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与政策博弈 被批评省区助学贷款“卡”在哪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9/02 10:01 中国青年报 | |||||||||
本报记者 亓树新 “一个基本的事实是:今年一笔助学贷款也没有发放出去。”今天,黑龙江省教育厅与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领导会面时,谁都没有否认这样的一个现状。8月29日,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点名批评了8个省份在国家助学贷款方面“落实措施不明确”,黑龙江省名列其中。
其实,黑龙江省并不是“没有动作”,而是没有效果。记者了解到,2004年11月,黑龙江省教育厅、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和黑龙江省银监局出台并开始实施《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实施细则》。此后的11月26日,由黑龙江省政府采购中心举行了一次招标会,然而四大国有银行中只有一家银行到场,致使招标流拍。在这种情况下,黑龙江省教育厅分别找各家银行协商,最后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表示了合作愿望。 事实上,银行是不愿意接手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因为他们认为这项业务利润低而风险大。从中国银行总行给黑龙江分行的批复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因为承揽国家助家贷款业务,黑龙江分行两次向中国银行总行打报告,得到的批复是:风险补偿率低。因此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希望将10%的风险补偿金提高到20%,但是黑龙江省又不想拿出这么多,于是双方谈判达成默契,决定采取一个“变通”的办法。 这个“变通”办法就是:黑龙江省财政将部分闲置资金存入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的账户,以此来化解风险补偿金低的问题。同时,签订协议的各高校也要将基本账户设在指定的中国银行下属机构内。 在这样一个框架协议基础上,3月17日,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与黑龙江省财政厅、教育厅签署省属24所高校助学贷款全面合作协议。按照协议,此后的15个工作日内,财政存款必须到达中国银行的账户上,然而这笔钱直到6月22日才划过来,致使国家助学贷款发放错过3个月的最佳时间。 财政存款到位后,相当于给银行吃了一颗“定心丸”。银行方面才开始着手安排分支机构与各高校对接,但是又遇到了许多实际问题。如高校不愿意将账户迁到中国银行来,因为一些高校与其他银行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等等。到目前为止,只有11所高校与中国银行分支机构签订了助学贷款协议,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进入了实质性阶段,但手续上的繁杂影响了发放进度,正好又赶上高校放暑假,这项工作便拖了下来,致使一笔贷款也没有发放出去。 从商业运作的规则来看,银行方面的理由似乎无可厚非:按照协议财政存款必须先到位,不到位就不能开展这项业务;高校账户也必须开到中国银行来,否则也不予办理。但是各高校也有自己的苦衷:“我校从某某银行贷了不少款,不把账户开在人家的银行行吗?人家把分支机构都开在了校园里,也不能把人家撵出去啊?”这些理由似乎也可以理解。一些高校还指责银行办事过于死板。比如有的高校许诺年底或者明年将账户迁移过去,先行办理助学贷款,但银行方面没有同意。 助学贷款就在这里“卡”了壳。原来预测会有3.5万名贫困大学生能够得到助学贷款,也就未能实现。 看来借贷双方找到一个都可以接受的利益结合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受救助的大学生再也等不起了。据统计,黑龙江省高校贫困生约占15%左右,全省大学生累计欠学费近5亿元。 一位从事助学贷款工作的人士认为,国家助学贷款是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推动的一种信用助学贷款,无论是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还是银行与高校,都应该各司其职,并通力合作,共同做好这项利在千秋、功在当代的大事,如果各方互相推诿,最后遭殃的只能是贫困大学生。 目前黑龙江省教育厅正在与银行和高校之间协调,该厅负责人表示,会尽快把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到贫困大学生手中。中国银行黑龙江分行负责人也表示,决心把好事办好。 本报哈尔滨9月1日电 宁夏:高校热 银行冷 本报银川9月1日电(记者吴海鸿)今天,宁夏大学学生处向自治区教育厅递交了一份《关于学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恳请政府职能部门协调银行,加快加大国家助学贷款发放的力度。 宁夏大学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宁夏大学一直非常重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开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校尽自己最大努力,时刻准备着为贫困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有关手续。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过程中,许多大学与银行并不是处在一种平等协调的地位。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是学校和银行落实党和国家政策规定共同担负的责任,但在具体工作中,常常表现出学校一头热,银行一头冷的现象。 宁夏大学学生处一位具体负责国家助学贷款的老师告诉记者,银行对没有抵押的国家助学贷款积极性不高,反复强调经济困难学生成绩较差、技能较少、就业率低、诚信不好,银行承担的贷款风险太大等。由于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文件对国家助学贷款者的规定为“必须是经济困难、勤奋学习、诚实守信,能够完成正常学业的在校大学生、研究生”,银行便要求贷款学生必须保证每门课程及格,有经济困难学生因一两门课程不及格便没有资格享受国家助学贷款。学校和银行签订的《国家助学贷款银校合作协议》中,没有明确放贷工作完成的时限,也缺少约束机制;承办宁夏大学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银川商业银行没有设立专门机构,由只有3名工作人员的新市区个人信贷部兼职开展此项工作,这些情况都给国家助学贷款的开展带来了一定困难。 市场与政策博弈 海南助学贷款步履维艰 本报海口9月1日电(记者任明超)助学贷款为何在海南步履维艰,要推迟到9月才能发放第一笔助学贷款?海南被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点名批评后,省内开始了新一轮的探讨。“海南助学贷款难以落实并非是有关部门执行不力,而是已走向市场化的银行在与这项国家政策进行长时间博弈,即使已经落实,未来结果也尚不清楚。”近几日一直在关注助学贷款的一位政府官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关键是国家政策能否和追求效益的银行有效对接。 海南有关媒体日前对海南推动助学贷款所做的努力进行了大篇幅报道,以回应教育部的批评。海南省教育厅计划财务处副处长林岗在接受采访时说,不存在政府不重视、财政不支持的情况,近年来,海南为推动助学贷款可谓不遗余力。年初,教育厅、财政厅、公安厅、人行海口中心支行、银监局等5家单位即建立了国家助学贷款协调小组,经过反复调查和协商,3月份与4家国有银行签署了国家助学贷款框架协议,确定了国家助学贷款额度,每年预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4548万元,并确定合同期限为4年以及政府为银行提供的15%的风险补偿率,这一补偿率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都是非常高的,这对于财力有限的海南来说已是很不容易。 海南有关银行则仍然坚持之前的态度,认为助学贷款的难以落实不仅仅是个政策问题。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货币信贷处处长吴竟择说,助学贷款难推行,是由于政策性与市场化操作存在矛盾,国家助学贷款虽延长了还款期限,但其风险仍存在不确定性。在目前银行管理追求绩效的体制下,贷款质量直接关系到银行信贷人员的绩效和职业前景,影响了操作人员的积极性。 一位银行业人士则说:“国家助学贷款是政治性任务,银行既要完成政治性任务,又要进行市场化操作,这对银行来说是一个两难选择。” 甘肃助学贷款工作慢在前期准备上 本报兰州9月1日电(记者狄多华 通讯员刘星妤)甘肃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吴亚白向记者透露,今天下午4时,甘肃省政府就助学贷款问题召开工作协调会,助学贷款问题有望很快得到解决。 吴亚白介绍,甘肃省高校有20万名大学生,贫困生有4万人,特困生两万人。甘肃助学贷款工作整体步伐慢于全国,慢在了整个工作的前期准备方面。“我们的准备工作的确是困难重重。好在省政府对助学贷款的事情非常重视。据我所知,全国其他省份给银行的风险系数多数在8%~10%,甘肃确定为15%,政府加大了投入,银行解除了后顾之忧。很快,学生们就可以如愿以偿了。” 吴亚白进一步介绍说,目前,已有一半省属院校与银行签约,到9月10日所有的学校都会与银行签约,9月初至10月底,同学们就会陆续领到第一批助学贷款。新体制下,甘肃已发放助学贷款800多万元,力争到今年年底为贫困生提供助学贷款4000万元,达到前三年甘肃助学贷款的总量。 谈到高职、高专院校特困生的助学贷款情况,吴亚白说:“困难会更大,特别是地(州、市)所属的学校,但我们一定会努力去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