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政治理论辅导全书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概述(4)

http://www.sina.com.cn 2005/10/23 19:06  金榜考研

  二、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命题规律及命题趋势分析(一)指导思想上

  1以《考试大纲》为依据,尤其要研究《考试大纲》的修改指导思想,通过大纲修订说明寻找命题信息,尤其是历年考试中新增考点是命题的重点。

  2考试大纲中的难点、重点,特定年度的特定考点、有纪念意义并且与大纲考点相联系的社会热点问题,政治理论中的新突破点、新观点都是命题的重点。

  3每年的中央全会、“两会”、党的总书记的讲话与新决议都是当年理论联系实际题的重要依据。

  4近三年内,主观性大题不会重复,但往年的客观试题复现率极高,所以历年真题对考生的复习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5材料上与中国古代思想史特别是与中国哲学史资料的结合。

  6经典作家在某一方面特具代表性的论断,也是考试分析材料的重要来源。

  7考测重点是运用哲学观点分析材料和问题的能力,而不再是背原理对号入座完整地写原理回答问题。(二)命题形式上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在哲学复习中,不掌握知识点当然不行。哲学复习必须在掌握知识点之后去运用这些知识点,把这些知识转化为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方法。哲学考试从知识型向综合型、从纯书本知识向当代知识转化,从知识点考查向知识点运用转化,向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哲学考试具有分析性、综合性、当代性,而且重要的是具有方法论意义。为此:

  1命题有三个重要转变:其一是材料的选择是哲学史和现实生活并重;其二是要求运用单一的原理进行答题向运用多个原理,从不同角度进行答题;其三是促使论述题与材料题两种题型相互融合的转变。

  2命题的立意上:(1)通过材料创设情境命题;(2)以观点设题;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加以评析;(3)依据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设题。

  3尤其高度重视图例分析题,命题形式每年都在变,2006年有可能出现新的题型—例如诗歌等。

  三、2006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建议

  圣哲苏格拉底曾经说过:“哲学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哲学。”我认为对于广大备战考研的莘莘学子来说,“考研就是生活,生活即是考研。”在学习型的社会中,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学习成就未来,考研改变命运!

  谈考研,说考研,十余年考研辅导风雨路,酸辣苦甜,数万人的成功经验教训,归结起来就是要正心、得法、坚持。

  正心:就是要有一颗平常心。以积极、良好的心态,面对一轮又一轮的紧张复习。

  得法:就是学习要遵循规律。最基本的规律就是要循序渐进;具体概括起来就是要遵循“四位一体学习法”——逻辑知识点、要点重点、考核点、习题点四位为一体的方法。

  首先,逻辑知识点:就是要用逻辑线索梳理各个学科的知识点,建立各个学科的逻辑网,以此逻辑理解记忆,这是考研的基础。

  其次,要点重点:就是要明确各个学科的要点、重点,往往这些也是考核的重点。

  再次,考核点:考试的关键,培训的要旨,在于告诉考生各个学科的考点。

  最后,习题点:以上的一切,最终都要落实到习题上,化解为解题的能力,因为考试面对的是习题。

  具体复习的对策就是:

  1全面复习:考试大纲所规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查要点的基本内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理论全部复习。

  2系统把握: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内在逻辑、系统和结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查要点的全部内容,纳入章、节、目的教材体系。

  3分清层次:主观性试题与客观性试题,不同的题型如单选、多选和分析题、图例分析题,要求是完全不一样的,采用系统逻辑的方法,分部分、分层次、按顺序进行识记和熟记。

  4理解记忆:掌握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观点所包含的内容有几点;二是正确观点与错误观点的区别;三是用自己简练的语言把哲学的精髓讲出来;四是正确观点在理论上、政治上、实践上的方法论意义。

  5突出重点:突出各章的重点,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点,尤其是需要突出主观性试题的重点,突出大题即分析型论述题或分析型材料题的重点。

  6坚持:世间一切事情的成败,最关键的是要坚持。古人不是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考研最害怕的就是瞎折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天道酬勤,只要正心、得法,每天坚持,终会修成正果。

  考研最根本的就是:面对自我!战胜自我!挑战极限!

[上一页] [1] [2] [3] [4]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360,000篇。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