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教育时评 > 正文

不以传统评价做指标 清华国学院为何无法复制

http://www.sina.com.cn 2005/10/10 10:35  新京报

  今年是清华国学研究院八十周年,9月14日清山举行了纪念活动。清华国学院只有一个,即使在当时,这也是一个特例。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这“四大导师”能够聚在一起,这也是清华在其他时间或其他大学所办不到的。所以清华国学院的成功空前绝后,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结合,也是各种必然的或偶然的因素的综合作用。正因为如此,它的经验虽重要,虽宝贵,却无法重复,也难以仿效。

  清华国华院只有一个,不能因为有了它,就不要其他模式的系、所、院。但也不能因为有了其他,就使它失去存在的价值。梁启超向校长推荐陈寅恪的例子,就很能说明问题。

  当梁启超向曹校长推荐陈寅恪时,曹问:“陈先生是哪一国的博士?”梁答:“既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曹又问:“有没有著作?”梁又答:“没有著作。”曹再问:“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那怎么行呢?”梁再答:“我也算是著作等身了,却没有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

  曹校长的三问,说明当时清华对一般教师的要求,并不是不重视学位和著作。但因为是梁启超推荐的,校长最终同意聘用陈寅恪当国学院的导师,说明清华容许特例。

  事实证明,梁启超的态度是真诚的,判断力是正确的。但大学中遇到的其他大量推荐者,谁能保证他们具有梁启超式的真诚和正确?必要的考试考核和相关的指标还是必不可少。事实也证明,曹校长开始时坚持要学位和著作是必要的,但他完全信任梁启超的人格和能力,破例作出的决定也是适当的。

  但面对大量的推荐,要是没有制度,没有集体决策,校长都能那样知人善任吗?所以不能仅仅根据梁启超成功推荐陈寅恪的例子,就认为正常的选拔制度和用人标准都错了;不能因为清华国学院在特殊条件下取得的成功,就意味着其他单位都失败、都该淘汰了。这种普遍与特殊的矛盾,从来都是如此,处理得好,完全可以并行不悖。

  清华国学院只有一个,时过境迁,今天更不会有第二个。人的创造力并不一定是一代胜过一代,像“四大导师”这样的人可遇而不可求。所以再良好的愿望、再完善的制度、再充足的经费,都不可能复制出一个新的“清华国学院”来。但只要始终明白这一道理,就可能为各种特殊人才、特殊现象、特殊机构留下存在的空间和发展的余地,“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或许能成为事实。

  □葛剑雄(

复旦大学教授)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