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李岚清:大学生不知道肖邦 实在说不过去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3/25 18:30 《大学生》 |
《李岚清音乐笔谈》和普通人 这本书最早进入视野,是去年的一个秋日里,我去高教出版社与刘志鹏社长谈一些合作的事情,临走时,社长送给了我这本书。拿着书进了电梯,正翻看时,突然一个工人模样的小伙子对我说:“这可是本好书!”这是我听到一个不认识的人一句最简朴的评价。 接着,我熟识的一位老人生病住院,我知道他是一个古典音乐发烧友,就特意买了一本《李岚清音乐笔谈》送给他,以为他会惊喜。没有想到,他说:“我早就买了一本,你这是马后炮。”他是物理学教授,40年代末留学美国密歇根大学,属爱弹钢琴的老一代大学生。我问他,你觉得怎么样?他脱口而出:“好极了。”我问为什么,他回答:“很对我胃口,没有那么高深的理论,也不只是讲音乐家的事情,还有作者自己很独到的思想。”我的感觉是,书里说过首先希望感染现在的大学生,没有想到,还是老大学生占了先,不服不行。于是当时我迫切地希望能够采访到作者本人,把这本书介绍给更多的大学生们——杂志的读者。 更有意思的是,采访的那天下午,我关掉了手机,完成工作再开机时,涌进了N多的短信,其中一个是北京新华书店副总邹琴发的,我本来与她参加同一个会,因此请假了。她激动地说,知道你是为采访岚清同志请假后,就是想告诉你,我们市新华书店刚刚在中关村图书大厦举办了发布会,《李岚清音乐笔谈》被评为北京“最有人气和人缘”的书,你知道吗,这完全是读者自发评出来的,我们也没有做任何特殊的摆放!…… --钟岩(《大学生》杂志社社长)
《大学生》杂志社社长钟岩就《李岚清音乐笔谈》采访李岚清 摄影/范水 我们“听懂”音乐吗 钟 岩:一口气读完了您的书,我有了一种冲动,与那些里程碑式的音乐巨人对话的冲动。 一个最简单的问题:我们坐在音乐厅里,如何听懂?拿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我的小学音乐老师教给我们的一着是“联想”:音乐载着森林、溪水、风雨、狂奔的战马飞到了面前,这大概是多数人都有过的“听”启蒙。30年后,有一次听音乐时我突然有了一种全身被那种旋律包围了,好像被潮水浸透的感觉,特别的舒服。现在您的《音乐笔谈》,又使我获得了新的提升,一下子拉近了我与那些大师的距离,使我得知那些闻名于世的音乐是在什么人生境遇里诞生的、首演的,更重要的是您所写的可不是音乐史,或音乐家的故事,而是融入了您自己的人生、青春,您对他们的看法、认识和体会,使我们不再是仰望那些远去的孤独而高大的名字。您拉近了时空的距离,使人感到“我认识了那个活生生的人”。 这使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想和大师对话”的悬念和冲动,昨天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到书店去,买了托斯卡尼尼指挥的《贝多芬》全套,这次再听真是穿越了历史的隧道,对音符的感觉都不一样了。我还特别想听您推荐的《莫斯科河上的黎明》、《列宁格勒交响曲》……。感谢您的《音乐笔谈》,带来了这种悬念和冲动,提升了我“听”的境界。 李岚清:看来你和我两个人都是音乐爱好者。我们两个人爱好音乐的入门不同,你是从听音乐开始的,我是从对音乐大师们的好奇心和我的生活经历开始的。你说你对这本书感兴趣,对你有帮助,我感到高兴。这正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我书中讲的都是个人的体会。 钟 岩:书中还有一系列的悬念想请您结合您的理解给予解答。比如说,关于亨德尔。为什么贝多芬在晚年说:“从这里我听到了真理”? 李岚清:你提的问题,本应由音乐家来回答,因为这已超过了像我这样一个音乐爱好者的能力所及。但既然已经提到了,我也可以试着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不一定对。贝多芬这里所说的“真理”,我想指的还是他被音乐的真理所感动,而不是别的。 在260多年以前,1743年亨德尔最为著名的清唱剧《弥赛亚》在伦敦上演,演出进行到大合唱《哈里路亚》时,以乔治二世为首的全场观众都为之感动而起立致敬。从那以后形成了惯例,每当剧场奏起《哈里路亚》熟悉的音乐,全场观众起立。不仅是贝多芬,诗人海顿随观众起立听《哈里路亚》时感动得热泪盈眶,他说:“他是我们所有人的老师。”在此之前,炫耀排场和卖弄歌喉,又票价昂贵的意大利歌剧已经遭到英国市民的冷落。一位西方音乐评论家说,“亨德尔从宫廷歌剧向(面对一般市民的)清唱剧的转变,象征着巨大的社会变化,他成为新型的资产阶级文化的缔造者之一,也因此成为新型观众的缔造者。”这也许是贝多芬认为“音乐真理”的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