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大学排行:别总打着国字号大旗唬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0日 10:16   中国青年报

  作者:赵志疆

  自从1987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所发布以在国际权威刊物上的论文数为指标的“学术榜”之后,形形色色的大学排行榜纷至沓来,乃至“乱花渐欲迷人眼”。上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了“世界一流大学竞争力排行榜”,北京大学排在第192位,清华大学排在196位。与去年相比,两所学校的排名分别上升了61位和68位。在全球高校500强中,我国18所大学上榜,比去年增加10所。(《中国青年报》4月9日)

  几乎就在“世界一流大学竞争力排行榜”出炉的同时,剑桥大学首位女性校长艾莉森·理查德教授在造访广东时说,“虽然看到剑桥大学在大多数排名表中位次都不错时,我还是忍不住高兴,但事实上,大学之所以卓而不凡,不仅因为这些大学具备了在世界范围内使它们成名的一致性,还因为它们各有各的独特性。这些独特性使我们很难根据一个泛泛的标准对它们进行排名,甚至这种排名本身很有可能毫无意义。”同样是针对

大学排行榜,香港科技大学荣誉校长吴家玮显然更幽默一些:“
大学排名
就好比是把眼镜与
苹果
相比”。

  眼镜如何与苹果相比?这确实是个问题。据了解,此次评价的相关数据来源于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1996年1月1日~2006年8月31日时段的数据,以及美国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的《德温特创新专利引文索引数据库》(DII)2001~2005年间的数据。在评价指标体系上,课题组构建了由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创新力,科研发展力组成的一级评价指标。其中科研生产力用近11年来发表论文数(ESI收录论文数)来衡量,科研影响力用近11年发表论文总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数和进入排行的学科数来衡量,科研创新力用热门论文和专利来衡量,科研发展力用高被引论文占有率来衡量。看得出来,论文数量正是“眼镜”与“苹果”相比的共同前提。

  资料显示,全国已有近20家以不同的指标体系,对大学进行评价与排名的大学排行榜约100个,其中以论文数排名的有6家约40个。大学排行榜日渐泛滥,虽然很多大学对榜单本身不置可否,但其中的“数字依据”却是互相比较的大致标准。毕竟,大学综合实力的提高绝非朝夕之功,比较而言,提高论文数量则要容易得多。

  近年来,随着“指标化”学术评价体系的引进和推广,科研论文日渐成为衡量大学实力的重要依据,论文数量也因此而层层分解到老师、研究生头上,成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甚至是成为评定职称以及能否毕业的主要依据。论文本是科研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量化其中数量不可避免会使其成为一种额外的压力。当论文数量成为社会衡量大学以及大学考评教师的重要依据的时候,大学内部急功近利和浮躁之风的愈演愈烈可以预见。

  结果恰如此次评价所展现的那样,虽然科研论文总数急剧增加,但真正高质量、有影响的却凤毛麟角。我想,这恐怕既是理查德提出“排名本身毫无意义”的依据,也是吴家玮不愿意拿“眼镜”与“苹果”相比的原因所在。

  针对大学排行榜,教育部有关人士曾明确表示:“第一,我们不搞任何排行榜;第二,我们不赞成任何对大学进行排名的活动;第三,我们尤其不赞成不实事求是的、没有科学基础的大学排行榜。”既然如此,屡屡热衷于拿“眼镜”与“苹果”相比的究竟是何人?

  “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这顶大帽子听起来颇具权威性,然而仔细深究起来却不免令人哑然失笑。该机构的全称是“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其网页上的简介说,它是一个文理交叉的跨学科的学术机构,主要由信息管理学院、学校图书馆、计算机中心与图书情报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组建,挂靠在信息管理学院。这样一个挂靠在大学名下的机构,竟然连年冠以国字号名头发布榜单,岂非咄咄怪事?无独有偶,很多发布榜单的机构都动辄打起国字号大旗以标榜自身的权威。当学生们一心想要凭借榜单从中权衡“眼镜”与“苹果”取舍之时,他们甚至根本弄不清比较“眼镜”与“苹果”的,到底都是些什么人。

  大学排行榜的泛滥有目共睹。既然是以科学的名义作出评价,就请尊重科学研究最起码的实事求是精神,不仅应当保证引用数据的客观真实,而且应当标明自己的真实身份。这大抵相当于“一家之言,文责自负”之类的表态,不要遮遮掩掩动不动就打着国字号大旗吓唬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34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