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校园来信:揭一揭中学学科奥赛的短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6日 09:44   中国青年报

  谈起刚刚结束的北京奥运会,忝在教师之列的我不由得想起了另一项与此同名却纯属智力上的角逐的盛大赛事——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奥林匹克竞赛。在当今中国的教育界,特别是在中学领导、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心目中,这项赛事的地位,丝毫不逊于奥运会在运动员心目中的地位。

  原因无非两个方面:一是闪光的奥赛奖牌彰显着领导的政绩、教师的业绩、学生的成绩,在国际国内学科奥赛中摘金夺银,是一个让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崭露头角风光无限的绝好机会。二是学生的奥赛佳绩,每每与名牌大学的破格录取、保送和自主招生联系在一起。在竞争残酷的普教界,这实在是提升学校档次使之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筹码。

  缘于此,如今的高中在教学上差不多都做到了“应试”、“应赛”两手抓,两手都很硬。而且学科奥赛由于其特殊功效及尖端性,在不少学校往往更受器重,水平较高的奥赛教练,大都成了很受追捧的人物。

  高薪招聘名教练、高价邀请专家讲学、耗费巨资组织选手到著名高校参加培训,这是一般学校用以对付奥赛的三大法宝。这样做诚然有效,但其效益核算起来还是有些“少、慢、差、费”。因为一些在竞赛之路上打通了捷径的学校,早已不再需要这样迂回曲折耗时费力,而是备足了银两直奔竞赛的要害部门——竞赛命题组而去。这些中学无需国际金牌,只要国内竞赛的佳绩,因为有国内竞赛的奖项,就足以保证他们拿到足够的名牌高校的保送和自主招生名额。

  我的一位在某重点高中就职的同学曾跟我透露:他所在的学校近几年在某门学科的国内奥赛中一直硕果累累,其原因正是重金叩开了这门学科全国奥赛(省赛区)命题组长的后门。每到临考前夕,该校总要邀请命题组的老师给选手们作赛前指导。这种指导往往能立竿见影。这所学校近年来在该学科全国竞赛(省赛区)中多次夺得好名次,可在组建国家队的选拔考试时却以种种理由拒绝参加。其原因正在于他们知道参加这种考试只能使他们露怯,而他们企求的名牌大学保送和自主招生名额在全国竞赛(省赛区)的比赛中已全部获得。

  其实,即便中学学科奥赛是干干净净的,时下盛行的“应赛”教育也严重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中学学科奥赛始于上世纪中叶的东欧(而不是发轫于科学文化更为发达且竞争更为激烈的西欧和美国,这倒是一件颇有意味的事情),原为这些国家的国内学科竞赛,后来发展成了国际性赛事。但欧美这些科学文化发达的国家对此并不十分看重,多是民间组队参加,参加者多是一些学有余力且有兴趣继续钻研的中学生。哪像我们国家亦如体育界一般采取“举国体制”,让学生撂下中学里的其他课程而充当起专业运动员。(记者:王淦生)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更多关于 中学 奥赛 的新闻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