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网瘾是表象 背后是孩子深层次心理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2日 10:51   中国青年报

  很多家长认为网络害了孩子,尤其是网络游戏,很多学校还一度劝诫学生不要上网。但是研究者的结论恰恰相反:网瘾只是表象,它的背后是孩子们深层次的心理问题。

  高文斌说,不论哪个时代的青少年,他们成长所需要建立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无非就是成就感、同伴关系、亲密关系等等。

  “造成网瘾的最核心因素就是学校的评价体系单一。我们的中小学,最核心的评价体系就是成绩。”采访中,高文斌和陶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这个观点。他们接触到的对网络依赖程度比较深的孩子,大都是14到20岁之间的,很多孩子都是在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的节点上出了问题。

  患者萌萌的小学至初中成绩都非常优异,不仅是家长的骄傲,而且也是老师乃至校方的荣耀。但是进入高中后,学习成绩逐步下降。

  成绩不再拔尖的萌萌不再被老师和同学奉为榜样,从前一向把儿子引以为自豪的母亲暴跳如雷地训斥他,甚至再也不让儿子在单位露面了。萌萌受到了冷落,于是从高中阶段开始,他频繁接触网络。

  高考时,萌萌订了一个一流大学目标,结果名落孙山,遭到重大打击。后来,虽进了一家普通大学就读,但从此一蹶不振,痴迷网络游戏。

  高文斌说:“关键不是网络游戏。而是成就感。这些原来很优秀的孩子,突然发现自己什么也不是了。网络提供了一个最廉价的实现这种需要的途径,于是很多孩子迷上了网游。越是聪明的孩子还越较真儿,原来我学习第一,现在我玩网游也要第一,就陷进去了。”

  再一个原因,高文斌认为,就是成长中参照系的缺失。“现在的小孩,在学校就是上课,放了学就由家长接回家了,也没有和小伙伴在一起玩的时间。在学校就是课间的十分钟。但在网络上,他突然发现有那么多朋友,就转向网络。”在采访中,正在中国青少年心理基地接受网瘾治疗的一个孩子说,在玩网络游戏时,很多朋友之间的互动很吸引他,而在学校,很少有时间和同学一起玩。

  除此之外,高文斌说,学校的课程设置也有问题。“我们现在学校的教育被称为‘去势教育’,所有课程都是按照女孩子的成长规律设置的。强调记忆,强调重复,男孩子喜欢的竞争性强的、野性的东西都没有。在中国,网瘾主要是由网络游戏引起的,和这个有很大的关系。游戏都是打怪、升级,提供了这种竞争性的、‘野性’的东西,这对男孩子非常有吸引力。相反,女孩子成瘾的特别少,就因为女孩子通常对这些不感兴趣,网络上目前还没有特别能吸引女孩子的内容。”

  但是,中国的青少年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上网成瘾,这就有个体的问题和环境的问题。

  陶然说,家庭是上网成瘾的主导因素。首先,网瘾少年的父母双方,几乎一定至少有一位是有些神经质的完美主义者。这类父母对孩子长期指责、批评,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这样,孩子一旦出现什么差错,转而向网络寻求安慰。第二,患网瘾的孩子绝大多数父亲功能缺失,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小。很多父亲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和孩子在一起。父亲对小孩控制力的形成有非常大的作用,一旦父亲功能缺失,孩子的自控力就出问题。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更多关于 网瘾 的新闻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