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辣评:穷人上大学为什么需要教育券?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11/22 12:09 东方早报 | |||||||||
早报美国特约撰稿人 薛涌 我上周在《新京报》发表《怎么能上得起大学?》一文,提出解决中国高等教育的着手点是推行教育券制:政府把给大学的教育经费,以教育券形式按人头分摊给考过一定分数线的学生。比如,考过重点线的学生领一张面值万元的教育券,考过普通院校分数线的学生领一张面值八千元的券,然后让各大学放手竞争。你吸引一个手里拿着一万元教育券的学生
文章刊出后李清先生在《东方早报》撰文《穷人上大学不能靠发教育券》,对我进行全面批评。其批评值得回应,以进一步澄清教育券的理念。 他的第一条理由是:一旦实行教育券,上哪个大学的选择权就落到考生手里。而全国有上千所大学,考生怎么进行明智选择?这样的批评充分说明计划经济已使人们的头脑僵化到了什么程度!照这个逻辑,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个错误。因为市场竞争把选择权交给消费者。市场上商品岂止千万,消费者能选择吗?日常生活中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图省钱买便宜货最后吃亏的消费者。难道能因此否定市场经济? 事实上,美国许多穷学生就是拣便宜学校上。我班上一个学生被斯坦福大学录取,后来到了我们这个不知名的小学校。原因一则家里没钱,二则父母是没受过什么教育的油漆匠,根本搞不清楚斯坦福和我任教的萨福克大学有什么区别。结果怎样?他受了大学教育,是个前程无量的年轻人。已有研究表明,二三十年前被常春藤大学录取,但因类似原因而跑到小学校去的学生,如今平均收入水平和当年上常春藤的人没任何区别。便宜大学,给穷人提供了一个起步的地方。关键是有配合性的制度措施。当然,只有合格的大学才有资格接受类似教育券的奖学金。不过,人家的“合格”尺度,还是相当宽松的。 李先生还进一步反对我更温和的改革方案,即国家按学校学生注册的人数拨经费。理由是按人头拨经费,以一人两三万的规格,招一万人也就两三亿,根本不够。这也恰恰说明我们习惯了以寻租方式办大学的人,思维早已陷入死胡同。第一,国家拨的是教育经费。应按什么标准拨?难道按处长科长人数、校门大小,或是否有高尔夫球场拨?新东方这样的民办学校,什么拨款也没有,现在怎么样?再举个简单的例子,我所在的萨福克大学,起家时是一个律师在自家起居室教六七个穷人。就按一人两三万的价码算吧,一个老师教十个学生,学费收入就是一年二三十万。八万当教师工资,剩下的钱主要就是房租。怎么会不够?你要是能在家里开高质量私塾,通过评估认证发大学文凭,并用自家起居室当教室,省下房租,一年十个学生收入就二十万以上。如今我们有多少教授能年收入超过二十万?钱都哪里去了?大学如果不能和这样的私学竞争,就说明效率低,应该关门。 第二,教育券当然只是学校收入的一部分。你能给国家或有关企业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有信誉赢得人家的投资,一些额外资金就进了大学。拿了钱做不出东西,你牌子就砸了,这也是竞争。别以为你顶着个什么一流大学的牌子就可以自动获得拨款。 李先生还自以为指出了我的“硬伤”,说目前最便宜的大学学费也要三四千,穷学生拿了教育券也上不起大学。要知道,天下很少有所有人都上得起大学的地方。我们现在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怎么让更多的人上得起大学。比如,一个穷学生拿到面值八千的教育券,可以到一个生活费用低的偏远地区上大学,缴三四千学费,剩下四五千当生活费。在这种条件下,能够上得起大学的人是否比现在多得多呢?这样一来,偏远地区办学成本低,学费低,生活费低,在教育竞争上有一定优势,人才(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可能流动过去。市场就会自发地解决教育上的区域不平衡问题,甚至可以对解决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作出决定性的贡献。 教育券并非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她不适合的,是我们顽固不化的老脑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