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窘境是:当女人们的学历读到“硕士”、“博士”时,作为男人的雄性动物就没把她们当异性看,而是被学历头衔给“吓跑了”。一位女博士袒露心迹说:“自从本人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之后,大家看到我,不分男女,无论年龄职业,毫无例外地,得叫上一声罗博士。”
《中国青年报》曾刊登了一篇名为《我是女博士,但我不是灭绝师太》的文章,可见,女博士们困囿于烦恼之中,却又苦于无解。
“谁让我们把宝贵的青春奉献给了学业,等回过头来想找另一半时,已经是蔫了的花儿没人要了。”在择偶的问题上,大多数女研究生正面临源于年龄的尴尬。
厦门大学余章宝副教授认为:“高学历教育无疑推迟了女性介入婚姻市场的年龄,使得女性到了有足够精力谈婚论嫁的时候已经在青春年龄上处于劣势。”
因此很多高知女性普遍有一种“恨嫁”的心理。要是没个“着落”,拖过了30岁,“销售难度更大”了。而单身男性到了35岁还被认作是“钻石王老五”,大可先干一番事业再说,“只要有事业不怕讨不到年轻漂亮的老婆”,这就是他们的想法。
市场规模扩大,行情不见上涨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在个体家庭中,教育资源的投入已经基本没有性别差异,大多数女性都能在学业的道路上享受和男性同等的机会。女生对应试教育有着天生的性别适应,加上本科毕业就业难等现实考虑,都使得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女研究生婚姻市场的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研究生的连年扩招,实际上也加快了这一规模的扩大。
“女研究生市场规模扩大的同时,其市场结构也在不断升级。”婚姻问题专家叶文振发现,“在留学归国女硕士比重增加的同时,年轻、美丽、温柔体贴的女研究生比重也在增加。我所带的几名女研究生中,就不乏漂亮、健康、聪慧、温柔的女孩。”
然而,即便一些女研究生才貌双全,却仍然在婚姻这个市场上行情不好。三年前王欣梅本科刚毕业,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个男友,当时没什么感觉,况且才考上了研究生,就婉言拒绝了人家。现在王欣梅都快要“直博”了,和许多“奔三”的女性一样,相亲成了她生活中一门主要的课题……相似的例子其实不少,所以很多学术或者事业成功的女研究生最后不得不来个“换季大销价”“清仓大甩卖”,可还不一定能找到个好买家。
女研究生在婚姻市场上行情不好,不仅仅是年龄的问题,余章宝认为,在纯粹年龄背后隐藏着我们的择偶观念。这些择偶观念源于传统社会的伦理文化,也就说,虽然在主流文化和社会建制中,基本上达到了男女平等,但是,隐于人们内心观念之中,成为血液一部分的亚文化和潜规则中,依然是男强女弱的择偶标准。
一方面,女性也不愿意“下嫁”比自己学历低的男性,从而人为地设置了学历壁垒,提高了自己的择偶门槛;另一方面,男性也不愿意“高攀”比自己学历高的女性为伴侣,从而降低了供给弹性。供需双方谁出了问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