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老师对学生的母语素养普遍失望,学生对老师的授课水平可也不敢恭维。
云南省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教师张蕾梅、张兰仙做过一项调查,对象是滇西地区某高职高专院校的语文授课教师及511名学生。
根据调查结果,老师、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认知大相径庭。
在教师们看来,多数学生对语文课是欢迎的。但学生并不领情,认为效果“一般”的学生占63%,认为“差”或“较差”的占12%,只有25%的学生认为“好”或“很好”。
“一个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在接受母语教育的大学生为什么连基本的语言文字表达都成问题?”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杨志坚指出,很多学生连毕业论文都往往出现文不对题、词不达意的现象,不能正确地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所思所想。这值得老师们反思。
在一篇反思文章中,德宏师专副教授刘欣这样写道:“尽管‘大学语文’在校园里备受歧视、横遭冷落,但自暴自弃不是方法,冷眼旁观亦非出路,只有每位执教者勇敢直面现实,才能踏出一条充满阳光雨露的坦途。”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说:“语文本来应该是最受欢迎的一门课,最感兴趣的一门课,现在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成了最讨厌的一门课。这是我们从事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反思的一个问题。我们是怎么把那么好的东西讲成了学生最讨厌的东西的呢?”
“别的东西可以是技能,学了之后打工、干活儿,语文不是这样,语文是灵魂的依靠,或者说,它是一种以无用达到有用的学问。”他说。
浙江林学院中文系副主任彭庭松指出,如今的课程纷纷向市场挤眉弄眼,在时势裹挟之下,“大学语文”迅速“鸡肋”化。不少学校由必修变为选修,更有甚者干脆停开了事。“这门课程一波三折的命运,实际就是人文精神涨落的一个缩影。”
在一次接受访谈时,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曾忧虑地指出,也许更应该注意的是大学生精神生活的粗糙化、粗鄙化。年轻一代心灵的缺失,美感的缺失,语言、文化的感悟力的缺失,所反映的是整个民族精神的危机。
长期研究语文教育的李瑞山,还引述了德国教育家洪堡特的名言:“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人们的任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