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之三:推进依法治国 发展政治文明(3)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5/26 16:54 北京天利考试信息网 | ||||||||
三、特别提示 (一)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原则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基本内涵: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主体:广大人民群众;领导者:中国共产党;标准:宪法和法律。) (3)本质: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4)根本目的: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因为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共产党领导人民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的,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所以,依法治国就是按照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治理国家。 (5)要求: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要进一步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工作和普法教育工作。 (6)依法治国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的统一。①在我国,法律把党和人民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并赋予其人人必须遵守的法律效力。②依法治国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是始终坚持和保证人们当家作主,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决定力量。而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③我国的法律是党领导人民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它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服从法律、依法办事,就是服从党的领导,遵从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④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就是把党的领导纳入法制轨道,实现由过去主要和直接依靠政策治理国家向主要和直接依靠法律治理国家的转变。 (7)必要性和重要性:①依法治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生产的客观要求。②依法治国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③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的法律保证。④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2.法治与人治、法制的区别 (1)法治与人治的区别:①两者基础不同。人治建立在个人专断与独裁基础上,而法治是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②两者特点不同。人治呈现出随意性、多变性的弊端,造成社会的不稳定。而法治具有统一性、稳定性、权威性的特点,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能有效地制裁违法行为,保证社会的稳定和有序发展。③二者体现的原则不同。人治体现不平等的原则,而法治体现平等的原则。 (2)法治与法制最主要区别:法制一般是指静态意义上的法律和制度。法治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立法、执法等多个环节。 3.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实现的手段和调整范围不同。法治是用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德治则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信念来维持。道德的调整范围要比法律调整的范围大的多,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所以,要把人们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严格区分开来,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2)联系:德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德治的保证,二者相辅相承、互相促进。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补充着我国法律的不足,支持和促进法律的贯彻实施;提高社会主义道德水平,有助于人们自觉守法、护法。 (3)意义: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性质和国家职能的体现和要求;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的完善和创新。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什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文明成果,包括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传统、政治结构、政治活动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有益成果。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发展的积极成果。 2.我国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因为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能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证。 3.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在党的领导下有序推进,吸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走自己的路。 4.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意义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提出,使我们对人类文明的理解更加全面、完整;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有利于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