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鼓鼓囊囊 |
---|
http://www.sina.com.cn 2005/11/08 18:30 新浪教育 |
个人档案: 方刚,男,毕业于清华大学。在校期间,跨文理科相继学了的流体控制、计算机和中文三个专业,现为搜狐网副总编。 学习虽不是大学生活的全部,却是非常重要的。但究竟重要到什么程度?又应该用什么方式来体现它的重要性呢?也许下面故事的主人公方刚会给你以启示。现任搜狐网副总编的方刚曾是清华大学的牛人,独一无二的大学经历使他对自己生活了六年的清华大学有着深厚的感情。 “上大学就好像进入一座宝山,我不能入宝山而空手返。”基于这个朴素的信念,方刚充分把握大学时光的分分秒秒,仿佛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获取珍宝—在清华大学学习的六年间,方刚跨文理科相继修了流体控制、计算机和中文三个专业,先后获工学学士和文学学士学位。他曾担任过团干部,参加过社团活动,编辑过文学刊物,曾外出打过工,也获得过文科、理科的奖学金。但这些给他的感受都不太深,他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丰富而广泛的阅读中,花在了开放而深邃的探索中。 “我有三个班的同学,又通过社团认识了不少人,所以我的大学同学比较多。而像我这样的经历,在整个清华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方刚的话很平静,但其中却流露出对自己大学生涯的欣赏。 电脑奇侠传 至今,方刚的同学们还记得他那一连串经典而潇洒的动作—轻吁一口气,站起身,弯腰轻敲一下回车键,说一声“OK”。在此之后,游戏就可以运行了。同学们玩的是游戏;而对于方刚来说,帮同学们解决游戏问题则是他的游戏,这是他的兴趣所在。正是这样的兴趣,让“电脑奇侠”的印记刻在了同学们的脑海里。 2005年六七月间,电视连续剧《仙剑奇侠传》热播,引得很多人重温同名的游戏。《仙剑》是方刚在大学里玩过的惟一一款电脑游戏。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他对游戏的接触都是帮寝室周围所有认识的同学打理电脑。 “方刚,你来一下,我上午买了张游戏盘,数据都能读,就是运行不了,急死我了!” “方刚,你这边什么时候有空啊,我的电脑在游戏进行中突然异常退出系统,再也运行不了了。” “方刚,有一关(游戏)我死活过不去,你帮我攻关了吧。” 尽管他并不热衷于玩游戏,却对玩游戏过程中所遇到的解密盗版、内存配置、魔法修改等问题十分入迷。只要是认识的同学找他,他每次都是无条件帮忙,很有侠义之风。所有找方刚的人都知道,没有他弄不好的游戏,有了他帮忙,他们就可以“游戏大吉”了。 至今,方刚的同学们还记得他那一连串经典而潇洒的动作—轻吁一口气,站起身,弯腰轻敲一下回车键,说一声“OK”。在此之后,游戏就可以运行了。同学们玩的是游戏;而对于方刚来说,帮同学们解决游戏问题则是他的游戏,这是他的兴趣所在。正是这样的兴趣,让“电脑奇侠”的印记刻在了同学们的脑海里。 1991年,方刚从湖南省岳阳市考入清华大学流体控制专业。上大二时他开始选修计算机专业。在那个时候,他已隐隐地意识到,自己要从事与计算机有关的工作。 是啊,计算机是如此神奇!在方刚的眼里,计算机能把数学逻辑之美转化成为创造之美。如果说学数学是与符号和等式对话,那么计算机则是利用逻辑和数学的原理实现人机对话。“你可以与计算机交流—你的想法可以通过计算机语言来实现,你的设想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完成。计算机是有思想的,就好像是一个人,和它对话的感觉令人激动。方刚喜形于色。“同时也会让人觉得很深邃—你编一段程序,‘他’就在那里算,算出来的应该是你想要的;如果不是,你再去修正!”方刚这样描述自己对计算机的感觉。 在大二,方刚花了很多钱去买计算机机房的上机时间,经常一夜一夜泡在那里。他当时就确信,自己一定是要做这一行的。 心想事成。1995年,当他拿着流体控制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学士学位走出校门时,一家计算机杂志成为他事业的第一个坐标。从事计算机领域的工作,对方刚来说是情理之中的事;而从事写作工作,对他来说也很自然:从大一开始,他就有写作的兴趣,并且还参加了学校的诗社和文学社。他大一时是班刊的主编,大二时是系刊的主编。在《紫荆》、《新清华》、《荷塘》等校园刊物上,都经常会出现方刚的名字。 对中文和新闻的兴趣和爱好源于家庭的熏陶。方刚的父亲是一名老师,在当地颇有影响。父亲十分钟爱新闻行业,曾经一心想做一名冷眼看时事的记者。但是他只在《岳阳晚报》做了很短一段时间的记者,就由于某些原因被迫离开了心爱的职位。父亲不完整的理想和对社会沧桑的感悟在无形中影响了方刚。 这样的选择可以说是兴趣和专业的高度吻合了,方刚对工作十分投入。他所任职的杂志社在当时的业界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当时网络还没有全面兴起,这份杂志就成为中国与美国等先进国家交流计算机专业信息的重要窗口,也是专业人士了解新技术、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渠道。方刚在其中的历练使他收益颇丰。 后来他的职业道路又经历了N多变化:做过报纸,干过网站,最后来到了搜狐。他与计算机和网络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