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给刘翔支招:奥运前怎样心理减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3日 19:00   东方网-新民晚报

    刘翔不会重蹈20年前李宁的覆辙

  被几亿人同时关心着,除了感到荣幸外,压力也不言而喻。就在奥运会开始前的一段时间,有关刘翔的状态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能成为报纸的头条新闻。“人们对刘翔的关注,已经不只是把他当成一名运动员,而是将他看作了中国强大的象征。这原本是刘翔不需要承担的东西。它们造成的压力,如果把握不好,会影响刘翔的发挥。”王怀齐说,1988年,“体操王子”李宁就是在相似的压力下,发挥失常,失去奥运金牌的。那次失败,几乎成为国人心中的“灾难”,昔日的英雄,一夜间沦为“罪人”,针对李宁的指责、批评,铺天盖地。

  “在那个时代,人们对李宁的期望,是夹杂了自己的需求。其中最为显著的可能就是爱国情绪。在普通老百姓心中,李宁参加奥运会,是在帮助他们自己实现爱国。所以,当李宁没有赢得金牌,他们就会觉得愤怒。”

  20年后,北京奥运会,摆在刘翔面前的,是和李宁当年同样的“万众期待”。于是,有外国媒体称:“假如刘翔输了,那将会是中国的灾难。”对此,王怀齐并不认同。“这20年里,中国飞速发展,中国人对待体育比赛也更理性了。打个也许并不恰当的比方——在李宁那个时代,中国好比只穿了一件泳装,一旦被脱下,就什么都没有了;而现在,中国穿着很多件漂亮衣裳,脱掉一件,并不会有太大影响。中国可以在许多领域向世界展示她的强大,体育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即便刘翔输了,也不会成为灾难。就像中国足球,国足输球,球迷们会拍着桌子骂,但大家都明白,那仅仅是体育比赛。”

    把握好“我愿意”和“我应该”的分寸

  王怀齐指出,在比赛开始前的日子里,对于刘翔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把握好自己所面临的压力。“外界对他的期待如果太大,以至于超过了他的把握能力,那对于即将上赛场的刘翔来说就是种灾难。刘翔没有出席开幕式,这样的处理方式是有利于他目前的心理调整的。刘翔需要把自己和别人对他的期待分开。”

  对于刘翔该如何调整自己比赛前的心理状态,王怀齐说,刘翔可以问自己:我为什么要那么努力?为什么不能失败?夺得这块奥运金牌是为什么?“对于这场比赛,刘翔要有自己的定义,而不要被别人的期待架空。”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好“我愿意”和“我应该”的分寸。“我愿意”是发自内心的,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这会令刘翔爆发出最强的能量。而“我应该”则意味着,这一切超出了“我”能力所及,变成了外界加给“我”的一种使命。这样的状况下,会令刘翔在赛场上压力过大,甚至无法发挥正常水平。王怀齐认为,在这样的时刻,有强烈的使命感是好事,但不要因为使命感,而把夺金变成“我应该”的事情。

  “对于运动员来说,目标越清晰、越简单,发挥就越正常。”王怀齐指出,对于刘翔而言,不必将为国争光这样的宏大主题时刻压在自己的肩头,不要过多地想着这块金牌的意义。“他要想的是,我是个运动员,我要在这场比赛中发挥出怎样的水平。”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我要评论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相关链接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