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木:需要进行教学试点的并非只有京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1日 17:20   中国网

  作者:徐光木

  为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对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有关京剧的教学内容,并在10个省市区各选20所中小学进行试点。目前,15首京剧教学曲目已经确定,根据不同年级确定不同的教学唱段,《穷人孩子早当家》、《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等经典“样板戏”京剧唱段都入选。(《京华时报》2月21日)

  京剧就要进行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堂了,这对于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培养中小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的传统剧种倍受流行音乐和西方乐种的强烈冲击,已经被严重边缘化的情况下,在义务教育阶段推广京剧还意味着拯救传统文化。

  然而,此举还存在着有待完善的地方。其一,京剧作为曾经脍炙人口的优秀剧种,其生命力并不只体现在“样板戏”上,更体现在发展性上,任何剧种要想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在东西方文化、古典文化和当代文化的激烈竞争中保持不败的地位,尤其应该与当代文化接轨,更多地体现京剧的时代特征,也就是说,在义务教育阶段推广京剧只有做到了与当代文化的结合,才能够受到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从而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起到预想的效果,否则,必然事与愿违。

  其二,京剧作为一种剧种本身,虽然是我国的一大优秀剧种,具有一定的广泛性,深受人们群众的欢迎,但这都不能剔除它作为地方剧种的地位,换言之,与京剧一样,川剧、粤剧、楚剧等同样是深受人们群众喜爱的经典剧种,无视京剧作为地方剧种的局限性,而使之在10省市甚至全国范围内推广,将不仅有意味着对京剧的人为助推,更是对其它地方剧种在某种程度上的打压。这正是问题的关键之处。

  站在保护传统文化的视角上来看,任何剧种都是平等的,都天然地具有传播和弘扬的需要,既不能因为它是北京的剧种就推广它,也不能因为它不是北京的剧种就无视它。我们应该明白的是,任何剧种恰如它能够传播流传至今一样,它之所以能够在历史长河中存在发展起来,与其地方风俗、习惯、口音等地域特征有着必然的联系,离开了地域文化的强力支撑,任何剧种的流传和推广都必然会遇到极大的阻碍,这正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推广京剧的先天不足。

  如果推广京剧不只是一场闹剧,哗众取宠的话,那么,有关部门就应该把所有地方剧种都放在对等的地位上来,厚此薄彼是要不得,也是吃力不讨好的。在这一问题上,所需要做的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将试点权下放给地方,让各地根据具体实际决定推广京剧、楚剧、川剧还是粤剧等等,而不是让全国各地都上穿同一条裤子,这样既不美观,也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教育考试的精彩内容~~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