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几个教师“玩”出一本新教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7日 09:29   广州日报大洋网

  这个语文教材,实际上早在2002年就开始着手编写,在四五年的编写时间里,经历了3个阶段。

  2002年左右,顾德希(特级教师、北京市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薛川东(北京语文特级教师)等人萌生了一个意愿,想在北京市搞一套思路不同于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当时还有四五个“志同道合者”,出于个人的兴趣,带着一种“玩票”的想法,也都参与进来。

  “开始就是想做个试验,也没跟有关部门打招呼。我们几个老同志也可以说就是玩一玩吧。”薛川东说,他们感觉,语文可能要有一条新的“生路”。之所以有这个感觉,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出现,解决了他们过去很多不敢想的问题。

  2004年,顾德希、薛川东他们从教育部直属的中央教研所拿到一个课题项目,名字就叫作“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试验”。

  2006年,北京市教委要选用两套高中语文教材。这个项目通过了评审。前期的试验版本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经教委批准,在北京市少数几个学校试教。

  新课改让人耳目一新

  9月1日,北京高中将要启动新的课程改革,除了语文课本“换血”之外,这次课改有四点突出变化。

  教师不再唱主角:“这次高中课改后,我们就像

厨师,以前给学生做的是‘盒饭’,现在改成了‘自助餐’,大家各取所需,反而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159中一位老师诙谐地做了这样的比喻。

  学生拥有选课权:高中生每学年应在语言与文学、数学等8个学习领域中分别获得一定的学分,总学分达到144学分方可毕业。修满学分之后还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选修更多的课程内容,获得更多的学分,这种新式的学习方式被称为“走班制”。

  教材打破大一统:目前,全市各区县教材选用版本已全部确定,除政治、化学、体育三门全北京使用统一教材外,其他科目均有两套教材供各区县选用。

  评价不光看分数:进入高一的新生每人将拥有一个综合素质发展记录袋,这个记录袋将一直陪伴他们高中三年,它的主要用途是为学生和家长选择高校或工作岗位提供参考,同时也为高校选择学生及入学后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提供参考。

[上一页] [1] [2] [3]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07电子产品竟争力分析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