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子生填报志愿应注意些什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5/23 16:48 中国青年报 | ||||||||||||
北京五中校长李源在这所传统的市级重点高中、现在的北京市示范性高中主管高三毕业工作已经十几年了,对指导不同水平的考生填报志愿有着丰富的经验。他提醒高三的同学和家长填报志愿时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尖子生如何选择名牌大学
说到名牌大学,家长和考生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北大、清华。但各重点高中里有希望能冲击这两所大学的学生不会很多。具体到填报志愿,在一些关节点上,报北大清华与报其他一流高校区别不大。主要就是正确估价自己,选准目标的问题。 北京五中每年都有30~50名尖子学生考进北大、清华,考进一批重点院校的学生超过八成。尖子生们怎么确定自己报不报考北大清华,或者报哪些一流院校呢? 李源校长说,高考不像中考,中考的录取原则是选尖子生,录取时一分一分地加,不会让考生浪费分数。而高考是选第一志愿。第一志愿一旦报错,起码浪费50分到70分。不是经常有人说,某某考生本来考得不错,就因为第一志愿报的不好,高分都浪费了。 选择第一志愿哪个因素最重要? 李源校长说,首先要考虑兴趣。 李源说,问到尖子生你喜欢什么专业这个问题,一半以上的人会说:“我数学比较有优势”,或“英语是我的强项”,“语文我学的还行”。但分数优势不一定就是你的兴趣所在。 2001年,北京五中高三毕业生中有个男生考上了清华数学系,填报志愿时,就是考虑数学是自己的强项。但是,上了一年多以后,这个男生无论如何不想再学下去了,他发现自己不喜欢数学,而喜欢通讯工程。于是,坚决地退了学,复读重考。第二年他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北京邮电大学的通讯工程专业。 所以,填报志愿时,考生首先要仔细地想想自己的兴趣在哪里。 除了考虑兴趣,再一个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就是实力。要根据自己高中3年积攒下的实力,尤其是要依据在高三期末考试、一模考试、二模考试中的几次成绩,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分析自己的实力,要记住比照范围不能太小。”李校长说,经常有一些考生以自己在本校的排名作为依据,或者是以自己的几次考试分数做依据。这种评估容易失真。因为,考生的实力是以你在一定人群中所处的位置决定的,不是靠绝对分数决定的。如果参照分析的人群样本太小,数据发生偏差的可能性就大。 一般来说,各区县的统考是个理想的尺度。比如北京的期末考试和二模一般是各区出题,全区统一阅卷。这样就会有你在全区的排名位置。考生还要分别了解全区今年和去年的文科或理科考生总数,再认真研究区里去年一本考上多少, 二本考上多少, 以你现在的排位,相当于去年相应考试的什么位置。 第三个重要因素是要有一个冲击的目标。冲击目标就是一个可能达到的较高境界。一个人的实力是可以变化的,评价自己的实力,也有一个心态问题。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最后的结局很不同。 李源校长说:“心理学上不是有个罗森塔尔效应吗?高考填报志愿也应该给自己设定一个有可能实现的冲击目标。” 1998年,北京五中一个毕业班里有4个男生第一志愿都填报了清华大学。他们二模基本上也就在510~520分之间, 在年级里排到100多名。李校长觉得没什么希望。“可那4个男孩子特别自信,比着学,把自身的潜力充分调动起来。结果真的有3个冲上了清华。当然,定冲击目标同样要因人而异。也要看自己的基础和潜力。” 李校长还特别提醒高三毕业班的老师,在学生填报高考志愿的问题上,一定要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愿,千万不要为了给学校争光, 逼学生去填报清华北大。因为报考清华北大的风险是很大的。 填报志愿要注意平衡 常听人说,填报高考志愿时,尖子生也要注意平衡的问题。李校长解释说,报志愿的平衡就是说所报专业不能全报一种。 比如,你喜欢英语,就把所有的志愿都报成英语专业。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英语专业除了考卷面成绩以外,还有口语考试,口语考试成绩如果低于4+,高校一般就不会录取。所以,一旦口语考砸了,所有志愿就全落空了。 再者,填报某种专业,相关科目成绩很重要。你想学医,可你的化学或生物成绩不高也成问题。大学有一定的招生自主权, 可能因为你的相关科目成绩不高不录取你,而录取总分比你低一点,但单科成绩比你好的。 另外,还要考虑身体因素, 有的专业需要一定身高,有的专业对视力等有要求。所以,报志愿前要仔细研究各专业的报考条件,不能光挑喜欢的专业报, 要在喜欢的基础上选更有可能录取的。(记者:蓝燕)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