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眼看着同班同学都已坐在教室里争分夺秒地学习,本该上高三的男生小何却只能徘徊在校门外,为自己当初的冲动后悔。原来,今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当时正读高二的小何悄然离开所就读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高中,赶到四川去做志愿者,后被学校规劝转学。小何的行为应该获得肯定吗?还是学校的决定应该获得支持?这给人们出了一道难题。9月2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救灾归来接到转学通知
“从8月27日开始,我们就找到老师和学校领导,希望能给个机会,要不孩子就只能在家自学了。”一见面,学生家长何先生便焦急地说。
原来,上学期期考后,小何便被学校以“太冲动”为由规劝转学。小何说,当时罗城高中609班班主任谢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拿出一份学校的决定,说他旷课达到一周,要求他下学期转学。这学期开学后,他只能眼巴巴地徘徊在校门外。
小何告诉记者,他旷课事出有因。“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电视上每天播放的灾情和抢险画面,让小何深受震撼,他说:“看到房子倒了一大片,有人被救出来还在大哭,我就想帮他们做点什么。后来不断得知有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前去帮忙,我想自己虽然没有别的能力,但搬点东西、搭个帐篷还是能做的。”小何说,后来这个想法越来越强烈,而同学们得知他的想法后,有的劝他不要去冒险,以免学校和家长担忧;可也有同学对他的想法感到很佩服,并提出若他真的去做志愿者,可以考虑为他捐款。
5月18日下午,小何怀揣着多方募集到的2000余元钱,背着衣服和事先购买的一些药品,由于怕老师得知后会阻止,在没有跟老师请假的情况下,悄然踏上了北上四川的“志愿者之路”。
此后,学校老师通过他的家长催促,要求他尽快回来。于是,小何结束了在四川成都刚两天的志愿者工作,于5月28日赶回学校。而最终,此事还是成为他被拒收的“导火索”。
外出期间内心忐忑不安
小何说,这是他第一次单独出远门。其实在走之前,自己也曾犹豫过,在去四川做志愿者的日子里,这种犹豫和不安,一直困扰着他的内心。“走之前我没敢跟老师说,知道他们肯定不会同意,我走时才把这个决定跟父亲说了,要他代为向老师请假。”小何说。
小何从柳州乘火车到昆明,直到23日才抵达成都。小何说,一路上,同车乘客都在关心地讨论汶川地震,可一听说他旷课去做“志愿者”,年纪大点的人立即表现出不可思议的惊讶,认为他“疯了”,可年轻人则对他表示了赞赏和支持,并介绍了成都的基本情况和防地震的知识。
如今,小何仍保留着车票,还有一个成都市红十字会发的徽章。徽章上面一行“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的小字勾起了他的回忆。他说,当时到达成都火车站后,他便打车直奔成都市红十字会,将做志愿者的来意说明,并要求去地震损毁严重的地方帮忙。可因没有专业技能,他最终被安排在成都市东风路大圣慈寺附近,为红十字会的救灾物资仓库义务劳动。“当时这里还有不少学生志愿者来干活,我们白天在这里等着装车卸货,晚上就住在仓库里”。
小何说,最开始他是自己掏钱买饭吃,后来志愿者的举动感动了附近的饮食店,每到吃饭时间,就有人免费送饭。他隐隐感觉到父母和学校担惊受怕,而且,真正到了灾区后,他才发现确实像自己这样没有专业技能的学生,在灾区也没多大作用。于是,在父母的催促下,仅仅做了两天志愿者的小何匆匆离开,于5月28日回到了学校。虽然他在路途中一次次想过,学校可能会处分他,也可能是警告,可能是记过,这些他都能接受。他一直认为,自己去做志愿者,完全是出于热心和一时冲动,事情不至于严重到学校拒收他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