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教育时评 > 正文

教育时评:忧闻“读书在外 却不知家书寄何处”

http://www.sina.com.cn 2005/11/03 09:53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杭州西湖边,由浙江工商大学信息学院的学生发起的“关爱‘空巢’老人”倡议活动拨动人心,300张信封被人们一“写”而光。该倡议活动旨在呼唤子女更多地关心家中的长辈,减少他们独守空房的孤独感。不过值得深思的是,有些学子一边写信,一边却打起电话询问起了父母住址的邮政编码或门牌号码。这是日前《钱江晚报》报道的一则新闻。

  如今虽已不是“家书抵万金”的年代,但远离父母的学子,或是与长辈分地而居的
子女,以书信形式与父母、长辈经常沟通交流的,的确是越来越少了。总以为是现代通讯手段的发达,造成了手写家书的日渐式微。但看了前述的报道,内心还是不禁为之一颤:不知家书寄何处的子女,是否只存在于那几位写信者之中?除了一声“爸爸”和“妈妈”,我们还记住了老人们的多少“亲情资料”?

  比起慈母坐上飞机为千里之外求学的孩子送去一碗家乡的热馄饨,比起年轻人把一个又一个的“洋节日”记得倒背如流,时下有些为人子女者,对辛苦养育了自己的父母,却已经显得逐渐“陌生”。如果说记不起

邮政编码和门牌号码还属偶然,那么,又有多少孩子能一口报出父母的年龄与生日呢?至于了解父母“银婚”、“金婚”在何时的,恐怕更是凤毛麟角了吧。

  “不知家书寄何处”的尴尬,未必人人会遇到。以种种理由和借口,不能找点时间、找点空闲去陪陪父母的,无疑大有人在。

  稍早有则报道,说是某地一个镇政府要求机关干部在父母生日时,必须“专假专用”去作探望,结果很是被一些时评家们“质疑”、“声讨”了一阵。我想,这样的“质疑”与“声讨”,实在有些从冷静走向了冷酷。

  想一想劳累半生的父母亲能够开颜一笑,对于这个很具创意的“孝敬假”,又怎忍心如此横挑鼻子竖挑眼,只“揪辫子”不及其余地将其一“评”抹杀呢?

  比起子女们的期盼和渴求,老人们的要求总是那么地微不足道。为人子女者若能把用于其它方面追求的精力和时间,稍稍分出一点投入于亲情的反哺与照顾中,必然能换得“无数封家书”的效果和作用。

  而这,实在也绝算不上什么难度很大的事。只要社会多一些倡导,学校多一些教育,子女多一些自省,就是一种完全可以迅速改观的期待。(作者:司马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