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晨报:“免高考上大学”难在全国推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03/06 10:15 武汉晨报 | |||||||||
今年,复旦大学将通过面试直接录取300名上海学生,高考成绩不再作为录取标准。这一尝试是不是自主招生乃至高招制度改革的方向呢?一些高校招生工作负责人和教育专家认为,复旦的改革是一种大胆探索,但短期内难以在全国推广,更不可能取代高考。 ●事件回放
复旦自主招生实行面试直录 复旦近日招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06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方案:今年将通过资格测试和面试直接录取300名上海学生(占复旦大学今年招生总规模的近10%),考生仍需参加高考,但对成绩不做要求。 复旦党委书记秦绍德表示,“此次试点一旦成功,这一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方案将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行。” 而其他高校现行的自主选拔录取制度中,考生参加高考且成绩须达到所在省的重点线,仍是一道重要关卡,每年都有不少考生取得了高校的自主选拔录取资格,却因高考成绩未过线而与自主招生失之交臂。 不同于以往高校实施的自主招生政策,复旦此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的突破在于:“面试决定录取结果”、“学校说了算”。 ●本地连线 自主招生免高考成众高校呼声 复旦大学的自主招生改革对现行高招体制有何意义?武大招生就业工作处处长钱建国、华科大学工处副处长靖国安、华科大教科院教授别敦荣均认为,其积极意义不可忽视,对于现行高招体制,无疑是一种进步。 钱建国说,高校之间的办学特色和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根据本校特色、办学模式等,通过自行招生选拔人才、培养人才,十分必要。 靖国安表示,“对于复旦的改革,我个人持赞成态度”,高校自主选拔人才符合高招改革的大方向,能对中学素质教育起到切实促进作用。他透露,去年8月,教育部在华科大召开自主选拔录取研讨会,与会的18所高校中,一半左右的高校呼吁“自主招生免高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校自主权。 钱建国还指出,目前包括武汉在内的部分高校实行小语种单独提前招生,学校自行组织命题、考试,考生不再参加高考,其本质与复旦的此次改革是一致的,只是招生规模、范围上有区别。 ●前景展望 公平公正仍是关注焦点高考制度暂不会被取代 既然复旦的自主招生改革有这么多“好处”,为何不能在全国推广?三位专家均表示,目前条件不成熟,且公平和公正将是两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别敦荣认为,“高招由学校说了算”难以推广,本质原因是我国现有的高教资源尤其是优质高教资源仍然稀缺。2005年我国高中毕业生约1600万,而全国高校当年招生人数是500万左右,升学率为31%,而大学生在适龄人口中所占比例更低。“高考竞争很激烈,确保公平、公正的方式仍然是统一考试”。 别敦荣认为,复旦在上海进行自主招生试点,是因为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较平均,但如果全面推广,我国义务教育水平的区域差异性极大,很难保证生源均衡分布,教育薄弱的贫困、边远地区的学生将失去很多上大学的机会,这会失去教育的公正。 三位专家都认为,复旦大学的“面试直录”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但自主选拔录取和高招体制的改革有很多形式,很难说复旦大学的尝试就是根本性出路,短时间内高考制度仍难以被取代。 别敦荣认为,对于复旦的面试直录,很多人会本能地产生不信任感,这就需要建立强大的监督机制,这比探索一种高校自主招生的制度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