将相近、易混的基础知识,进行横向比较,以达到准确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2)及时、认真地做好基础知识的查漏补缺,通过做相关习题或以前练习试卷中解错的题 ,找出自己知识和技能上的薄弱环节,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巩固。

  (3)通过综合性的练习,使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得到巩固。要注重数学与生产、生活 以及相关学科的联系,提高数学的综合应用能力。熟悉各种不同题型的特点和常用解法及求 解要求。

  提高能力要通过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来实现。

  (1)要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立足于高中数学的整体,挖掘各章之间的 横向联系,形成知识的横向网络。

  (2)重视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在做每一道综合练习题时,都要有意识地运用 数学思想促使问题由已知向未知转化,由繁向简转化,寻找出由已知向未知的通道,切忌盲 目性。

  (3)通过解题实践,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求解综合题时,应 首先搞清楚题中所涉及的各知识点的概念及相关知识,回忆求解(证)该种类型的习题的常规 解法,确定求解(证)的关键和难点,然后,以主要精力去探索解决难点的方法。

  3.英语的复习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和汉语一样,学习它需要大量地阅读、大量地写作、大量地听,将自己置身于一个英语环境中,提高自己的听、写、读能力。培养好的语感,这是学好英语的关键。英语复习应遵循“学、用、考相结构”的原则和多读、多看、多练的学习方法。最基本 的可以分为语音、词汇、语法三大块,它们互相联系、交织在一起。

  (1)语音主要通过结合词汇来复习,牢记一些读音的普遍规律,平时练习中注意随时记下那 些特殊的不规则的发音,对基本词汇能正确拼写出国际音标,在考前复习阶段,点到为止, 毋须投入过多精力。

  (2)词汇,对于高考来说是关键的一环,又恰恰是大多数学生的弱点,最后阶段的词汇复习和再积累,重点是课本词汇,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每记一个单词,可想想这个单词的其他各种形式。也可把发音规则相同或读音有某种联系的一组单词联起来记。对单词,尤其是动词的掌握,应放在句子中、课文中,以词组或句子为单位来记。突破单词关的诀窍一要稳扎稳打,学一个就记住一个;二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三要利用记忆周期,适时反复记忆。

  (3)语法复习结合大量阅读来进行,尤其要熟读课文和各种句型的例句,并尽可能地多背课 文和例句,这样在高考中就能触类旁通,许多似曾相识的题都能迎刃而解;同时大量阅读又 能扩充词汇,训练阅读速度,适应高考需要。

  (4)对“完形填空”题的训练,一要通过做关于词语和词组用法的单项选择题对基础知识查 漏补缺,二要通过大量阅读来增强语感,以适应高考对词的灵活运用考查。三是阅读中有意 识地观察英文的行文习惯,通过做一定数量的完形填空练习,来体会英文行文技巧和逻辑。 (5)英语高考越来越注重实际运用,阅读理解的分值占到全卷的1/3左右。高考阅读理解的题 材涉及面很广,包括科普、社会、政治和经济等;涉及的体裁也多种多样,包括记叙文、说 明文和应用文等。从多个层面考查考生对不同题材的不同体裁文章的理解能力。复习时注意 常识积累、注意命题方式,掌握基本的构词法,注意句子分析。

  (6)听力测试主要测试考生理解口头英 语的能力。复习时要注意了解考试的题型,选不同题材、语速相当的材料有规律地进行听力 训练,注重语音、短语、连读、失去爆破等基本技巧;合理使用题与题之间的时间,以提 高答题的准确度。

  4.“3+X”下物理的复习

  物理的备考,总的来说,首先要重视物理基础知识。课本上的概念、定理及其存在的前提、 条件等都必须透彻理解。其次,要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独立思考,适当做一些物理习题 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要注意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考试前不 要忘记物理实验的复习与准备。物理的第一轮复习要全方位、多角度地扫描知识点,掌握物 理问题的基本分析方法,第二轮复习重在抓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解题能力的提高,第三轮复 习侧重思维的缜密性和解题的规范性,精选模拟试题,避免题海战术。在综合科目考试中, 难度不如单科考试。

  (1)在复习各部分内容时,要抓住主要知识点,搞清它们的内在联系,并使之系统化。在复 习每一个知识点时,要把重点放在概念的理解与规律的运用上。理解概念要在“准”字上下工夫,掌握规律要在“用”字上下工夫。物理基本概念理解不准的常见错误有①只看概念间有联系的一面,而没有注意到它们有本质区别的一面;②把数值相等理解为概念相同;③以“观念”代替“概念”;④只看到文字叙述中相似之处,忽略了原则上的重要区别;⑤“从属关系”不明,“因果倒置”,将量变式误为决定式;⑥“先入为主”,将认识绝对化。要在“ 用”字上下工夫,不但要掌握物理的基本内容,明确它成立的条件及其推论应用,还要多做习题,但不搞“题海战术”,关键在于精。要一题多变,一题多解。

  (2)物理实验,要熟练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实验目的和原理和方法,实验步骤和主要器材 及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考生要大胆动手操作,敢于提出质疑,这样,印象要深刻得多。 (3)物理综合题内容多,过程复杂,题干往往较长。在复习过程中,应开阔眼界,构建知识框架,接触新的思想,阅读科普材料,丰富自己的想像力和知识结构。一是要深化概念、 规律的理解,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二要注重物理情景,学会分析与综合。分析综合的核心是认识与构建物理问题的过程情景,高考中,许多物理情景年年翻新,但实质不变,要掌握不同计算题的解题程序。三是灵活运用物理方法,使问题变得简单明了,优化物理方法,形成解题策略。

  (4)在冲刺复习阶段,重点是抓基础抓核心。①抓基础,查漏补缺。重视物理定律、公式的 结论及其适用条件,也要注意总结重要的物理问题研究方法。②抓核心。就是抓对物理状态 和物理过程的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注意两个线索:力和能;能及能的相互转化。分别从力和 能入手,对过程进行全面分析,久而久之,就可能化为“能力”。③抓薄弱环节。复习中应 注意课本中某些重要命题的论证过程,加强对物理问题的表述能力的训练。④关注热点,重 视运用。抓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要把物理基础理论与日常生活中与物理有关的实际结合起来,用物理基础理论解释身边常见的物理现象。⑤考前几天,将新近做过的几份模拟题进行比较研究,看哪些是热点知识,在卷中又怎样出现;自己答题中有过哪些错误,要将其彻底搞懂弄通;此外按《考试说明》把其中A级知识点再复习一遍,把学生实验再复习一次。

  5“3+X”下化学的复习

  复习好化学主要要把好两关,一是“细”关,二是“综合分析”关。把所有学过的化学内容 抽象出来看,无非是一些基本理论。把每部分的大致内容理清楚,搭好骨架,接下来填上血 肉,然后用神经和血管把各部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为化学中琐碎的小知识 点较多,所以需要反复积累,使这个知识的有机体内涵丰富。化学的考试注重综合能力, 而这种综合能力只能通过平时训练来提高,靠考前突击意义不大。

  想考好化学,要注意平时应考能力的培养。在综合分析过程中,要狠抓“双基”,交联成网 ,把各种知识建立成“块”。所有的化学内容可大体归结成以下六块。按“块”复习训练, 适当选些题做做,特别对当时做错或不会做的题,认真分析一下,查漏补缺,会有很好的效 果。同样,在“理科综合”考试中,有关化学的试题不如单科试题难,但更突出综合能力 的考查。

  (1)基本概念“块”。这一块包括物质组成和分类线,性质变化线,化学用语线,分散系统,化学量线等五条知识线(或小系统)。

  (2)基础理论“块”。这块包括结构理论(原子结构,分子即化学键理论,晶体结构理论) 和元素周期律,周期表线,电解质溶液(含氧化还原理论)线,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理论线。理论块是化学的灵魂。

  (3)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块”。这一块是化学的基石,可划分为金属线和非金属线,统一 在周期系中。

  (4)有机物“块”。这一块的核心是烃及其衍生物线,重点是结构和化学性质,而结构又是 官能团和与官能团直接相关的化学键。

  (5)计算“块”。这一块纵贯化学各部分,要掌握基本类型、解题规律和解题技巧。

  (6)基本实验“块”。这一块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含仪器、基本操作、制备、鉴别( 定)分离、提纯、定量实验、试剂存放、事故处理等。 为提高化学复习的质量,一要从定量角度研究化学反应规律性,从而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 利于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培养化学计算能力。二要注意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在化学总复习 中,要把物质结构、元素周期率、化学平衡和电解质等理论知识,与现实生产、生活中的有 关化学问题结合起来,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需要把概念、理论 和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结合起来,注意学科内的综合,才能做到用正确的理论知识,回答试题 提出的问题。在冲刺复习阶段,要根据高考形势和自己的位置,号准脉下药,高效地用时间 ,核心是确保基本题。化学基本题主要考查“双基”(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占考分的50% ,“双基”应牢固掌握,冲刺阶段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的查漏补缺。

  (1)结合以往的考查结果,仔细地将书和课堂笔记过一遍。查哪些知识点曾经考查过,哪些 题自己曾经出了错,做错的原因何在;将尚未掌握透的“双基”逐个消化掉。

  (2)适当做一些从各地模拟试卷中筛选出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基础题,但尽量不做新题,在 基本题的解答方面达到滚瓜烂熟。

  (3)关注多年以来的必考题,归纳总结各类题型的解答思路。

  (4)进一步熟悉实验器皿并将重要的实验重新做一遍。

  (5)有机化学复习主要在于理解和融会贯通。对大计算题能够做多少算多少,既不视若畏途,又不花费太多时间,原则是知道多少写多少,即使只写一个方程式,也能得到应得的分数。

  6“3+X”下生物的复习

  生物复习总的原则:一是立足课本,熟练掌握基础知识;二要提高综合素质,提高理解能 力、推理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能力、从资料中获取知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三是适当做 题,注重解题思路和方法。

  (1)夯实“双基”,适当拓宽加深

  在复习第一阶段应该如同会考复习那样将每个知识点进行逐个落实,又要适当拓宽加深,理 解和应用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

  (2)加强章节联系,强调渗透

  复习时,应注意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应将不同章节之间相关的知识通过一定方式有机结 合起来;将生物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有机联系起来,真正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如生物催化 剂(酶)与化学催化剂的区别与共同点;数学的等比数列、排列组合知识与遗传概率的计算; 能量守恒定律与生物能量代谢的联系等等。

  (3)联系实际,注意热点信息

  综合题往往由实际问题引出,结合现实生活和社会现象中具体问题进行设问。例如人类面临 的环境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臭氧浓度的不断降低、旱涝灾害、克隆问题、转基因问题 等等都是问题的切入点。根据这些背景命题往往是一类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源于单科知识 又融合各科知识的综合题。复习中不应“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注意涉及到 理化生的社会热点问题多角度、多层次地设问,提高解题能力。

  (4)注意交叉学科的有机渗透,进行综合复习。生物教材涉及物理、化学的知识点比比皆是 ,“理科综合”强调理化生知识的综合、交叉和渗透,在复习中,要有意识地将生物知识与 物理、化学知识有机结合,以提高运用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

  (5)结合科技成果命题,提高对科技成果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借助最新成果的命题,新 颖灵活,具有时代气息,并能显示科学魅力,对培养创新、综合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7“3+X”下政治的复习

  (1)政治的备考应考要以课本为依据进行全面复习,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归类排队,逐个整理 这些 知识的基本内容和要点。达到既能准确地把握概念又能简明扼要地表述。然后进一步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纵横关系。做到:①全面掌握知识点,对每个知识点真正弄懂、吃透,该拓宽的拓宽、该加深的加深。②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形成网络。

  (2)要特别注意突破重点,抓住难关,不要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在难关 上多花点时间,在重点上要深入全面地理解与掌握,面向社会重视时事。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在政治学科中常见的一种重要题型,是要求考生应用一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与解释一些社会政治现象。 因此要努力掌握观察、分析政治现象的科学方法。要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周围的事物。运用全面的、发展的和实事求是的观点去认识和对待现实政治生活中的问题,运用阶级观点去对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作阶级分析。实事求是的观点是对一切科学知识的基本要求,而坚持全面的和发展的观点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阶级观点是运用全面的、发展的和实事求是的观点,研究阶级社会的历史,分析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的体现;要理论联系实际来理解与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把书本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同国内外重大时事结合起来,注意其交叉点。要重视平时的时事政治学习,关心国内外大事,关注社会,关心生活。

  (4)对综合题主要侧重于经济、哲学、政治常识学科内的综合训练,但也要注意政、史、地 三学科之间的综合训练,注意跨学科知识间的联系,注意学科的知识及思维方法交叉、重叠 的渗透与应用。对重大时事要尝试用一门或多门学科知识全方位、多角度地去认识,以提高 综合运用能力。

  8“3+X”下历史的复习

  历史属于偏重记忆的科目,复习备考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

  (1)结合《考试大纲》,全面掌握教材知识,将知识系统化和概括化。突出重点,掌握:“ 历史之最,历史第一”;历史上具有“开始”、“开端”意义的史实;具有“标志”意义的重大 史实;具有转变、决定性意义的史实;具有特点特征的史实;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 、重点经济、文化建设成就;教材对历史事件、现象和人物作出的结论、评价。

  强调知识的融汇贯通,对这门科目尤为重要,要人为地把它们组织成一个有机体,这样不至于知识点太多、太散,不利于记忆。

  (2)比较记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完全可以采用比较记忆的方法来增强记忆效果。

  (3)熟悉历史地图。要紧跟教材,熟悉教材上每一张图,仔细揣摩,对于较为简单的图,提倡考生自己手绘,这样不仅增强了记忆,而且提高了手绘能力。

  (4)掌握线索,提纲挈领。对于历史,这一点尤为重要,寻找贯穿知识的主线,像串糖葫芦 一样,把零乱的知识点串在一起,井然有序,既便于复习,又便于掌握。

  (5)综合训练,培养能力。近年来,考题多侧重于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单纯的熟记知识似 乎不足以应付。这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知识,提高综合的应试能力。

  (6)紧抓教材,扩大练习量。“熟能生巧”是一个永远正确的真理,只有熟练,才能谈得上技巧。熟练的着眼点首先要放在教材上,紧紧扣住教材内容,认真整理体会教师上课时传授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量的针对性训练,可有专项训练,也有综合训练,对每一个知识点,要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 (7)记基点、抓住热点、提防冷点、消除盲点。复习时应建立起一个适合自己记忆的知识网 络结构,把历史知识“织成网、种成树”,牢记基础知识。坚持历史与现实结合,抓住国内 外重大时事、党和国家重大路线、方针、政策与教材重点的交叉点。对于以前曾经做为热点 的冷点问题要提防由冷变热,进行多形式、多层次、多题型的训练。复习时除注重教材中的 “大字”内容,须兼顾“小字”及图表,注意课本文字和试题材料中没有直接表述出来, 而实际上又隐蔽在其中的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

  (8)对于历史的综合题复习,立足于基本史实的掌握,掌握基本的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去洞 察历史内涵,把握历史脉络。还要多方面了解史学新观点、动态,开拓视野,提高创造性 思维能力。注重历史与政治、地理的知识渗透、交叉与综合,从而培养较强的文科综合能力 。在难度上不必花过多的精力。

  (9)冲刺复习阶段注意三点:①宏观提挈、突出重点,结合《考试大纲》再认真通读一遍课 文,《考试大纲》规定,再认再现的历史知识、重要历史地图和大事年表,都是重点。②巧 思多想,出新专题,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③重在理解,巩固记忆。对重要 历史事实、多因果关系、系列因果关系等,要强化理解记忆。

  9“3+X”下地理的复习

  (1)重视基础知识,学会整理归纳,形成知识结构

  重视基础知识。“3+X”考试非常强调能力,但能力总是从基础知识切入,运用基础知识 进行分析、比较、综合、解决实际问题。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就难以提 高能力。

  重视知识结构。我们在熟记这些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对它们进行归纳、概括、整理,形成 良好的知识结构。因为良好的知识结构,不仅有利于自己整体把握和牢固掌握知识,同时还 能镶嵌新知识,丰富原有认知结构,提高知识的使用价值。更为重要的是体系化的知识才有 可能达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2)重视运用地理图表,注意图文转换方法,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地理图表是地理信息的最佳载体,是地理现象的“信息库”,是各地理要素综合和具体体现 的“综合体”,它可代替大量语言文字,既有形象直观性,又有抽象概括性,既是我们学习 地理的工具,又是地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因此,首先应有识、绘、填、读图的习惯,把所学 的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做到心中有图。其次,应重视图文转换。对于同一内容,可通过变换、 增加图形或改变提问角度以及增加图文互换的练习训练等方式,来培养提高自己的读图分析 能力。在复习地理知识时,动手绘画简图,以图为线把各部分知识串联起来,使之条理化、 系统化,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克服了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3)加强横向联系,注意学科渗透、提高综合分析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加强横向联系。在复习中要重视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对于有些知识点要进行相应的拓展和迁 移,学会举一反三,把相似、相近的知识联系起来,如在复习等高线时,就要联系等压线、 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震线、等压面等知识。

  注意学科渗透。鉴于地理知识的综合性和考试要求,在平时学习中,完全有必要与其他 各学科进行全面和广泛的联系,进行学科间的渗透。尤其是涉及一些国家和地区领土、领海 的争端,民族、宗教的冲突,以及当今的热点问题,都应联系当时、当地的政治、历史背景 。

  (4)注重联系实际,注意区域地理的复习

  注重联系实际。复习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应多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联系乡 土、国内外实际,把知识学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注意区域地理的复习。尽管地理学科的测试可能以高中地理为主,适当渗透初中地理,但由 于高考命题中注重综合性、应用性的考查,而区域地理在这个方面有着独持的地位。在复习 某个区域时要全面考虑它的地形、气候、水文、经济、历史、政治等知识,绝不能单纯地复 习地理知识,而是要运用地理基础知识和原理,进行分析、比较、综合,达到解决区域实际 问题的目的。

  (5)关注新闻地理,注视时事焦点

  新闻时事焦点历来是高考的热点,因此在平时要关注全球时事热点,注意积累新闻地理、时 事焦点的有关资料。同时应注意发生事件的历史背景、政治原因以及发生地的地理史实,并 加以必要的分析和评述,达到有备无患。

  (6)加强人文主义精神和文化艺术的素养。从历年文综试卷分析可知,有关地理考试的重点 全是有关人类社会、自然、生命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因此注重人文素养的提高十分重要。

  (六)综合科目复习诀窍

  1综合科目的复习原则

  根据综合科目的测试目标、测试内容和高考命题指导思想,综合科目命题范围遵循中学教学 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不过分强调学科知识量的覆盖率。试题设计增加应用性和能力 型题目。转变传统的封闭的学科观念,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注意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的学科知识渗透的能力。增加综合性、应用性内容,创设一些相对新颖的情景,以考查考生 利用已学知识形成的初步创新能力,从而促进中学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高 考内容和形式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综合科目的考试内容取材于现行中学课程内容因而不 必设置综合课程。也就是说,只要认认真真把课上好了就能考好。因此,在复习时应该立足 本学科的主干知识,深刻理解、灵活运用本学科的主干知识,不必面面俱到,在复习主干知 识的同时,需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生产、生活、科技等实际问题,由此培养运用基本 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综合科目”的迎考复习教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学科主干知识的复习和 整理,使之系统和深化,把握学科主干知识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的任务是进行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运用学科内的不同主干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第三阶段,是所谓“模拟训练”阶段,训练的内容仍以学科内主干知识的综合为主,但要有适当比例的跨学科知识综合的题目。在这三个阶段中,应以前两个阶段为主。

  (2)把握“综合科目”复习的深度和难度。“综合科目”各相关学科复习的深度和难度应比 原来“3+2”时有所降低,“综合科目”设置的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单独学科能力 的考查应退居次位,学科复习教学的深度和难度适当降低也是顺理成章的。

  “综合科目”的前提是夯实相关各学科(文科综合含历史、政治、地理;理科综合含物理、化学、生物)“双基”,熟练掌握综合各学科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向其他科延伸和渗透。

  (3)重视研究性学习。近几年的高考,在一些试题中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研究性学习的基本 特征,若不重视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就要吃亏。

  2“文科综合”复习策略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与三门单科考试的测试目标具有一定的一致性,都侧重考查学生对所学专 门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不同的是单科考试主要是针对某一学科基本知识理解与应用能力 的测试,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的试题可以是分别或同时对地理、历史和政治三个学科基本 知识理解与应用能力的测试。文科综合的命题趋势:一以学科内的知识、能力综合为主,强 调初步认识问题的能力;二以体现学科之间的自然渗透和迁移为特点,强调分析、解决问题 的多维性和开放性;三以展示时代特征、体现人文精神为基本理念。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涉及的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的考试内容, 仍应依照三单科的《考试大纲》的考试内容,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是文科综 合测试卷命题的指导思想。基于此,建议采取以下复习备考策略:

  (1)依靠《考试大纲》全面指导复习

  《考试大纲》中规定了高考的性质、目的、内容和形式,它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规范高 考复习和考生备考的依据。这一点非常重要,运用《考试大纲》,应明确“考试内容和范围

  ”,明确考试的“能力要求”,明确高考“试题、试卷的结构”,还要认真阅读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以及近两年的高考文综试题,这有助于认识、理解“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依据《考试大纲》中的各项规定和要求,规范高考复习指导和学生的复习备考,可以增强针对性,克服盲目性,避免干扰,减轻负担,有利于提高复习备考的效益。

  (2)以单科为主,夯实双基

  高考试卷没有不考基础知识的。抓紧三科知识的学习与梳理,至关重要。要强调考生能对中 学三科教科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透彻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这是致胜的前提和基础。

  文科综合并不是新设立的科目,而是在我们学习的政治、历史、地理的基础上,以及平时通 过阅读、考题讲座、文科的选修内容、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等获得的有关知识的综合。因此, 考生要十分重视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的基础知识网络化工程的建设。要强调在系统掌握基 本知识、基本理论后有针对性的系统训练。要强调先初步形成系统的理论思维能力,后去解 决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练习题。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扎实,运用所学知识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很难形成。

  立足本学科是文科综合复习的基石和关键。在文科综合考试中,即使是综合题目,首先也是 学科内的综合,其次才是跨学科综合。的确,高考试卷虽号称“文科综合”,但实际上绝大 多数是学科内综合,跨学科试题仅占全卷的20%左右。而且即使是跨学科的题,各个小问题 也不过是各科的“拼盘”而已,真正将政史地三科交融为一体的问题并不多。因而,只要将 各学科的知识与能力百般锤炼,运用自如,跨学科问题自然也将迎刃而解。

  (3)立足学科内综合,关注跨学科综合

  每个知识点都是知识体系或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各知识点之间都有联系,从整体看每个 知识点都不是孤立的,零散的,学科内的综合就是把局部的东西综合成一个整体。只有把握学科内综合的真正含义,理解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与体系,才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跨学科综合命题以现实问题立意,通过现实问题体现出人与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 代意识,同时利用现实问题进行学科渗透,继而考查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的能力。这几年高考题中跨学科的综合题仍有明显的拼盘痕迹,同一题中的点干问题有明显的学科归属。或属于政治,或属于历史,或属于地理,但不是说跨学科综合题就一定是各学科题的拼盘,从发展看,真正有学科知识交叉的试题会逐渐出现或增多,表现在同一问题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结合,而且综合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政史地综合,有政史综合,有史地综合,有政地综合等等。综合的程度也不一样,有以政治为中心、史地为铺,有以历史为中心、地理为辅,有以地理为中心、政治为铺等等。

  跨学科综合命题的角度、形式与学科内综合的命题有一定区别,它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 合,强调学以致用,强调体现人与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这点考生也要注意。

  从《考试大纲》和近几年高考文综试题结构来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的“综合”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跨学科综合与学科内综合。

  跨学科综合。一是“综合能力测试”的考试内容构成中,改变了以往单一学科内容构成 试卷的模式,而是集政、史、地三个学科内容于一卷。二是试卷中出现了需要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试题。 这种题目的命题以问题立意,并围绕题目的主体立意编排各科内容,而并非以各科的重点内容为中心。学科的知识服从并服务于整个题目的立意所在和价值取向。这类题目在最近的三份已考过的试卷中,一般只有两道,所占比例较小,而且难度一般不大。考生只要学科基础扎实,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一般都能解决好此类问题。

  由于主观上把跨学科综合能力测试看得过于神秘,或由于对综合能力测试的理解不到位, 社会上出现了应对综合能力测试的现象,孤立地、一味地在交叉、渗透点上下工夫。这样,既不能有效地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能使学科基础知识和能力受到严重削弱。

  学科内综合。“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不再强调学科知识点的复盖率 ,试题的起点较高,综合性强。学科内容合占试卷内容比例的80%左右。总复习应把主要精力安排在学科内的复习上。

  (4)贴近现实,关注热点

  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社会热点问题始终是高考的重要内容,以这些重要内容为背景材 料,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阐述,是对考生进行综合能力测试的重要题型和方法。考生平时应注意收看“新闻联播”、“时事评论”、“一周要闻”、“地球村”等电视节目,对《人民日报》、《半月谈》 等报刊杂志,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选择地阅读。

  纵观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社会热点问题均是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其结构组成和影响 因素是错综复杂的,但其最主体的构成因素不外乎有地缘、事实、意识三大类。因此,在以“问题解决式”模式进行三科综合复习时,就应当从现实问题的这三方面入手:

  首先,熟悉地缘,即了解社会现象所发生的地域空间的基本区域特征,分析这些特征中 作为该现象形成要素的地理环境特色,掌握现象发生的地理背景。

  其次,分析事实,即根据抓住现象的最基本特征及其成因,掌握社会现象发展演变的内 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以及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对人类(全球或当地)产生的重大影响等。

  最后,构建意识,在上述基础上,就具体问题形成综合的判断、评价和最终的决策。

  3“理科综合”复习策略

  (1)始终依据《考试大纲》全面指导复习

  《考试大纲》是关于当年高考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包括考试知识在社会实践和生产中的运用等方面的纲领性文件,它不仅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而且是规范高考复习和考生备考的依据。

  依据《考试大纲》全面指导复习,可以克服盲目性,在所规定的考什么、怎么考的范围中更 有效地提高复习质量,在同样长的备考复习的时段里更接近考试所要求的目标。同时考虑到高考改革的原则是稳中求进、稳中求改,认真研读上一年《考试大纲》中理科综合部分及理科综合试题,对于解读当年的《考试大纲》会更受启发,从而对指导理综的备考复习会更有帮助。

  (2)注重基础,培养能力

  理科综合考查的是各门学科知识中基础的概念、定义、事实和方法,这就要求回到书 本,注重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的复习。另外,要加强能力的培养,以适应“3+X”高考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 意的转变。要主动学习,

  要有尽可能利用广泛的思维和想像空间,充分体会基本原理、思维方法在社会生活及科学研 究中的应用。

  在复习中,学会构建学科知识体系,三个学科要有三个知识网络,层次清楚分明。有了 坚实的学科基础知识,

  有了清晰的学科网络,弄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了解知识点在网络中的相关位置,有利于联 想记忆,有利于发现问

  题、提出问题,也有利于深层次拓展知识,有利于由学科能力向综合能力转化。

  复习时必须以单科复习为基础。没有牢固的单科基础,学科内综合、跨学科综合就成了无源之水,所以复习时的重点之一应该放在系统掌握学科内的内容以及其内在联系上。单科复习主抓双基,学科复习内容要完整。从试题难易比例分析,应在容易和中等难度题上下工夫,这样就有了基本分,所以应该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并掌握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扩大知识的覆盖面。忽视一个最基础的知识点,就可能导致一道大题无从下手,白白丢掉许多得分的机分。所以,在综合考试总复习中一定要保证学科复习的完整性。就高三备考复习而言,第一阶段按章节理清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配合经典的题例,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向纵横方向引申和扩展,第二阶段可进行专题复习,重在学科内各项能力的提高。

  (3)重视实验能力

  《考试大纲》明确提出要求学生要具备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要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能 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近几年的试题十分重视考查实验,对实验能力的要求加强了,可是实验却是学生较为薄弱的环节,所以无论在平时的学习还是备考复习中,实验能力的培养应引起高度重视。一是能对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做出正确的解释和分析;二是能够设计简单实验,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其实最近几年的实验试题当中考查的原理都是中学最普通的也最常用的原理,仪器是常见的,但问题情境是新的,所给的实验装置组合是新的,使得有些同学一看就慌了,不知如何入手。所以要强调学生理解反应原理、理解装置原理,没有理解,就不能使用熟悉的装置和熟悉的仪器,完成熟悉的实验。可以适当进行“一器多用”或“多器一用”的发散思维训练。

  高考对评价的能力要求也更高了。评价有关见解、实验方案,或者对过程、结果进行一 个客观的评价,这都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所以,平常学习或备考复习中对每个实验都要认真弄懂实验目的、原理,熟悉实验器材,掌握实验方法和步骤,分析解释实验现象和结论,处理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牢固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

  (4)联系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应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理科综合试题大多以生产、生活、环境、科技、能源、社会等实际问题立意命题,强调 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在勤奋复习学科知识,埋头于做练习卷的同时,还要十分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生产。学会用学科知识去观察社会热点、焦点以及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把了解的新信息与课内已学过的有关知识

  结合起来,并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培养应用新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复习还要坚持同步性原则,综合训练范围适度

  同步性原则就是复习计划一定要和学校教师的复习安排同步进行,万万不可另起炉灶, 考生要有自己的复习计划,但这个计划是在学校教师复习安排下的细化和调整。对于备战高考的中等水平考生而言,最好办法就是跟着老师一科一科地复习,只要各单科复习好了,综合题肯定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对于成绩特别好的个别考生,可以延用多年以来形成的独到、有效的学习方法。

  学科内的综合训练为主。跨学科的综合训练一定要有,但要适度。在学好这3科教材上 的内容外,还要把3科联系起来,做到活学活用。一定要以过去两年高考试题为蓝本,以《高考大纲》中的题型示 例为蓝本,做题不要多多益善,更不要沉湎于偏怪难题中,在复习的前一阶段不应搞过多的综合训练,整个复习阶段,应该以单科复习为主,先落实好单科知识,再进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训练。如果不先全面系统地打好单科的知识基础,就不可能搞好学科内综合和跨学科的综合。

  (6)警惕陷入误区,要抓住重点兼顾全局

  ①首先要在观念上重视理科综合。部分考生认为“X”不如“3”重要,因此在复习时用 的时间少,甚至还很不系统。事实上,这两年的理综考试中就有部分考生为此吃亏。只有各个学科达到齐头并进,学好学精,才能真正在竞争中取得好的成绩。

  ②兼顾学科分数,适度倾向薄弱学科。各个学科分数权重不同,考生在复习安排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应当是不同的。综合考试总复习一方面要兼顾各学科的分数权重,另一方面要兼顾自己的薄弱学科,适度向薄弱学科倾斜。薄弱学科,也许是高考中争取提高考分的最有潜力的学科,适度加强薄弱学科、薄弱环节对提高总分有一定帮助,这里所说的薄弱学科、薄弱环节是相对的,是从考生对学科的自信心以及平时测试结果的分析中得出来的。

  ③不能本末倒置,只注意跨学科的综合,而忽视本学科的知识。有的学生认为“X”就是考 查学生综合能力,平时复习应该把重点放在跨学科内容的学习上。可是,综合科目涵盖多个 学科,涉及到少则(小综合)十几册课本,多则(大综合)几十册课本,没有扎实的单科基 础知识为基础,专门去复习跨学科综合不可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而且从考试角度来看,跨学 科综合试题只占很小的比重,占分比例十分有限。因此在有限的时间里,与其把主要精力和 大部分时间倾注到跨学科综合的复习上,不如把重点放在各学科内容的复习上。

  ④避免单纯强调能力,而忽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虽说“3+X”比过去更强调对能力的考 查,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试题设计增加了应用型和能力型题目。但是,考生在复习时主要精 力仍应该集中在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不应该只热衷收集和研究社会热点 问题、焦点问题。

  4“文理大综合”的复习策略

  高考试行大综合已有3年,2002年试点省市扩大到5个(含自主命题的上海市),2003年又3 个省加入大综合考试的行列。对于综合能力考试,老师和同学都感到不大适应,对于如何复习备考心里没底,不像对待语、数、外复习那样应付自如。“大综合”应怎样复习?这里根据 大综合测试的考核目标和要求以及三年来的试卷特点,提出复习备考的几点建议:

  (1)领悟《考试大纲》,把握复习方向。《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高考命题不但在 题型比例、难易比例等方面都严格按说明的规定,而且在能力和能力品质的要求、试题格式 和题型都在《考试大纲》范围内操作。所以,考生只有按《考试大纲》备考才能找准方向 ,才有针对性。

  (2)注重知识联系,进行科学整合。文理综合考试涉及六门学科。既涉及学科内综合,又突 出学科间综合;既要求知识的综合,又侧重能力的综合;既立足于学科知识,又拓展到自然 、社会科技等知识;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际应用文字、数据、图表、情景、知识能力的考 查,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科学的测试。如何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进行高效的复习,提高 应试能力,关键在于科学的整合。整合的过程就是综合的过程,在建立学科知识网络体系、 落实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由学科内综合向学科间综合过渡,向学 科间融合过渡。利用现实重大事件作为背景材料、各学科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展开讨论,使各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得到整合。

  (3)夯实基础,把握标高、训练思维习惯,从几年来大综合考试情况看,卷面的主要部分是 以基础知识为主的学科内综合,单科基础知识牢固了,综合成绩就上得去。从跨学科综合部 分看,渗透交叉部分一般也是基础部分,虽然是离学科中心稍远的边缘,不是处于学科的核 心位置的重点和难点,但是体现的仍然是基础。夯实基础的主要措施是回归课本:一是通读 课本,包括教学大纲和考纲没有涉及到的,也包括小字部分;二是对照考纲重点看,重点不 一定是难点;三是翻开书的目录进行联想,形成对全书结构的总体印象。以往的考试也表明 ,大综合的考试难度并不很大,试卷难度在0~6左右,绝对低于单科考试的难度。备考时准 确把握标高就是准确把握难易度,不人为拔高,不去钻偏题、难题、怪题,把目标定在适当位置,在基础上做文章、改变过去单科的复习模式,养成一种综合思维的习惯。一要全面提高,各学科平衡发展,学科内综合的训练要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同时学科间综合逐步到位,以适应文理综合试卷的考核;二要积累材料、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科技,广开信息渠道,掌握背景材料,对重大社会、科技热点问题给予关注。

  (4)加强图表、数据等非文字背景材料的研究。从历年考试看,大综合考查的主要内容是再 认、再现所学的人文科学的基本的、核心的概念和结论,用所学知识去认识、分析、解决实 际问题。试题所给的背景材料往往是文字、数据、图表、公式等多种呈现形式,要求考生分 析说明相关社会现象或自然现象存在、变化、发展的状态、原因和趋势。所以我们对试题的 非文字信息来源要做重点研究和专题训练。

  (七)复习方法纠偏及心理疲劳的消除

  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高效复习,取得最佳效果,既是所有考生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一 个共同的心愿。但是,事实上由于个体的差异和方法不同,复习效果相差很大,而方法失当 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根据资深高三老师多年研究,将高考复习中的不良倾向归纳为“ 十忌”,并指出了克服办法。

  1忌好高鹜远,应以基础知识为主

  能力是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的前提下逐渐形成的。一味地钻难题找综合 ,忽略基础知识,追求巧解偏怪题,忽略通性通法,最终结果是丢西瓜保芝麻,得不偿失。 现行高考中基础知识占70%,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抓基础,只有根基牢固,才可以 谈逐步提高能力。

  2忌零敲碎打,强调知识要系统化

  高考题目的设计思想常常定位在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以及各类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上。在第一轮复习中,一定要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且学会归纳总结知识点,常用 的基本方法,了解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转化,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今后的能力提高和知 识的灵活应用。

  3忌审题粗心,坚持审题慢做题快的原则

  解题实践表明,条件预示可知并启发解题手段,结论预告需知并诱导解题方向。解题之前认 真读懂题目,正确领会题意,通过思考仔细推敲,抓住问题的实质,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 多的信息。有了一审慢才能有二做快,审题不细致,不全面,必然会导致快解不快反而慢的 境地,甚至出现错解或误解。所以要做到审题慢而细,做题快而准。

  4忌方法僵化,要解放思想开拓思路

  在解题过程中,往往发生思维定势化,只能以单一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不能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去考虑问题,把特殊问题一般化,或把简单问题繁杂化。如果在学习中注意掌 握多种解题方法,掌握多种解题思路,经常进行灵活多变的一题多解的训练,那么思路拓宽 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自然就更多、更合理。

  5忌面面俱到,注重抓课程体系的重点

  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突出重点,抓住了重点得分率就高。不求面面俱到,但求重点突出 。主次要分清,复习效果会更好。

  6忌死记硬背,重在思维能力的提高

  《高考大纲》中明确指出了减少记忆型的题目,增加能力型、应用型以及综合题的题目。背 题型已经成为历史,靠牺牲速度换取高分的时代不存在了。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重视思维能 力的培养,如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题目。

  7忌答非所问,做到解题详略得当,结论完整

  有的考生拿到考题明明会做,但最后答案却是不全面或错误的;有的考生答案虽然是对的, 但中间过程有逻辑缺陷或概念错误。考生在平时的训练中,就要解决好“会而不对,对而不 全”的问题。解题中应注意推理的严谨性,计算的准确性,表述的规范性,结论的完整性, 会做的题目力求不失分,部分理解的题目力争多得分。

  8忌题海无边,要以一当十

  复习中并不是做题越多越好,多买几本参考书就能产生效果。题是要做,但要有针对性地做 题,明确思路,掌握规律,熟悉方法是最重要的。如果再能做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这样 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去做题,学习成绩会提高更快。

  9忌胸中无目标,做到计划要周密,时间要合理

  高三复习一般有近一年的时间,学生要做很多事,学习巩固知识以及提高能力并重。老师是 按全体学生的水平为标准进行课程复习,但是学生之间的基础有差异,学习方式和理解能力 不尽相同,所以每位学生应该根据个人不同的特点,拟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明确每天 的学习任务,合理地安排时间,并且努力实施完成计划。

  10忌猜题押宝,要以掌握基本技能和方法为根本

  “猜”的随意盲目性大,不利于掌握基本知识和方法。而要靠选用适当的方法,经过严密的 计算和严格推理,以获得问题的正确答案。复习时要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学 过的基础知识为基点,从培养能力入手,掌握合理的科学方法,使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不断 提高。

  高三考生在紧张的复习、迎考过程中不同程度地感到学习有压力,有近一半的考生会感到力 不从心,表现出身心疲劳现象,成为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所谓心理疲劳是指因心理因素引起的不良情绪,使大脑皮层受抑制而出现的心理现象。之所 以产生心理疲劳从根本上说,是受到人的体力、智力、情绪三种节律运动规律的制约。当三 种节律出现运动低谷时,人就产生生理或心理上的疲劳。因此,对三种节律有不利影响的因 素,都有可能成为导致心理疲劳的原因。从高三学生复习迎考角度看,造成他们心理疲劳的 主要原因有:

  1对提高学习成绩、升学的担忧是导致学生心理紧张、疲劳的主要原因。高三考生绝大多 数都有升学的渴望,希望考上大学,特别是考上名牌大学。然而高考毕竟有很强的竞争性,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以偿,这就必然引起考生对学习成绩进退的看重和对升学的担忧,从 而导致他们内心不安、焦急与紧张,这种状况长期得不到有效调节就诱发心理疲劳。

  2教师、家长的过高期望与要求加剧了考生的心理压力与疲劳。考生的家长通常对子女的 学业要求很严,期望过高。同时,他们对教师水平的评价也是以考生升学多少为标准,从而 促使教师在有意或无意之中与家长一道对学生施加压力,这就加剧了考生的心理疲劳。

  3高考科目多、任务重,搞题海战术是导致考生心理疲劳的关键所在。一些教师为了抢时 间,提高自己所任学科的成绩,大量订购复习资料与练习,搞题海战术,结果学生只能靠拼 脑力、体力来应付,每天除了吃、睡,几乎所有时间都用在做练习、背资料上,当学生长期 辛劳而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时,往往会因此失去学习兴趣与信心,陷入极度悲观、焦虑之中 ,个别学生会做出逃学、出走甚至自杀的极端事情来。

  消除考生心理疲劳可采取以下对策:

  1明确奋斗目标,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教师的评价常常会对学生的学习信心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帮助其明确个人阶段性的奋斗目标,不断 用目标激励学生,使学生能充分认识到自己刻苦学习的意义和取得的进步,使其增强学习兴 趣,恢复自信心,在愉快的情境中消除身心疲劳,学好各门课程。

  2加强考生的思想教育,正确对待社会舆论,提高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教师在搞好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要对学生加强科学人生观教育,将个人理 想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跳出自我设计的小圈子,培养他们对社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正确 对待升学、社会舆论、个人的成败、荣辱,从而提高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3改善营养,保证睡眠,开展文体活动,做到劳逸结合。

  4减少作业量,运用科学的复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题海战术,只能造成心理疲劳与学 习效率降低的并发症。为避免这种情况,要适当控制作业量,学科老师侧重帮助学生理清书 本知识体系,突出重点和难点,精心选题,做到精讲精练,提高复习效果,减轻学生身心负 担。

  5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建立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

  良好的班集体,融洽的师生、同学关系,对个体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会增强其克服困难的 信心与勇气。相反,疏远集体,忽视人际关系的沟通,内向的、缺乏自信心的学生遇到困难 容易使自己情绪低落,心理疲劳。因此,在复习阶段,教师更要关心班集体活动,协调学生 之间的关系,开展一些主题班会、生日晚会之类的活动,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学生才 能有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心理去迎接高考的挑战。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评论】【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MP3 手机 相机
 
服饰 首饰 护肤

旅游 电脑 礼品

精品折扣一拍网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 分类信息 出口商机,一网打尽!! 点击这里,赚大钱! 让湿疣、疱疹不再复发
·做一个县,赚一百万! ·开千百度特色花店! ·高血压人要“解放” ·与狼搏斗的医学泰斗
·投1.8万办厂利润惊人 ·浪漫小店,月赚8万! ·让湿疣疱疹不再复发! ·银屑病 白斑病新突破
·老年人用品店隆重招商 ·投资1000元:利润惊人! ·“基因透析法”治肝病 ·解救湿疣、疱疹患者
·开唐林香烧鸡烤鸭店 ·开麦当劳式美式快餐店 ·专家谈银屑病、白斑病 ·专家专治,外阴白斑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227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