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名女大学生蚀财失身 高学历为啥难敌低学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10/18 12:22 人民网-华南新闻 | |||||||||
作者:周稀银 有人在网上聊天时自称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在广东某市挂职当刑警队长,又考取武汉某高校研究生,即将参加国际刑警考试。编造这番谎言的,不过是一名初中毕业的“愣头青”。但就是这番谎言,几个月里,骗得10多名女大学生蚀财失身,其中不乏著名高校的法学系学生……
大学生被骗的事无论是在媒体上,还是平时耳闻,已不算是什么新鲜事了,但上述报道的“看点”在于标题所列的“初中生冒充刑警行骗,一群法学系女大学生受骗失身”,而“疑点”也在于此:高学历的为啥难敌低学历的?法学系女大学生们真的都是“高分低能”?不错,骗子是狡猾的,竟然让一群法学系女大学生纷纷“中弹”,但其“功”能算在“初中学历”身上吗? 给骗子打上学历、文化的烙印,疏忽道德的规范和约束,这是剑走偏锋、有违常理的。同样,那群女大学生的被骗失身,并非是其法学学历“惹祸”,而是其为利所惑,为情所困。骗子把自己打扮成刑警研究生,甚至国际刑警,就是冲着那些是非不清、爱慕虚荣、贪图浮华的女大学生而来,她们的上当受骗,不是学历、知识“犯罪”,应该是“思想领域”出了偏差。 丢开法学学历,她们只是普通的女性,又是尚未走上社会、不谙世事的一般学生,一旦上了骗子的“贼船”,她们所学的专业几乎成了一张白纸,“被骗又失身”的事实揭示了这种盲动和危险。 不知怎的,即使是正面报道成才成功的事例,不少媒体也勿忘给他们贴上“小学文化、初中文化”的标签,好像他们所攻克的世界性难题,或尖端学科,或全国性发明奖,就是低学历的“硬功”,岂不知当年的“低学历”,在他们自学成才的道路上早就被改写了,他们在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已无法用学历来考量。这种以“低”拔“高”的做法与揭露骗子行骗伎俩中的以“高”拔“低”的现象几乎同出一辙:以示异同,吸引眼球。媒体应体现公平与正义,而类似“低学历广骗高学历”的新闻频频“出炉”,是对大众价值取向的一种误导,是对“知识无用论”的另一种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